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張國嶸
- 香江1977,從寫劇本制霸全球
- 青山大師兄
- 2381字
- 2025-06-04 19:09:58
辦公室里,李朗正低頭看著報紙,為了短時間提高《景報》銷量,他打算在報紙上開個專欄。
所謂專欄,就像后世的博客,說說,朋友圈,微博。
本質上就是從個人觀點,去講述,批評,贊揚一些事情。
比如《明報》上有金墉的社評,常常評價香江的政治和民生。
《星島日報》有亦舒的《女人心》,主要寫情感與都市生活的隨筆。
《成報》上有蔡闌分享美食見解和生活態度。
放后世這三位就是時政up主,情感up主,還有美食up主。
至于李朗嘛,當然評判娛樂圈,做個娛樂區up主,而且還得是攻擊性極強的那種。
他的第一個對象,就是羅偉。
沒辦法,正好翻到《東方日報》的一篇報道,羅先生diss了洪晶寶和他,這種時候不回應一番,豈不是浪費羅先生的美意。
當然李朗講究有理有據的黑,啊呸,是評判,絕對不會無中生有惡意中傷。
就當他提筆打算寫的時候,外面門被敲響。
“李先生,阿達和他小弟來了。”
“進來吧。”
李朗放下筆,抬起頭就見一個英俊的年輕人跟在張達榮身后。
張國嶸?!
香江還是真是小啊,哪都能見到明星。
“李先生。”
張達榮笑道:“這位是我十弟張國嶸!”
“李先生你好。”
張國嶸有些拘謹和緊張,沖著李朗微笑著伸出手。
“你好,張先生。”
李朗打量這張帥臉,心中暗道此人顏值不亞于我,也只有屏幕前的彥祖們才能更勝一籌。
“張先生,請坐。”
李朗做了個請的手勢,然后轉頭看著還在一旁的張方芳。
“芳姐,還有事?”
“沒有。”
張方芳又看了一眼張國嶸,戀戀不舍地走出辦公室。
“張先生剛從英國回來?”
此時的張國嶸尚未出道,未經歷過社會的打磨,就像后世剛出大學參加面試的大學生,充滿了忐忑和不安。
所以在聽到李朗的問話后,趕緊起身回道:“是的,李先生。”
“坐,坐,不要緊張。”
李朗擺擺手回憶了一下,張國嶸確實在十三歲的時候,就被送到英國留學,先入讀了諾域治學校,然后進入了利滋大學,學的還是紡織專業。
因為他父親張活海,是香江有名的洋服裁縫大王,希望他能繼承家業。
說起來張國嶸算是出身在羅馬,不過童年也算不上多幸福。
因為他父親娶了一房正妻,納了兩房小妾,先后生下了十個子女,張國嶸是老十。
他父親常年忙于生意把家里當旅店,而他母親因為家庭矛盾,常常郁郁寡歡,根本不關心他。
后來他長大些,家里干脆就把他送到了灣仔道八十一號的唐樓。
和外婆,哥哥,姐姐,傭人一起住。
張活海一般就過年才會回來住五天,其中有三天還是喝醉了在睡覺。
而張國嶸在家中與其他兄弟姐妹的年齡相差很大,他跟大姐年齡相差了十八歲。
跟他年齡最相近的八哥也比他大了八歲,因為年齡相差太大,他跟他的哥哥姐姐們都玩不到一起。
不過他大姐和八哥倒是很愛護他,張國嶸小時候特別淘氣,有次玩乒乓球時不小心把球含在嘴里卡住了,怎么也吐不出來。
就在他急得不行的時候,是八哥伸手幫他取出來的。那一刻,他第一次體會到被人關心照顧的溫暖。
最讓他難忘的是,有次逛街路過玩具攤,他看上了一臺能放動畫片的放映機。
張國嶸拿在手里翻來覆去地看,越看越喜歡,一問價格,竟然要三十八塊。那時候的三十八塊是筆巨款,自然沒人愿意給他買。
而他八哥張達榮,倒是一直記得這件事情,并用工作后的第一筆工資給小張國嶸買了這臺放映機。
也因為這臺放映機,在張國嶸心里種下了電影的種子,也因為童年缺少家人的關愛,所以張國嶸長大后,才格外珍惜每一段感情,對每個人都很友善。
可惜好人總會被人坑,1977年張國嶸在麗的電視舉辦的亞洲歌唱比賽,取得了亞軍的好成績,又因為長相俊朗,賽后被麗的簽了下來。
初期在麗的電視擔任綜藝節目主持,拍戲,但反響平平,后來麗的電視就騙他拍了一部風月電影,號稱是‘紅樓夢改編的正劇。’
張國嶸當然拒演,但公司以合約違約高額賠償為要挾,強迫他完成拍攝,這時候他父親還因中風臥病在床,正是缺錢的時候,所以無奈下只能妥協。
1980年代張國嶸成名后,他在采訪中苦笑:“如果那算《紅樓夢》,我就是被逼瘋的賈寶玉。”
一旁的張國嶸看著李朗發愣,手心漸漸冒汗,心中暗道糟糕,這肯定是沒看上自己。
而他身旁的張達榮,比他還焦急,他此次幫張國嶸找工作,一來是為了弟弟能有份工作。
二來是因為張活海中風住院,正是是需要錢的時候,之前說過現在香江的公立醫院治療條件很差,設備很簡陋。
所以張家將人送到了條件更好的私立醫院,但相對應的費用相當高昂,他們的錢已經全都已經搭進去了,再下去就都要賣房了。
“李先生!”
等待永遠是令人焦急的,終于張達榮還是忍不住起身。
“啊?”
李朗回神看著他,就見張達榮鞠躬道:“請你給我弟弟一個機會。”
“先坐下。”
李朗抬抬手看向張國嶸,心里也在糾結。
現在他手里只有部《發錢寒》,這部戲風格顯然不適合張國嶸,不然自己一定捧他做男主角,讓他影視歌三棲發展。
唉,對啊,不能演戲還能唱歌嘛,《發錢寒》里面正好有兩首插曲,可以找他唱。
“這樣,我部戲應該很快就會開拍,里面有兩首歌還沒找到人唱,你給我留個電話,我后面聯系你,兩首歌......”
李朗琢磨了一下,現在請歌手唱插曲,頂尖那一批要八千到一萬五,比如《半斤八兩》里許冠捷演唱同名曲《半斤八兩》就收了一萬五。
而二線歌手,大概兩千到五千。
新人或者無名歌手,比如電臺DJ,或者酒吧駐場,大概五百到一千五。
“給你四千塊吧!”
“多謝你,李先生!”
張國嶸眼眶微紅立刻起身,沖這個看起來比自己還年輕的少年深深鞠躬,他真沒到李朗真愿意給他機會,雖然不是演戲而是唱歌,但也讓他激動不已。
“不用客氣,我稍后聯系你。”
送走了兄弟二人,李朗再次抄起筆,繼續開始寫專欄。
....................
下午,香江啟德國際機場
一輛黑色的平治停在停車場內,何貫昌和蔡勇昌坐在車上,不斷往后望,似乎在等待什么人出現。
蔡勇昌問道:“等會怎么給表哥說?”
“照實說。”
何貫昌聳聳肩:“阿朗也真敢提要求,這種事情連我都做不了主。”
蔡勇昌又問道:“表哥會答應嗎?”
“嗯。”
何貫昌沉吟了片刻道:“大概率不會,衛星公司要分多少錢,你又不是知道。”
過了一會,司機拉開車門,一個西裝革履的中年人坐進車內。
“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