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孔府之宴
- 三國:從跟張飛稱兄道弟開始
- 若水小魚
- 2929字
- 2025-04-30 18:41:10
兩日后,一行人來到了北海。
入了城,陸風便對崔言說:“欲去拜訪大賢管幼安,莫不如先去拜見孔北海。久聞孔北海禮賢下士,愛敬賓客,先去拜訪他,可能會得到許多意外的收獲。”
大烈時,對人的稱呼多稱呼其表字或者官名。相同輩分的人,或者是朋友之間,為了表示親近,多稱呼表字,而對于不熟悉的人,為了表示尊敬,多稱呼官名。孔尤當時官拜北海太守,所以陸風稱其為孔北海。
崔言也點頭表示認可,也沒辦法,北海的名人實在是太多了。如果一個一個的去拜訪,恐怕一個月也弄不完,還不如直接去拜訪孔尤呢,畢竟,孔府是當時名士的一個集結地。
于是,留下管相如陸安趙雨在客棧,陸風帶著趙子云太理慈崔言便來到了孔府。
相互見禮已畢,孔尤便問:“閣下就是‘吳郡三才’之首陸風陸子城?”
“正是區區在下,不過在下卻不是三才之首,不過是忝居三才之一罷了。”見孔尤發問了,陸風便解釋道。
“呵呵,子城太過謙虛了,前日拜讀子城的兩首七言詩,真是別開生面,異樣風格,且讀來讓人蕩氣回腸,胸襟頓開,子城不愧為三才之首啊。”孔尤搖頭晃腦的說。
“太守大人謬贊了,偶然成之而已。”
……
拜訪孔尤,無非就是談一些詩詞歌賦道德文章,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當談到陸風的志向時,孔尤不免又贊嘆了一回。同時,對于崔言趙子云,孔尤也是青眼有加,大加贊賞。而當他得知太理慈竟然是前北海都尉太史恭之子時,不禁大為感慨。見到故人之子,這個當世的大儒居然老淚縱橫,讓人不盡傷感。
不過,此行拜訪孔尤還是成功的,因為孔尤答應明日將設宴為陸風接風洗塵,到時,他會延請很多青州名士前來赴宴。這對陸風來說,可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手段啊。
古時候士大夫之間的往來,往往都是通過宴會的手段進行的,所以,一直到現在,很多人還喜歡在酒桌上解決問題,不喝酒是辦不了事的。幾千年的陋習呀,想改變實在是太難了。不過陸風知道,此次孔府的宴會是很重要的,他的表現會直接影響到青州名士對他的看法,這對自己的前途是很重要的,所以回到客棧以后,陸風就開始想明天怎么辦,該說什么,該做什么。而崔言也是同樣的緊張,面對自己心中久仰的名士們,崔言也不知如何是好。惟有趙子云和太理慈,依然在練武,根本沒有把宴會的事放在心上。
他們還是太小啊,根本就不知道這種宴會的重要性,也忽視了這些大儒們的力量,沒有他們,你怎么治國啊?自己唱獨角戲?自己去培養人才?那要多少年啊。看著自己的兩個弟弟,陸風不禁感慨頗多。
第二天準備完畢,陸風便帶著崔言和自己的兩個弟弟,來到了孔府,盡管來的比較早,可還是有很多人已經提前到了,于是,孔尤便一一給陸風介紹著,同時也把陸風一一介紹給眾人。
還真別說,真來了不少名士,比如國淵、王烈、王修、徐干、孫乾等人,這些人在五國時期可是大有名氣呀,不過,管宇卻沒有到,不知道來不來了。陸風等人來了以后,便和眾人寒暄著,雖然陸風年紀尚幼,不過,名氣也已經很大了,畢竟,吳郡三才之名也不是吹出來的。于是,名士們到了一塊兒,自然便開始“酸”了,之乎者也的拽來拽去的,把趙子云和太理慈郁悶壞了,而崔言卻神采奕奕,激動異常。
忽然,人群中傳來一陣騷動,眾人都抬頭向門口望去。只見從門外進來兩個人,一前一后。兩人都穿著白色儒服,峨冠博帶,只是前面的人容貌清麗淡雅,讓人見而忘俗,后面的人口正臉方,讓人不敢斜視。
這二人來了以后,孔尤趕忙迎了上去,向眾人介紹道:“各位,今天給大家引見兩位大賢。”接著,他用手引著前面的那個人說:“這位是管宇管幼安。”而他又引見另外一個人說:“這位是邴原邴根據。”于是,眾人便紛紛前來與二人見禮。
見禮已畢,孔尤便宣布宴會開始,眾人紛紛落座。首席是管宇和邴原,陸風等人坐在了次席。綜觀整個大廳,只有陸風是江南之人,其余眾人都是來自北地,其中,北海居多,可以說,這應該是一次北地名士的大會了。
這種大會,基本上也就是談論詩文,侃侃時事而已,另外的目的就是相互交流,為名士之間的交流提供一次機會。
孔尤敬過酒以后,眾人便開始一一的敬酒,同時也在三三兩兩的交談著。當然,眾名士也一一的回敬孔尤,并舉杯邀眾人同飲。面對如此多的五國名士,陸風心里真有些自得了,能和他們在一起喝頓酒,真是人生一大快事啊。真名士自風liu,古人的高風亮節可是現代人沒法比的,相比較起來,現代人更喜歡沽名釣譽。所以,陸風有時侯真的很討厭現代人,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人都變得奸猾詭詐起來,失去了原始的那一份純真和坦誠。可憐啊。想到此,陸風真有些慶幸自己能回到古代了。
酒至半酣,孫乾起身說道:“孔太守今日宴請我等,不知所謂何事啊?”
