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羅聯邦發展為星際時代,擁有八行政星,資源星若干。
行政星就是適合人類生活繁衍的星球,環境舒適,可以發展文明各行各業,大量的人口在這里生存。
資源星是不太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但是可以開采能源,提供給星際艦隊。
斗羅星因為進化,出現了一批神級強者,甚至真神級強者。
斗鎧也由原本最高級的四字斗鎧,提升到了六字斗鎧。值得注意的是,五字斗鎧和六字斗鎧不需要重新鍛造,而是通過神級的神力溫養逐漸進化的。
另外,還研究出了雙甲流,就是神級斗鎧和神級機甲同時具備,將二者的優點結合,發揮出更強的戰力。
這里補充說一下斗鎧:
四字斗鎧為神級斗鎧,極限斗羅穿上后可擁有媲美神級的戰力。
五字斗鎧,雙甲流的神級強者超控可媲美真神級戰力。
六字斗鎧雙甲流,配合真神級可發揮出超神級戰力。
但畢竟不是真正的超神級,在某些方面是不如龍馬星系那些強者的。
下面說一下戰艦,戰艦等級由高至低依次為:行星級母艦(也就是太空母艦)、龍王級護衛艦、各種類型戰列艦、流星級攻擊艦、隕星級偵察艦,以及輔助類艦艇(如補給艦、運輸艦等)。
行星級母艦:
斗羅聯邦最頂級的戰略武器,長度超萬米,主炮可摧毀行星,防護罩能抵御超神級強者攻擊。每艘需消耗近一顆資源星的全部資源建造,配備10萬以上士兵,配套4艘龍王級護衛艦及12艘以上戰神級戰列艦。
核心功能:作為艦隊指揮中樞,具備空間跳躍能力,但機動性較低,依賴護衛艦群保護。但是防御力和攻擊力很強,一炮即可毀滅一顆星球。
龍王級護衛艦:
次級主力戰艦,專為守護母艦設計,長度約四千米。四艘護衛艦可與母艦形成“五位一體”聯合戰術,確保母艦免受直接攻擊。比如第七艦隊還可以配合母艦合體成巨型機甲。
戰列艦:
艦隊主力作戰單位,可以進行宇宙中遠距離航行,空間跳躍等等大部分作戰功能。主炮和副炮也具備較強的威力,具體大小有幾百米上千米不等。另外不同種族的戰列艦結構功能也不同,斗羅聯邦的戰列艦最高級,龍馬聯邦戰列艦較低級。
流星級攻擊艦:小型高速攻擊艦,負責突襲與騷擾。
隕星級偵察艦:執行偵察與封鎖任務,體積更小但機動性極強。
生態戰艦:非聯邦制式裝備,由唐門秘密研發,需魂師操控并消耗高等級金屬。其威力與魂獸生前實力相關,但量產難度大,綜合實力比普通戰艦強得多。
唐門艦隊:科技水平超越聯邦,但因政治限制未公開列裝,配備大量科技武器。
龍馬星系生存很多種族,天龍族和天馬族最強占據主導地位,其余排名前十的種族也都占據一定地位。
種族排名是按各方面綜合實力進行的,盡管如此大部分前十種族都有超神級強者,排名靠后的也有真神級巔峰。個體戰力上,是要遠超斗羅聯邦的(不算主角,一個超神級都沒有)
龍馬星系最核心的就是龍馬雙星,這也是目前發現層次最高的星球,這里原本只有天馬族,天龍族是由于龍變時期產生的。
雙星的其中之一,大量的生物都發生龍變(包括天馬族),這里的天龍族就是這樣誕生的,并且實力超過了天馬族成為龍馬星系第一的種族。
龍族個體實力很強,但數量少繁衍速度也很慢。
天龍族有18龍騎士全部都是超神級,而且大部分坐騎也是超神級,其余都是真神巔峰。
天馬族的天馬騎士有36個,其中15個是超神級,坐騎也有一部分超神級。
天龍族的超神級有30多個,天馬族有20多個。
排名第三的八臂神魔族天生是戰斗民族,也有不下十個超神級強者。
其余種族都加起來的超神級數量差不多有20左右,而且大部分都是普通超神級。
深紅之域相當于是放大版的深淵位面,超神級強者超過百名,大部分都是普通的超神級。
深紅之母為半步神王,后面先后突破準神王和神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