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正式交鋒(1)
書名: 大漢:馴獸從狗咬呂后開始作者名: 圓萌人本章字數: 2061字更新時間: 2025-06-28 18:43:08
清晨的未央宮顯得異常寧靜,一波波身著朝服的文武官員們陸續走過前殿的大門口,進入前殿正廳參加五日一次的朝會。
待百官們持笏躬身侍立,等待皇上和太后呂雉臨朝。
劉如意早早起床穿好深紅的的冕服,在第一波人群中進入前殿大門,在侍衛的服侍下,按規定脫鞋,解下隨身佩劍,而后四平八穩的進入大殿,站在左首第一排。
根據漢律,諸侯王進京朝請還要攜帶酎金進獻漢廟,但劉如意十月一日元旦才進京獻過酎金(秦漢以十月為歲首),這次是臨時奉詔來長安,就不用再獻。
她身后的大臣們面色各異、交頭接耳在議論什么,劉如意側耳傾聽,但殿里吵雜,也沒聽出什么。
他對面右手邊有兩位年紀較大的老頭,一個圓臉白胡子,眼光炯炯有神,氣定神閑;另一位面相輪廓分明,滿臉泛黃的絡腮胡,虎背熊腰,顯然是一員武將。
劉如意猜到,他們就是丞相蕭何和太尉周勃。
蕭何朝劉如意點點頭,微微一躬上身算是見禮,劉如意也作揖還禮。
周勃則只是微微頷首,便轉過頭去跟蕭何說著什么。
蕭何面色凝重,靜靜的聽著,時不時簡短回應一句。
這時,一位身材挺拔、武將穿著的男人走到劉如意面前,作揖行禮,“臣潁陰侯、中尉灌嬰見過趙王殿下。”
“啊,原來是灌將軍。”看著躬身也比自己高的灌嬰,劉如意拱手還禮。“將軍執掌北軍,為保宮城平安,忠于職守,煞是辛苦。”
灌嬰作為中尉,直接掌握京師北軍,駐守未央宮北闕,職位很是重要,與呂產執掌的南軍并為京師兩大主力。
據周昌說,護送他住進宗正府的正是這位灌嬰,劉如意雖不清楚單純是奉命行事,還是有別的動機,但其對劉氏的忠誠毋庸置疑,屬于要拉攏的統戰對象之一。
“職責所在,何談辛苦。”灌嬰說著,突然靠近劉如意耳邊輕聲說“殿下放心,一切順利。”
劉如意并不意外,點點頭表示知道了,灌嬰即退回原位,朝蕭何點點頭,神情肅穆的站立等候。
嘈雜的大廳突然安靜下來,大廳上首的御座旁,一名太監操著尖利的嗓音喊道“太后駕到——”
下一秒,劉盈扶著母后緩緩從后面出來,一步步登上御臺,服侍母后坐于御榻旁邊的簾幕之后,自己才坐上龍椅。
“皇太后圣躬安!”
“皇帝陛下圣躬安!”
百官們齊聲跪地頓首,聲振殿宇,劉如意也依樣跪下,嘴唇裝模作樣的翕動。
這番口號充分說明,在他們心中誰才是大漢的一號人物。
劉盈面無表情的回應:“朕安!眾卿平身!”
看著殿內跪的整整齊齊的官員們,劉如意暗暗一笑,他來了,這一切都將于今日終結。
呂后的聲音從珠簾后傳來:“今日有何事上奏?”
“啟稟太后,臣有事啟奏!”
劉如意身后傳來熟悉的聲音,正是審食其。
“審少府有什么事?”
審食其朗聲道:“太后,趙王劉如意奉詔進京不過數日,竟違背禮制,與陛下同乘御輦,其心難測,屬大不敬,臣請治其僭越治罪,削去王爵和封國,貶為庶人。”
“哦,此事屬實嗎?”呂后佯裝詫異,抬頭看著審食其。
“稟太后,千真萬確。”
劉如意冷笑一聲,原來在這等我呢!
不等他開口,劉盈道:“啟稟母后,確有此事,但是朕下旨讓他陪同乘坐的,趙王只是遵旨行事,并無僭越之實,請母后明察。”
“審少府,是這樣嗎?”呂后沒有回應劉盈的話,轉問殿下的審食其,明顯是讓他反駁劉盈的話。
“這。。。。。。”
審食其一時犯了難,當著這么多大臣的面,要是反駁皇帝的話,就是說劉盈在說謊,他沒有這個膽量,如果贊同劉盈的話,呂后那里又不好交代。
審食其的支支吾吾,讓呂后惱怒:“這么重要的事不查清楚就上奏,你是想欺君嗎?”
審食其簡直想哭,都怪自己沒有事前想到這種情況。
“臣萬萬不敢,趙王殿下乘坐御輦確是是事實,究竟情形是否如陛下所說,還請太后明察。”
呂后不滿的瞥一眼審食其,怒其不爭,不把事情坐實就來上奏,轉頭對劉盈道:
“皇上,天子有天子之禮,諸侯有諸侯之禮,天子是君,諸侯是臣,君臣之禮怎么能廢?”
“就算趙王是遵旨行事,但其僭越無人臣禮也是事實,既已無禮,當然要罰。”
“劉如意,你可知罪?”呂后微微一笑,口氣溫和。
“稟母后,兒臣遵旨行事,正是為君臣之禮,不知罪從何來?”
“哼,好個伶牙利嘴,”呂后輕蔑一笑,“就算此事你有理,那你進京以來,一連數日常居宮中,沒有遵照規矩居住府邸,又該怎么說?”
“回母后,這也是遵旨而為。”
“好個遵旨而為,那你私帶禽獸之物進宮總不是遵旨行事了吧?”
呂后厲聲呵斥,終于露出獠牙。
“請問母后,帶禽獸入宮違背哪條律法了嗎?”
“你帶的黑犬兇猛異常,若說你蓄意借此物弒君行刺,你有何話說?”
“母后此話,兒臣聽不懂,如果兒臣有心行刺,母后和陛下今日還會安然坐在這里嗎?”
“住口!就憑你這句話,就能治你謀逆之罪,雖無謀反之實,卻有謀反之心!來人,將這個逆子拿下!”
“傳令下去,趙王生母戚夫人,教子無方,禍亂朝政,著即下獄論罪!”
呂后連珠炮般吼出這幾句話,面色鐵青,那樣子頗有幾分說一不二的氣勢。
“慢——”
大廳里一聲蒼老的聲音傳來,蕭何不慌不忙的開口道:
“太后息怒,趙王殿下年幼無知,出言不當,確該治罪,但老臣相信他絕無謀反之心,戚夫人雖為其生母,但母子兩人長期分隔兩地,并無教導之實,以此令其下獄,恐怕不妥,請太后明察。”
周勃:“臣附議。”
“臣也附議。”
.......
滿廳一多半都是求情的,呂后知道眾怒難犯,只得暫時放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