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新開商鋪
- 穿越之水滸的好漢之旅
- 玉鼎山人
- 2977字
- 2025-04-30 18:48:39
【小弟以前也是經(jīng)常在APP上看書,和所有書友一樣,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看客。看得多了,就覺得有些書與自己理念相符時,看得熱血沸騰;而有的書卻總覺得少點什么,于是手癢癢,也在鍵盤上打出了第一個字,開始寫自己心中的一些想法。
有道是一百個人就有一百本水滸傳,誰也不敢保證就能盡善盡美,只求能讓書荒的書友們茶余飯后有個消遣。最后,感謝點擊觀看小弟這本稚嫩新書的所有書友,新人不容易,還請多多關(guān)照小弟,在此謝謝了!】
第二天一大早,史進(jìn)和王進(jìn)都宿醉未醒,這倒省了些離愁別緒。顏闊留了些金銀在王進(jìn)的枕邊,與史太公告辭后,帶著顏安上路。
顏闊年初離家,轉(zhuǎn)眼已經(jīng)近半年時間。此時已是盛夏,天氣炎熱,顏闊主仆二人,停停走走,天太熱時,中午就打尖住店。
一路上直走了二十多天,返回到東京汴梁,顏闊也不急著往家趕,打算在東京休息幾天,順便打探一下林沖的情況。如今顏家的爽膚香皂、蠟燭非常暢銷,半年時間,東平府附件各大州府都已經(jīng)開了分店,按誠伯的精明,肯定在東京也開了分店才是。
顏闊帶著顏安進(jìn)了東京,也不找客棧了,在城里到處轉(zhuǎn),終于在找了一個下午后,在內(nèi)外城相接處的外城北街,找到了顏家的商鋪。這里屬于外城,但又緊鄰內(nèi)城,房租沒有內(nèi)城貴。顏家在這里租了一幢兩層的沿街鋪面,專門經(jīng)營香皂和蠟燭。
顏闊走到店前一看,匾額上寫著‘皂蠟店’三個字,嘴角不由抽了抽:“這也太直接了吧,誠伯怎么不取個響亮的店名呢。”
進(jìn)得店鋪區(qū),看到一樓鋪設(shè)貨架銷售貨物,二樓則是雅樓,想來是為大宗客商洽談生意用的;沿街鋪面后還有一個小院,有七八間廂房,三間主房。
里面靠墻設(shè)一柜,坐著一位五十多歲的老漢,花白的胡須不濃,清瘦臉,臉上一雙眼睛卻是透著精明,衣著青色綢袍,卻沒繡花簇,即大方又不張揚,誠伯雇請的這位掌柜顏闊第一映像非常不錯。他走近柜去,拿出臨出門時陳忠給他的信牌給掌柜的,說道:“我二人需要在這住兩天,掌柜的看看能不能給安排一下?”
掌柜的接過信牌看了看,眉頭一跳:“咝……紫玉包金信牌,公子請稍等。”那掌柜的取出隨身鑰匙,打開一只鐵箱,從里面取出一個銅模子來,將信牌往模子上一合。信牌上刻的花紋完全吻合。這才收了模子,快步走出柜臺,將信牌遞還顏闊:“原來是少東家來了,沒問題,沒問題,想住多久便住多久,老朽姓張,少東家叫我張益便是,請隨我到里間,少東家一路辛勞,先進(jìn)去沐浴更衣,喝些茶湯休息休息。”
古人的智慧可不能小覷,不認(rèn)識人不要緊,僅任一塊信牌,一個牌模子,就知道來的人是誰,這與古代兵符有些類似,所以,只要是顏家開的店,顏闊進(jìn)去都能確認(rèn)身份。掌柜一合那信牌,便知道來的是東家,還是管家,或是下在的管事人員。
顏闊點頭道:“還有店外的兩匹馬,也要煩請掌柜的照看一下。”
“好說,好說,王小四,快去將門口的馬匹牽到后面馬廄去,上好的飼料清水喂養(yǎng)著。”掌柜吩咐一位店的伙計,自己卻引著顏闊二人進(jìn)了后院:“少東家請隨我來,后院這有八間廂房,老朽與店中伙計居住了四間,兩間用做庫房,存儲貨物之用,再兩間置為客房;
正房三間,中堂做了供堂,其余兩間誠伯來時居住一間,另一間卻是一直留著,日日灑掃,非是主家來了不許入住,怕壞了運道。今日少東家到了,直接入住便是,都是現(xiàn)成的。”
掌柜張益邊走邊向顏闊介紹,條理清楚,語氣不卑不亢,顏闊越加覺得誠伯找的這位掌柜是找對了:“張掌柜,這店開了沒多久,請問行情如何?”
