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現(xiàn)另一個深圳:深圳78街“全景畫像”(龍華)
- 本書編委會編
- 1361字
- 2025-05-07 12:20:10
序言
歷史的記錄 未來的出發(fā)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也是城市發(fā)展的動力之源。千人千面,一城萬象。老街舊巷、青磚黛瓦,寫滿歲月悠長;車水馬龍、天際地標,訴說都市繁華;碧海藍天、綠樹紅花,描繪怡人風光;美食民俗、非遺匠心,飄揚人間煙火;硬核科技、智慧生活,點亮未來道路。從文化社區(qū)到文化街區(qū)再到文化城區(qū),無數(shù)微觀、中觀、宏觀景象不斷集成融合,造就了城市文化的全貌拼圖,回首歷史,著眼當下,望向未來。
在我看來,文化城市構建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城市是人的城市,文化城市要滿足人們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它不是簡單地將文化元素堆砌,而是讓文化如水般滲透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處街頭巷尾、每一個社區(qū)公園、每一座公共建筑,都應該成為文化的載體,能喚起人們內(nèi)心深處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也能激發(fā)對多元文化的包容與欣賞。
深圳,這顆鑲嵌在南海之濱的璀璨明珠,是改革開放后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奇跡之城、創(chuàng)新之城、未來之城,是對深圳最宏觀的定義;“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濃縮的是深圳銳意進取的時代精神;商周古墓、南頭古城、大鵬所城印刻了深圳的千年歷史;華為、比亞迪、大疆、騰訊是深圳經(jīng)濟浪潮的璀璨星光。如果用一個櫥窗來展示深圳的城市文化,那么它們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展品,吸引著八方來客。但深圳的文化魅力遠不止于此。
縱觀我國的行政區(qū)劃,街道是最小的行政單元,市民群眾幸福生活的起始點和落腳點都在街道。街道更是鮮活的史書,是城市文化記憶的參與者、記錄者和見證者。在深圳的78個街道中,大家想必都聽說過“宇宙最牛街道”——深圳南山區(qū)粵海街道,好奇一個小小的街道,是怎么驅動科技創(chuàng)新和經(jīng)濟發(fā)展巨輪的。只有走遍78個街道,才能盡覽城市風光、感受城市魅力,充分探究深圳的城市文化,發(fā)現(xiàn)和媒體宣傳、刻板印象中都不一樣的深圳。
深圳傾力推出的《發(fā)現(xiàn)另一個深圳:深圳78街“全景畫像”》,匯集了78幅“街道畫像”,以具有鏡頭感、敘事感的語言風格,不拘形式,全方位展現(xiàn)各街道的形象。在書的每一頁,你都能感受到深圳的城市脈動:登上蓮花山俯瞰中央商務區(qū)華燈璀璨,在水貝黃金珠寶交易市場目不暇接,沿著大小梅沙的海岸線踏浪前行,仰望大疆天空之城“打卡”科技地標,坐上灣區(qū)之光摩天輪一覽灣區(qū)美景,漫步甘坑古鎮(zhèn)體驗客家文化,游覽大浪時尚小鎮(zhèn)看盡服裝時尚風潮,在比亞迪六角大樓領略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yè)的風采,前往光明農(nóng)場大觀園擠牛奶、品乳鴿、啃玉米,瞻仰廣東省臨委和東江縱隊遺址回顧革命年代的崢嶸歲月,登上另一座蓮花山俯瞰深圳再造一座新城的蓬勃氣象。
文明如水,潤物無聲;歲月如梭,磨礪生輝。在深圳這座年輕而又充滿活力的城市中,街道不僅連接著城市的各個角落,更連接著深圳的過去與未來。這本街道版的“四庫全書”,不僅豐富了深圳的文化符號,更打開了了解深圳的另一扇窗,讓更多的人看見街道,為開展招商引資、發(fā)展文旅產(chǎn)業(yè)、傳承歷史文化等工作提供資料參考,也讓世界認識到深圳改革開放歷史文化名城的特殊價值和無窮魅力。
歷史是城市的記憶,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守護城市的歷史文化,就是守護城市的生命力。放眼未來,期待深圳在新時代書寫更多屬于自己的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
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