孔尤微笑著說道:“諸位,今日為大家介紹一位東江才子,就是具有‘吳郡三才’之稱的陸風陸子城。”說著,便用手指著陸風坐的方向。
無奈,孔尤說完以后,陸風便趕緊站了起來,對眾人一禮,說道:“區區賤名,讓各位見笑了。今日風能和眾位大儒名士同席暢飲,真榮幸之至也。風無禮,先敬大家一杯。”說完,陸風便喝了一杯。
陸風說完,王烈便道:“前幾日拜讀子城的兩首七言詩,真是令人大開眼界。子城的才學志向,無不令我等欽佩啊。”
他的話剛說完,邴原便接著說道:“子城年紀輕輕便有如此大志,他日定可乘云直上九霄。”
于是眾人便開始七嘴八舌的稱贊著,而陸風不得已還要不停的謙虛,真是想不到,自己的兩首詩,竟然有這么大的功效,看來,從小多背誦點古詩還真有好處。
眾人稱贊已畢。國淵便提議道:“今日飲宴,佳肴美酒雖多,卻無法讓我等一醉,只因沒有好詩以助興,不知子城能否一展東江才子的風采,讓我等可堪一醉啊。”
國淵話音未落,眾人便紛紛附和。孔尤也說道:“子城莫要推脫,我等可是在翹首以盼啊。”
見眾人如此,陸風只得說道:“今日眾多名士大儒在場,風原不該班門弄斧,獻丑貽人,但既然眾名士大儒都在場,風就更不敢藏拙了,今風愿拋磚引玉,望各位不吝賜教。”
見眾人別無異議,陸風接著說道:“今日風便拙作一首詩,名曰《行路難》,即獻丑吟來,還望各位批評指正。”
說完,只聽陸風吟道: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陸風吟完,見眾人皆沉默不語,也就無奈的坐了回去。
良久,國淵嘆道:“子城之才情氣魄,胸襟志向,吾不如也。”
徐干說道:“此詩由酒入題,抑揚頓挫,音律鏗鏘。開始茫然四顧,報復難展;中間竟閑情愜意,泰然處之;最后卻豪放大氣,一吐胸懷。起伏跌蕩,讓人回味無窮,真上上之作啊。”
在歷史上,徐干可是建安七子之一呀,在眾人中,他的才情最高,所以,聽徐干這么一分析,眾人又點頭稱贊了一回。崔言也很激動,對于陸風的才學,他是很了解的,所以,他對陸風一向都很有信心。趙子云和太理慈也略知大意,雖說不出怎么好,但卻覺得胸襟異樣的暢快,不覺得多喝了幾杯。管宇也不禁微微頷首。
接著,眾人的話題自然就扯到了詩詞歌賦上,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高才生,古典文獻學專業的準碩士生,陸風自然把眾人忽悠得沒脾氣。直到很晚,眾人方無奈散去。
回到客棧以后,陸風便和崔言商量,明天去拜訪誰,最后二人決定,還是先去拜訪管宇,并且,也只能拜訪管宇一個人了,因為時間畢竟是很緊的。
二人商量完以后,便各自回去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