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聊了兩句,張沉岳就離開唐嫣房間,去往公司。
正在忙碌的顧寒和陸強,見張沉岳走進公司都發出怪叫。
“你居然舍得丟下大美女?”
陸強難以置信的望向張沉岳,這不符合他對學長的認知。
“男人,自然要以事業為重,我豈會舍本逐末。”張沉岳表現的大義凜然。
“呵呵。”x2
“顧寒,你去希爾頓國際酒店,定好包間,咱們晚上給糖嫣接風。”
“希爾頓已經是老黃歷了,今年它家已經更名為維景國際大酒店,你這都不知道?”顧寒奚落張沉岳一句,老老實實去訂包間。
下午六點半,三人從公司出發去接糖嫣。
賓館外屋檐下,唐嫣身著淺粉色碎花雪紡連衣裙,腰間系米白色編織腰帶,腳蹬同色系細帶涼鞋,
她站的地方,形成了一道絕美風景線。
一位衣冠楚楚的男士,正嘗試和她搭訕,糖嫣只是露出禮貌性微笑。
直到張沉岳身影出現,才綻放出真誠的笑容。
糖嫣的打扮,張沉岳等人見到后,不禁眼前一亮。
顧寒雖然覺得糖嫣裝扮很美,但她不冷嗎?此刻溫度只有十度出頭。
“糖糖,我真是見你一次,被驚艷一次。”
“哪有,你太夸張了。”糖嫣捂嘴淺笑。
“快上車吧。”
“好。”
顧寒倏地悟了,冷不冷糖嫣根本不在乎,她想聽的,只有心儀男人的夸獎。
上車后,糖嫣自覺坐在副駕,一行人去往維景國際大酒店。
當菜上桌后,張沉岳舉起紅酒:“讓我們歡迎糖嫣來到金陵,干杯。”
“干杯。”x3。
三人邊吃飯邊閑聊。
“糖嫣,我們都是沾了你的光,張沉岳以前可從沒帶我們來過五星級大酒店。”陸強起哄。
“我請你們請的少嗎?”
“蘭州拉面和沙縣大飯店也能叫請客?”
糖嫣傾聽三人拌嘴,心情倏忽間變得更加放松,一頓飯吃了一個小時才結束。
當晚,張沉岳送糖嫣回到賓館后,回了自己家。
反正糖嫣都來了,不急在一時。
第二天,張沉岳就帶著糖嫣在金陵逛了起來。
兩人先將玄武區之外的秦淮河、夫子廟,雨花臺等景區游覽個遍。
鐘山名勝風景區,被張沉岳特地留在最后。
之所以這么做,除了這個景區夠大,還因它就在張沉岳家附近,
他不知逛了多少遍,對景區的一切風景、典故如數家珍。
不止糖嫣,日后劉施施、高媛媛以及不知姓名的某某某來金陵,張沉岳都會這么安排。
糖嫣來金陵第四天,兩人正式游玩鐘山風景區。
這天,碧空如洗,萬里無云。
二人第一站先逛明孝陵,
金陵,六朝古都、十朝都會,歷史遺跡眾多,可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只有一處,
它就是明孝陵。
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合葬陵寢,明清皇家第一陵。
去往孝陵,首先經過的是神道,
糖嫣站在神道入口處,望著里面的風景,感嘆道:“好美。”
“秋天才是神道最美的時候,那時這里,黃色、橙色、綠色、紅色,五顏六色,被譽為金陵最美的600米。”
“真的假的。”
“到時候你來看看不就知道了,帝王陵寢中,神道必不可少,一般都是短且直,
只有明孝陵不一樣,它是蜿蜒曲折,環梅花山而建,形似北斗七星。”
“這么巧?”
“據說當年朱元璋修陵時,無意間發現了孫權的墓正好擋在孝陵前面,
如果想把通往孝陵的神道修成直的,就要把孫權的墓移走,不然的話,神道就要拐彎。
當時朱元璋就說,孫權也是重情重義的好漢,就讓他給我守陵吧,于是工匠繞開了孫權的墓修神道,
但是無巧不成書,神道繞了個彎,反而形成北斗七星的樣子。”
“你懂的真多。”糖嫣崇拜的看著張沉岳,嗲嗲說道。
“一般,一般,快走吧。”張沉岳笑著去牽糖嫣的手。
糖嫣卻反客為主,直接抓住張沉岳手掌,兩人十指相扣。
張沉岳抬起被糖嫣握住的右手看了看,扭頭注視她。
“走啊。”糖嫣假裝沒看到,拉著張沉岳往前走。
神道分為石像路和甕仲路兩段,走過神道,出現在兩人面前的是三座石橋。
“這是通往孝陵的金水橋,也叫五龍橋,中間這座橋,古代據說只有皇帝才能走。”張沉岳指著橋梁解說。
一些從兩旁橋梁走過的游客,聽到張沉岳的介紹,還專門回頭從中間橋梁再走一遍,
估計是想享受下古代皇帝的待遇。
過了金水橋,再走一段路,兩人就來到了孝陵陵墓的第一道門,紅墻黃瓦的文武方門。
門前立著的一塊石碑吸引了糖嫣注意,上面有好多種文字。
“這是什么?”
“警示碑。”
”警示碑?”
“清朝時期,國門大開,很多外國人慕名來孝陵參觀,
一些人喜歡在石刻和建筑上亂涂亂畫,清政府就在立了這塊碑,還警示外國人。”
張沉岳的話,讓糖嫣回憶起過往:“我小時還在課桌上刻過早字。”
“我也刻過,還記得是因為哪篇文章嗎?”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x2。
兩人幾乎脫口而出。
過了文武方門,就到了御碑亭,亭中豎著一個石碑,上書【治隆唐宋】四個大字。
提字者何人?康熙老爺子是也,
他六下江南,明孝陵來了五次,不止提了四個大字,還寫了兩篇長篇大論。
過了文武方門、享殿和內紅門,就來到了明孝陵的核心建筑,方城明樓,
此樓有三層,是明孝陵最高建筑,兩人走過五十四階的券門,展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道圍墻。
“上面好像有字。”糖嫣松開張沉岳的手,上前一字一句念道:“此山明太祖之墓,
好霸氣,他不怕被盜嗎?”
“還真不怕,朱元璋建這座墓的時候可是費盡心機,一般的帝王陵墓都是開山為陵,
從山頂打洞,挖到山內部,掏空建造陵寢,孝陵卻是橫向開鑿,盜墓賊從山上怎么挖都挖不到陵墓。
一般在修建陵墓時,都講究對稱,墓道和墓陵呈對稱軸,而孝陵的墓道和陵墓是偏移的,不在一條線上,再精明的盜墓賊也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