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郭嘉主張投降?管亥坦白黃巾遺孤
- 三國:擺爛謀士,曹操偷看我日記
- 粥糊劍
- 2118字
- 2025-05-22 20:12:50
不怪臧霸焦急,實在是局勢變化太快,乃至于完全脫離他的掌控。
原先,按照郭嘉的計策,在青州的角逐中,臧霸應該是最穩坐釣魚臺的那個。
各方勢力都得拉攏臧霸,誰來了都夸一句泰山王仗義!
現在好了,臧霸背刺曹豹陳登,占領定陶關不讓徐州軍返程,把陶謙得罪死。
劉備又被打跑了;
公孫瓚和袁紹本人都沒有進入青州戰場。
曹操呢?曹操特么的眼瞅著就要過來收拾他臧霸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不就是玩崩了嗎?
“咳咳……”
郭嘉不好意思的咳了咳,示意臧霸放下他的衣領,說道:
“郭某承認,此番并沒有想到陳登曹豹和曹操之間,竟然會達成停戰協議。”
“兩萬徐州軍,曹孟德說放就放。”
“此人……恐怖如斯。”
聞言,臧霸徹底怒了。
“本王不管這個!本王就是信了你的鬼話,才導致變成現在這副糜爛局面。”
“你要為此事負責!”
此時此刻,臧霸絲毫不像坐擁好幾萬兵力的泰山王,而像村口潑婦。
“好好好,郭某負責。”
“但是大王你想過沒有?”
“郭某就一酒鬼,手無縛雞之力,能為你付什么責?”
“你!!!”
看著郭嘉這副擺爛模樣,臧霸火冒三丈。
簡直悔不當初!
若不是得罪了陶謙,起碼他還能有個逃跑的地兒。
這下好了,曹操若是帶兵來攻,陶謙即便不與曹操聯手,那也絕對會下令封鎖臧霸南下的路線,使其插翅難逃!
“你這廝簡直害苦了本王!”
情到深處,臧霸埋頭痛哭。
他也很脆弱的好吧!
茍了這么多年,好不容易攢了這么點家底,眼瞅著就要不保。
關鍵是郭嘉這個混賬東西,出了餿主意不說,還把他珍藏的酒給喝完了!
純純的連吃帶拿啊!
若不是還沒到自刎歸天的境地,臧霸現在是真不想活了,大不了從泰山之巔一躍而下,魂歸大地。
見臧霸這副要死要活的慘樣,郭嘉嘆道:
“大王,其實局勢也沒你想的那么不堪。”
“大不了,你就向曹操投降唄,郭某肯定給你談個好價碼。”
“投……投降?”
臧霸怒拍桌子:
“你說的輕巧。”
“本王好歹也是擁兵數萬的一方割據勢力,憑什么向他曹操俯首稱臣?”
郭嘉雙手攤開,無奈道:
“大王,不是我說你,你的發展上限本就不高。”
“曹操、袁術、袁紹、公孫瓚、劉表,這一個個兵強馬壯的硬茬子,你能打得贏哪個?”
“別說他們了,要是陶謙真狠下心來收拾你,恐怕你也不是他的對手。”
“趕緊趁現在,與曹操談個好價碼,爭取更優渥的投降條件。”
“說不準未來你仍舊有機會執掌數萬兵馬,乃至封王封侯。”
郭嘉此刻所言,盡是心里話。
若是之前,曹操在郭嘉心里的評價,頂多算是個有勇有謀,頗有能力的新興諸侯。
但現在,就憑放走陳登曹豹這兩萬徐州軍,但卻收獲巨大利益的絲滑操作,足以證明曹操勢力未來不可限量!
臧霸也算一方豪杰,但和曹操碰上,真沒多少勝算。
錯就錯在生錯了時代。
“你你你……你這廝該不會是曹孟德派到本王這兒的臥底吧?”
臧霸狐疑的看了郭嘉一眼。
郭嘉幽幽一嘆:
“大王,郭某不是提褲子不認人之輩。”
“我在你這兒喝了這么多酒,多少有點虧欠于你。”
“但你想想,就算你這次做出其他舉措,曹營那邊仍舊還是會把青州大部占為己有。”
“陶謙去世后,郭某可不認為有人能抵擋得住曹孟德的兵鋒。”
“屆時,大王是投降曹孟德,還是為了骨氣,與其決一死戰?”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大王!”
郭嘉也是多少有點“詭辯”天賦在身的。
臧霸在他的勸說下,由原先的憤怒,逐漸轉變為沉默,再到頻頻點頭。
“郭奉孝,本王承認,你這廝說的對。”
“但本王不甘心就這樣直接投降曹操。”
“本王決定派你出使曹營,但本王有一個條件,需要曹孟德答應本王。”
郭嘉笑道:“大王但說無妨。”
臧霸吞吞吐吐,終是下定決心:
“海西和開陽二郡,仍舊還是本王的地盤。”
“除此以外,本王享有軍事自主權。”
郭嘉聽笑了,他明白臧霸的意思,仍舊還是想像當初在陶謙麾下那樣,明面上臣服,實際上聽調不聽宣。
這其實也能理解。
畢竟,臧霸不算什么小勢力,而且麾下軍隊保存較為完好。
說好聽點,又是主動向曹操表示臣服。
給予些許優待,也是應該的。
但曹營那邊對待臧霸究竟是什么想法,就不是郭嘉所能決定的了。
“好,郭某記住大王您的條件了,擇日不如撞日,郭某稍后便啟程出發去往北海。”
“好。”
臧霸猶豫了一會兒,又決定派遣泰山五虎將之一的吳敦充當郭嘉身旁的保鏢。
當然,這里既有保護意義,又有監視意義。
至于哪層意思更多,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漆黑的夜晚像是一層幕布籠罩在北海上空。
顧牧用完晚膳,剛準備出去走走,忽然管亥來訪。
管亥這人還挺仗義。
之前包圍劉備的時候,曹營其他武將都在等待曹操發號施令。
唯有管亥,敢在曹昂和顧牧的指示下直接帶兵沖上去!
雖然又一次沒打贏關羽,但老管這人是真仗義,義氣方面沒的說。
“先生,俺……俺有一事想要向你坦白。”
管亥撓了撓頭,顯得有些局促。
見管亥這副模樣,顧牧不禁笑道:
“咋的老管?”
“莫不是有什么看上的黃花大姑娘,等著我去給你說親?”
管亥臉紅的像個猴屁股,連連搖頭:
“不是不是,是有關大賢良師遺孤的事,俺不知道該怎么辦。”
聞言,顧牧臉色瞬間變得嚴肅。
盡管黃巾之亂已經過去整整十年,但這件事在大漢的影響力,至今仍舊還在增強!
可以說,黃巾之亂是拉開了亂世的帷幕,董卓進京則是敲響了漢室最后的喪鐘!
張角遺孤,這件事兒可大可小。
難怪顧牧一直覺得管亥心里有事,搞半天竟然是有關張角遺孤的消息。
而下一刻,管亥所言,直接令顧牧剛喝下的茶險些一口噴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