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戲文唱的是離合,人心藏的是深淺
- 穿越黔地:美食煥新記
- 云間玉兔
- 1582字
- 2025-08-18 19:01:21
時長:10分鐘
場景:1.初夏街巷(赴約路上) 2.鳳儀班戲臺(觀戲) 3.顧家包廂(席間對話) 4.戲臺后臺外(散場)
人物:沈月瑤、蕭策、劉簡寧、沈月茹、顧晏之、沈月澤、楚嫣然、溏心、刀九、硯秋
【初夏街巷-午后-外】
(青石板路被曬得發燙,兩旁的石榴花剛謝,枝頭墜著青果。沈月瑤提著裙擺走在前面,溏心跟在后頭扇著團扇:“姑娘,這初夏的日頭真烈,還好顧公子的包廂帶窗,能透些風。)
蕭策從后面追上,手里提著個食盒:剛買了冰鎮酸梅湯,你先喝口解解暑。他自然地接過沈月瑤手里的小包袱,里面是他早已為她買好的蜜餞。
不遠處,顧晏之正扶著沈月茹上馬車,沈月茹笑著擺手:五妹,蕭大人,快點!聽說頭場戲最精彩!
劉簡寧的馬車跟在后面,刀九掀著簾角,他望著蕭策與沈月瑤并肩的身影,指尖在袖中輕輕敲擊——今日這場戲,主角可不止臺上的西域公主。
【鳳儀班戲臺-未時-內】
(戲樓里人聲鼎沸,顧家的包廂在二樓東側,視野正好對著戲臺。沈月澤和楚嫣然趴在欄桿上看臺下的熱鬧,顧晏之給沈月茹剝著荔枝)
沈月茹卻頻頻往戲臺瞧:這西域服飾倒真別致,聽說戲班是從京中請來的,連繡工都帶著皇家氣。
鑼鼓聲起,戲幕拉開,西域公主一身紅衣亮相,唱腔婉轉。沈月瑤看得入神,蕭策在旁低聲道:這扮相倒像去年從西域來的商隊首領之女,只是少了些英氣。
沈月瑤點頭:你不說我還沒發現,眉眼間確有幾分像。
劉簡寧端著茶盞輕笑:蕭大人常年駐守邊境,對西域人事倒是熟悉。說起來,這戲里公主和親,為的不過是邊境安穩,倒和現實里的局勢有些像。
【顧家包廂-申時-內】
(中場休息,丫鬟們端上解暑的綠豆沙。)
劉簡寧用銀勺攪著碗里的沙冰,狀似隨意地問:蕭大人,你覺得戲里這和親之策如何?若真有西域部落求親,朝廷該應嗎?
蕭策放下茶盞,目光沉靜:和親也好,互市也罷,終究是為了邊境百姓能安穩度日。依我看,只要西域不越界犯邊,朝廷便不必主動興兵——刀兵一動,最苦的是流離失所的百姓,將士的血也不能白流。
他頓了頓,看向劉簡寧:劉公子在京中消息靈通,想必也清楚,去年西域小部落搶了咱們三座糧倉,朝廷派兵追繳,雖勝了,卻折損了三百多弟兄,邊境村落也被燒了大半。若能不動武,誰愿見那場景?
劉簡寧眼底閃過一絲精光,面上卻溫和點頭:蕭大人仁心,只是朝廷未必都這么想。畢竟……他故意拖長語調,“邊疆安穩,也需有威懾力才行。”
沈月茹在旁聽著,心里隱隱發沉——劉簡寧這話問得太刻意,倒像是在套話。可轉念一想,他向來待自己和五妹都溫和,或許只是隨口聊起時事,便捏了顆蜜餞塞進嘴里,把那點不安壓了下去。
顧晏之沒察覺異樣,笑著打圓場:哎呀,看戲就看戲,說這些煩心事做什么?來,月茹,嘗嘗這杏仁酥,是你愛吃的。
【戲臺后臺外-酉時-外】
(戲散場時,夕陽把戲臺的影子拉得很長。沈月澤和楚嫣然還在討論戲里的唱腔,顧晏之陪著沈月茹去買戲班周邊的小玩意兒。)
劉簡寧借口和刀九交代事情,落在后面,見蕭策與沈月瑤走在前面,對刀九低聲道:把蕭大人方才說的話記下來——“只要西域不犯,不必主動興兵”。刀九點頭應下,他望著蕭策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笑。
沈月瑤回頭時正好撞見這笑容,心里咯噔一下,拉了拉蕭策的衣袖:劉公子剛才的眼神……
蕭策握住她的手,指尖微沉:我知道。有些話,本就該讓人聽見。
遠處,沈月茹回頭望了眼,見劉簡寧正朝她揮手,便笑著回了個禮,對顧晏之道:你看劉公子,還在跟刀九說事情呢,倒真是細心。
顧晏之攬住她的肩:比我還細心?那可不行,回家我給你剝蓮子羹去。(沈月茹看著沒聽懂她言外之意的顧晏之,笑了笑,沒心沒肺的活著也挺好)
【片尾】
(暮色漸濃,蕭策送沈月瑤回家)
硯秋從暗處走出,低聲道:大人,劉簡寧讓刀九去了趟驛站,似是在寫密信。
蕭策點頭:知道了。
他看向沈月瑤,目光溫和卻堅定:有些事,躲不過,便只能接下。
沈月瑤望著他眼底的星光,輕輕“嗯”了一聲——她雖不知前路有多少風浪,卻信他能護得一方安穩,也護得彼此周全。
(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