張掌柜的笑著說道:“還算不錯,這頭一個月銷量差些,只售出香皂一千多塊,雪蠟三千多條;自第二個月開始,銷量見風(fēng)狂漲,本月已售香皂五千多塊,雪蠟一萬兩千多條;估計下個月還會漲些,畢竟這偌大東京,一百多萬人口哩。咱們的貨好,價格實誠,東京里百姓的購買力也不差,呵呵。”
“每月能售這么多?”雖然有心里準(zhǔn)備,但每個月銷售這么多,還是讓顏闊暗自吃了一驚。一塊香皂近一貫利錢,一個月就是五千貫純收入,還不算蠟燭的呢。
張掌柜見顏闊有些吃驚,心里也是小小得意:“這還是咱們的貨供不上,下月誠伯說了給我們供一萬塊香皂,三萬條雪蠟。訂單都收了三千多塊香皂的了,只怕一萬塊香皂都還不太夠呢。只是這京城上下打點的地方多些,每個月差不多要支出兩千多貫稅款及各種抽頭去。”
“每月要兩千多貫?加上房租,店員薪資呢?”顏闊問道。
“店員算上老朽就四人,用不了多少,承蒙東家恩典,老朽每月例錢二十貫,二掌柜十五貫,兩個跑堂支應(yīng)的店員每人五貫錢,總共也就四十五貫,再算上店里雜七雜八的各開開支,也不會超出兩百貫去。”
“不超出兩百貫么?”顏闊捏著下巴作沉思狀。
張掌柜會錯了意,小心翼翼地說道:“老朽原先在內(nèi)城西市一家茶店掌柜,還算有些客源,每月也有十五貫例錢。若是少東家覺得給高了,可以減些,但絕對不能少于十五貫了。”
顏闊笑道:“怎么會減呢,我是覺得少了,張掌柜如此能干,身后還有一批客源,我覺得給少了,從這個月開始,每月漲到三十貫,二掌柜的二十貫,下面的店員每月十貫,才對得起你們的辛苦啊。”
“什么……漲……漲這么多?”張掌柜一時沒有轉(zhuǎn)過彎來:“少東家這……這給得多了些吧,要知道這東京城里普通一名禁軍月錢也只是三貫多,誠伯原先定的月例也夠了的。”
“怎么,嫌錢多了咬手?”顏闊笑道。
張掌柜馬上換了笑臉:“不是不是,我是怕東家折了本錢,處處為東家著想呢。”
“沒事,誠伯那邊我會與他說明的,只要你們用心做事,正如你剛才所說,偌大一個東京,人口一百多萬,銷售額還有很大提升的空間。咱們不圖高利,卻著眼于走量,擴大影響。如果讓整個東京的人都習(xí)慣咱們的香皂,蠟燭,哦,你改成雪蠟了,那得走多少量呢,你們的例錢還會更多。”顏闊是知道成本價的,一塊香皂差不多有一貫錢的利呢,量越多,利越多。
張掌柜的越看這位少東家越對眼:“是啊,是啊,咱這‘爽膚香皂’比以前常用的‘香胰’好用得多,價格卻與‘香胰’一般,都是三貫一塊,誰還會去用‘香胰’呢。銷售空間確實還有不小。”
“什么?咱們的香皂,你這里買三貫錢一塊?”顏闊原來定的是兩貫一塊。
“是啊,普通‘胰子’都兩貫一塊呢,加了香的,不就得三貫一塊么?這東西買一塊能用半年的,要我說四貫都不貴,東京有錢人多著呢,幾貫錢在他們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張掌柜理所當(dāng)然地說道。
顏闊心頭直跳了,剛才他以為兩貫一塊,每塊就有一貫多的利錢。可現(xiàn)在看來,一塊差不多得有兩貫的利錢。這么算下來,每月給出兩千多貫的稅率抽頭,一點都不多:“哦,原來是這樣,那每月兩千多貫的稅率抽頭,花得也值了,只要咱們能正常經(jīng)營。”
“誠伯也是這么吩咐的,所以……”說到這,張掌柜湊近了些,低聲說道:“那二掌柜其實就是光拿錢不用干事,幾乎都不來店里的,咱們養(yǎng)著他的,因為他有個姐夫?qū)9苓@外城街鋪。所以,誠伯不僅養(yǎng)著他,還每月給他姐夫一百貫的孝敬,在這整個外城墻南街,咱們給的孝敬是最多的,所以咱這店保準(zhǔn)平安,呵呵。”
“哦,原來如此,誠伯做得對,那二掌柜的咱就養(yǎng)著,不來店里更好,就當(dāng)養(yǎng)條看門的狗也是要的,東京這里龍蛇混雜,各種關(guān)系列是錯綜復(fù)雜,多花點錢也是必要的。”
顏闊心中卻是想到:“誠伯不愧是顏家多年的外鋪管家,這人情世故,當(dāng)真了得啊。只要有好貨,相信誠伯一定能為顏家很快打造出一個大大的商圈。”顏闊由衷敬佩,對眼前的掌柜也拱手起禮道:“除了誠伯眼光獨到,也與張掌柜善于經(jīng)營分不開的,張掌柜辛苦了。”
張掌柜連忙還禮:“應(yīng)該的,應(yīng)該的,少東家不用客氣,走,走,進(jìn)屋,進(jìn)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