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現另一個深圳:深圳78街“全景畫像”(大鵬)
- 本書編委會編
- 580字
- 2025-05-07 12:46:53
葵涌街道
Kuichong Subdistrict

詩與遠方在何處?從梧桐山腳下駛入惠深沿海高速,一路向東,沿途海風溫柔、綠葉輕搖,驅車20分鐘左右抵達葵涌,你就能找到答案。葵涌,因多水葵和河涌而得名(1)。至今仍流傳著麥氏婦人攜二子遷徙,途中一子中暑,采集莼菜(水葵)服食后暑解,最后定居于此并為當地取名為葵涌的故事。現如今,水葵已經難覓蹤影,葵涌卻如葵花般向陽生長。
葵涌東臨大亞灣,南瀕大鵬灣與香港新界隔海相望,西連鹽田區,北接坪山區與惠州市,是進入大鵬半島的必經之地,獨特的區位優勢造就了葵涌大鵬半島門戶的地位。“五色十形”是葵涌最好的注解:藍色海洋韻律優美、綠色生態基調濃郁、紅色歷史底蘊深厚、銀色古樹風景獨特、金色未來發展可期,山、海、林、田、水、草、沙、港、灣、島十種地理形態皆備,共同繪就了紅色濱海新城的美麗畫卷。值得一提的是,中共廣東省臨時委員會和東江縱隊均在葵涌成立,紅色基因深深鐫刻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葵涌街道辦事處成立于2004年,最初由龍崗區管轄。2011年大鵬新區成立后,葵涌也隨之成為新區的行政中心、經濟中心和交通樞紐。街道總面積103.9平方千米,下轄9個社區和10個集體股份合作公司,常住人口約11.6萬人,旅游人數每年逾440萬人,是大鵬新區人口最多、產業最多元的街道。如今,這座宜居宜業宜游的紅色熱土、生態濱海新城氣象萬千、活力奔涌,以其獨特的紅色歷史、人文景觀和濱海風情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