第17章 拒接圣旨,殺雞儆猴(求追讀)
書名: 大明:我,朱允熥,開局復活祖母作者名: 長夜余光本章字數: 2072字更新時間: 2025-05-09 15:34:48
“且慢!”
朱高煦剛走到門邊上,姚廣孝把他給喊住了。
朱高煦轉過身來看向他:“軍師還有什么吩咐?”
姚廣孝微微一笑:“二公子之勇猛,令人佩服啊?!?
朱高煦聽姚廣孝夸贊他,面露得意之色。
“不過,這件事,還請大王息怒。
時機尚未成熟,咱們現在還不能公開和朝廷鬧翻。
既然朝廷已經派人來了,那么,我們不妨聽聽他說些什么,然后,再作打算,方為上策啊。”姚廣孝說。
朱棣也算是一個從善如流的人。
他聽姚廣孝說得有道理,當即擺了擺手,朱高煦便退了下去。
北平南三十里。
古道邊上。
風吹得甚緊,時有沙塵亂飛迷人眼,天空中一片混沌。
朱允熥、張昺、謝貴和張信四人騎著四匹馬立在風中。
朱棣領著三個兒子、姚廣孝和朱能等人出迎三十里,跪接圣旨。
朱允熥從懷里把圣旨取出大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燕王朱棣鎮守北平,抗擊北元,功勞甚大。
近日,北元十分猖獗,為了加強北平力量,朕特派張昺出任北平布政使,謝貴和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共同對抗北元,欽此!”
朱棣聽了,心想好你個朱允炆和本王玩這一手,你這哪里是加強我們的力量,分明就是來分本王的權啊。
一時之間,朱棣竟然氣得沒有接旨。
姚廣孝從身后拽了拽他的衣襟,朱棣這才緩過神來:“臣謝主隆恩!”
朱高熾笑瞇瞇的,看不出他在想些什么。
朱高煦和朱高燧瞪大了眼睛看著朱允熥,恨不能把他給吃了。
朱允熥只當作沒看見,依舊談笑風生。
朱棣接過圣旨之后,站起身來,拉著朱允熥的手:“好侄兒,你一路辛苦了?!?
“侄兒,不辛苦,還是四叔鎮守北平辛苦啊?!敝煸薀仔Φ馈?
“一路之上,可太平?”
“還好,遇到兩個小毛賊,已經被我打發了。
上次的事……?!?
朱棣把手一揮:“不要再說了,那事兒,本王已經知道了,不怪你,你是遇到了強敵,放眼天下誰能是常遇春的對手?
只是,不是說他已經死了很多年了嗎?
怎么又活過來了?”
朱允熥心中暗笑,表面上卻不動聲色:“四叔,其實,外祖父根本就沒死,只是他厭倦了官場,所以,退隱山林了?!?
“原來是這樣,有機會,本王還得和他好好嘮嘮?!?
朱允熥心想很快你就能見著他了。
朱允熥用手指著張昺、謝貴和張信三人:“四叔,他們三位已經來了,是不是可以交接手續了?
等這邊的事情辦完了之后,侄兒就可以回去復命了?!?
聞言,朱棣看了看姚廣孝。
姚廣孝輕輕地揺了搖頭,那意思,不能接受朝廷的任命。
“哦,允熥啊,這事兒不急,你大老遠地來了,就在這里多玩幾天,回頭讓朱高熾陪著你四處走走、看看,這塞外的風光和中原可大不一樣啊。”朱棣用手指著那一望無際的風沙。
雖然朱允熥心里也很著急,但是,他知道這事兒急不得:“好啊,我也正想四處看看,那就有勞兄長了?!?
朱高熾與他同歲,朱高熾大月份。
“本王已命人在城中擺下酒宴,請你們隨本王一起赴宴吧?!?
“多謝四叔?!?
張昺、謝貴和張信見朱棣暫時不愿意辦理交割手續,三個人你看我,我看你,也是沒咒念。
不是有那么一句話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北平城。
高允熥發現這里的城墻高大,城防堅固,外面環繞著寬闊的護城河。
他心想朱棣果然不是一般人啊,想當年的北平,城墻低矮,兵不過數千,北元的軍隊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后來,老朱派朱棣駐守北平,然后,一切都變了。
自從朱棣來到北平之后,厲兵秣馬,不斷地加固城防,積極備戰,終于,把北元的活動范圍控制在北平以北。
不過,令朱允熥感到奇怪的是,城頭之上,除了數名老弱殘兵之外,看不到精壯之士。
“??!”
隨著一聲凄厲的慘叫聲傳來,有一顆腦袋被砍了下來,在地上滾出去老遠。
隨即,那顆腦袋被掛在了城頭之上,鮮血隨風不停地滴落著。
大將張玉喊道:“此人為朝廷使者,到此出言不遜,現已將其斬殺!以示警戒?!?
張昺、謝貴和張信三人看在眼里,都嚇得噤若寒蟬。
朱允熥抬頭看了看,神情自若,未置可否。
大殿內。
酒宴都已經準備好了。
朱棣面向東,居中而坐。
朱允熥、張昺、謝貴和張信坐在左邊,張玉、姚廣孝、鄧庸、朱能坐在右邊。
朱高熾和朱高煦侍立在朱棣的身后。
在他們每個人的面前,擺著一個方桌,桌子上擺滿了酒肉。
朱棣端起酒杯,笑容滿面:“各位,今日能與眾人歡聚一堂,本王十分開心,來,請大家端起酒杯,滿飲此杯中酒?!?
張昺、謝貴和張信三人剛才進城之時,見朱棣連朝廷的使者都敢殺,心想這位不是要造反嗎?
那么,他們三人到此,還能順利就任嗎?
不要官沒做成,腦袋被人家給剁下來了。
三個人是提心吊膽。
朱允熥帶頭端起酒杯:“敬四叔!”
“敬大王!”
眾人把酒都喝了。
朱棣把手里的酒杯放下了:“各位,本王命苦啊?!?
眾人以為朱棣必有一番高論,沒想到他上來來了這么一句。
朱允熥笑問道:“不知四叔有什么苦衷?”
“當初的北平是什么樣子,你們知道嗎?
斷壁殘垣,破敗不堪。北元的鐵蹄可以隨意踐踏。
父皇十分著急,找到了本王,讓本王來鎮守北平,
只給了本王不過數千老弱殘兵,數百匹羸馬。
當時的條件就是這樣艱苦。
要知道北元有數十萬精兵啊。
但是,沒辦法,父皇讓本王勇挑重擔。
佛語有云: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本王作為父王的兒子,還有什么好說的呢?
憑著一時的血氣之勇,便來到了北平。
可是,和北元的軍隊一交上手,本王才知道對方的實力太強悍了。
咱們差一點兒就被他們滅了。
本王一籌莫展,就是想后悔也已經遲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