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神仙戲術
- 一人之下:我的內景通萬界!
- 玄宸道君
- 2048字
- 2025-06-30 00:51:19
自然,這丹藥其實也沒有傳說中的那么厲害,根本做不到壽延千歲,不過十幾二十年的光陰還是有的。
至于說這些藥材是哪來的,當然是從朱厚熜那里順的。
“爹!”
沈謄激動地握住父親枯瘦的手,欣喜道:“你有救了!”
沈幻山卻按住兒子的手,目光灼灼地看向韓云:“小友,這丹藥珍貴,之前我們可是素不相識……”
沈幻山的意思很明確,你為什么愿意拿出這么珍貴的丹藥來救我這個老頭子呢,難道真是因為自家手段?
對此,沈幻山心中有所懷疑。
自家手段說白了就是個雜技戲法,根本上不得臺面,這中間的價值不對等啊!
韓云正色道:“若論價值,您當年的功績,又豈是幾枚丹藥能衡量的?”
沈幻山聞言一怔,眼中泛起一絲濕潤。他深吸一口氣,鄭重抱拳:“小友高義,沈某有愧啊。”
韓云不再多言,將白色丹藥遞過去:“前輩先服此丹,我以炁助您化開藥力。”
沈幻山接過丹藥,仰頭服下。丹藥入口即化,一股清涼之意瞬間彌漫全身。
韓云雙掌輕按在沈幻山后背,九陽之炁源源不斷輸入,引導藥力游走經脈,直達肺腑。
只見沈幻山面色漸漸紅潤,呼吸也平穩了許多。他忽然劇烈咳嗽起來,吐出幾口黑紫色的淤血。
“爹!”沈謄緊張地上前。
沈幻山擺擺手,長舒一口氣:“舒服多了,三十多年沒這么暢快呼吸過了。”
韓云又取出褐色丹藥:“接下來是祛毒,可能會有些痛苦,前輩需忍耐一二。”
沈幻山豪邁一笑:“當年蠱蟲噬腑都過來了,還怕這點疼?來吧!”
褐色丹藥服下后,沈幻山渾身顫抖,額頭滲出豆大的汗珠。他緊咬牙關,雙手死死抓住石桌邊緣,指節發白。
約莫一刻鐘后,沈幻山猛地噴出一口黑血,血中竟有細小的蟲尸蠕動,看得人頭皮發麻。
韓云眼疾手快,一道炁勁將蟲尸焚毀。
“好了,最兇險的部分已經過去,最后這枚青色丹藥,能助前輩恢復元氣。”
青色丹藥入腹,沈幻山只覺得一股暖流涌向四肢百骸。他驚訝地發現,自己干枯的手臂竟漸漸有了血色,老年斑也淡了不少。
半個時辰后,治療結束。
沈幻山站起身來活動筋骨,原本佝僂的腰背挺直了許多,眼中精光湛湛,哪還有先前垂暮之態?
“神乎其技!”
沈幻山激動地握住韓云的手,“小友再造之恩,沈某沒齒難忘!”
沈謄更是激動的直接跪下:“韓兄弟大恩,沈家沒世不忘!”
韓云連忙扶起他:“快請起,這都是晚輩應該做的。”
沈幻山忽然正色道:“小友,我沈家雖不是什么名門大派,但祖傳的神仙戲術也算有些獨到之處。若不嫌棄,我愿意傾囊相授!”
韓云剛要推辭,沈幻山又道:“莫要推辭,這功夫在我手里也就是個戲法,博人叫好而已,比不上機云社的傳承,也不值當什么。”
見沈幻山態度堅決,韓云鄭重抱拳:“那晚輩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神仙戲術聽起來名頭大,但確實也有些來頭,乃是成書于明代,也有幾百年的傳承了。
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幻術,手彩,秘物。
幻術,使用先天一炁結合光影、云霧、物品等等,構建出一方景象,而這種景象往往是需要以一定的物品作為依據的。
就比如說之前所提到的種瓜,都是假借它物,幻化為真,也就是說,想要憑空造出一方“景物”來,很難。
你可以讓一盆光禿禿的盆景生花長草,幻化出海外仙山的模樣,但做不到無中生有。
手彩,其實韓云之前也觸類旁通過一些,其實說白了就是手上的功夫,如暗器飛刀,三仙歸洞等等,都是講究一個手快無影。
有偷、藏、轉、換、掩等等竅門。
再說最后的秘物,也是韓云最為感興趣的,里面包括了種種戲法運用之物的煉制方法。
就比如說,粟米千斤定,輔以密咒煉制的小米,撒到地上,對接觸到它的生物產生固定的效果。
集合了化物與厭勝之法兩門手段。
化物可以改變物品的性質與形態,但需要長時間的蘊養,戲法一門講究的是博而彩,掌握的手段越多越好。
自然不可能為了一門戲術而耗費自己許多的時間,于是在將粟米初步煉制后,對其施展厭勝之法。
所謂厭勝,也可以說是壓勝,乃是壓制對方而勝之的意思,一般是借物厭勝。
古代最為常見的,春節貼春聯,放爆竹,正月十五上燈,端午節插艾蒿,喝雄黃酒等,都是為了壓制某些人、物或魔怪。
可以說,屬于在精神、靈魂上給人一定的壓制。
粟米在經過化物之后,使其具有更重的重量,使用時,以化物之法驅動,念動厭勝咒語,從而可以在肉體和靈魂上對人身進行束縛。
其他的秘物,如神仙索等等,其實也是化物手段的一種,可以在短時間內將繩子變得僵硬。
爬繩索的孩童,則是草扎的小人,里面裹有化物的絲線為筋骨,作為傀儡,變戲法時,以幻真之術欺騙人眼。
小人爬上“假云彩”之后,變戲法者用化物法操控小人肢解,掉落下來,以求觀眾憐憫。
當然,還有一些更加血腥的幻術,如刀鋸解人,吹口氣后,人身恢復如初之類,其實都是秘物中的傀儡。
但和真正偃師一派的機巧傀儡比起來,戲法一門的手段又充斥著種種粗陋之處。
不過即便再粗陋,也是一輩輩的人不斷摸索、完善、傳承下來的,值得尊敬。
在離去前,沈謄請韓云看了一場演出。
以彩綢、皮毛等物,扎出形狀,幻化出百數錦鯉天龍共舞,并有仙鶴祥云,猛虎嘯聚等等,場面恢宏,堪稱惟妙惟肖。
幻術,其實還是人們對于現實景物的映照與認知,以及對某種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期許。
漢時為何幻術得以興盛?
也許就是來源于當權者對于仙的向往吧!
終不過是一場夢幻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