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回歸
- 一人之下:我的內景通萬界!
- 玄宸道君
- 2050字
- 2025-06-24 19:49:16
朱厚熜只感覺全身上下一身輕松,宛若沉珂盡去,脫胎換骨,這就是仙人手段吶!
他壓下心中的激動,當即拱手而拜道:“仁宗放心,我一定不負所托!”
朱高熾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才像話。另外,你回去之后,多留意那些有才能的臣子,尤其是那些懂航海、擅謀略的。”
朱高熾又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道:“厚熜啊,機會我給你了,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自己了。”
“若是再像之前那樣荒廢朝政,別說飛升了,怕是連投胎做人的機會都沒了。”
朱厚熜渾身一顫,連忙跪下磕頭:“子孫一定痛改前非,絕不讓您和太宗失望!”
朱高熾揮了揮手:“好了,回去吧。記住,時間不等人,抓緊去做你該做的事。”
隨后,朱高熾將朱厚熜亡云海之中重重一推,失重感中,朱厚熜如墜凡塵。
朱厚熜只覺得眼前一花,再睜眼時,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寢宮,此時外面天光已然大亮。
他摸了摸額頭,發現全是冷汗,但卻周身舒泰,再無之前的病痛之感,就連小腿上因為丹毒出現的紅色斑點也消失不見。
忽然,他手邊摸到一個東西,是一道玉簡,里面要朱厚熜每月供奉一些活物,并且也給出了解釋。
說一些“朋友”手底下養著五猖兵馬,需要血食,朱高熾要用來走關系,里面的囑咐事無巨細,甚至還包括了倭國的金銀礦藏地點。
朱厚熜微微一笑:“仁宗真不愧是仁宗啊!”
“來人!”
殿外太監慌忙跪伏而入。
朱厚熜目光炯炯:“傳旨,即日起,朕要親自處理朝政,所有煉丹玄修之事一律暫停。另外,召內閣大臣和陸炳即刻進宮議事。”
太監一愣,以為自己聽錯了,但見皇帝神色嚴肅,不敢多問,連忙去傳旨。
朱厚熜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的天空,喃喃自語:“開疆拓土,功德無量……”
現在,誰阻止自己,誰就是不想讓他成仙飛升。
朱厚熜的眸光冷徹入骨,這一刻,那個曾經在楊廷和等一眾朝臣和太后手中仍能勝出的皇帝,回來了。
朱厚熜:別小看了朕飛升成仙的執念呀!
半個時辰后,養心殿內。
陸炳跪伏于地,額頭緊貼金磚,不敢抬頭。嚴嵩顫顫巍巍地站在一旁,老眼低垂,不敢直視皇帝。
朱厚熜負手而立,背對二人,緩緩開口:“陸炳。”
“臣在!”
“朕問你,東南倭患,究竟到了何等地步?”
陸炳心頭一顫,想到陛下之前派人傳給他的紙條,斟酌片刻,最后咬牙道:“回陛下,倭寇猖獗無度,沿海各府州縣均受其所害……”
嚴嵩不由得瞪大眼睛看向陸炳,你個濃眉大眼的,故意夸大其詞了吧?
隨后,他當即神情一凜,陸炳可是陛下的奶兄弟,有此舉措,極有可能是陛下授意。
“砰!”
朱厚熜猛然回身,一掌拍在御案上,震得茶盞翻倒,怒道:“朕的江山,竟被一群跳梁小丑糟蹋至此?!”
嚴嵩連忙跪下,顫聲道:“陛下息怒!老臣以為,倭寇雖兇,但只需調集衛所兵馬,嚴加剿滅,必能……”
“嚴嵩!”
朱厚熜冷冷打斷:“你是聾了,還也眼瞎了,莫不是因為年紀大沒聽清陸炳所言?”
嚴嵩額頭冷汗直冒,當即伏在地上:“臣以為這倭寇該剿,嚴剿!”
朱厚熜看向他,冷冷道:“嚴閣老。”
“老臣在。”
“東南糜爛至此,你這個首輔,難辭其咎。”
嚴嵩渾身一顫,伏地叩首:“老臣,罪該萬死!”
“朕不要你萬死。”
朱厚熜語氣森寒,“擬旨,即日起,沿海各省,凡通倭者,誅九族,凡剿倭不力者,斬立決,凡隱匿倭情者,剝皮實草!”
“此旨到時,不奉行者,按大誥查處,朕今天就論一論祖制。”
內閣所有官員冷汗涔涔,根本不敢置信,但朱厚熜的語氣很堅決,顯然不是在開玩笑。
嚴嵩臉色慘白,顫聲應道:“老臣……遵旨!”
朱厚熜轉身望向殿外,目光如刀。
內閣所有官員心里只有一個感受:天變了!
另外,除了這些事情,朱厚熜還下達了一個旨意,說是要為玄穹至真妙道顯圣帝君和罰惡佑民顯圣真君立廟,他要親自率領百官祭拜。
然后曉傳各方,香火供奉。
不得不說,朱厚熜是會做人的,神仙的人情世故也算是拿捏到了。
——————
一人之下世界。
韓云重新返回現代,卻突然有一種重見天日的感覺,還是現代好啊!
隨后,韓云開始盤點起這一次世界旅行的收獲。
除卻海量的性命精華,還有佛家一應功法,各路絕技,華山劍法,紫霞神功,獨孤九劍,太極拳經,葵花寶典等等。
這些功法典籍在韓云看來都有一定的可取之處,如金剛不壞神功,看似是橫練鍛體之法,實則講究的是對于內力的淬煉。
普通鍛體之法因為受限于身體的緣故,一開始就有罩門,但金剛不壞神功則是將內力當成昆鋼來練,不斷累積壓實。
最后內力渾然一體,氣達指背、雙耳等末梢,不朽不壞,如金剛無漏之意。
這讓韓云不由得想到了一人之下世界的無漏金剛,兩者或許真有共通之處也說不定。
除此之外,韓云最大的收獲,其實是被張無忌埋于昆侖山中的九陽神功,還有冰火島上的乾坤大挪移。
終南山、襄陽蛇谷、天山、烏斯藏都司這些地方韓云也都去過,但很可惜并沒有發現功法遺留。
雖說是一大憾事,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韓云已然知足。
而最讓韓云驚喜的還是九陽神功這篇功法,其中的一些用勁法門竟然和韓云之前所學拳意述真隱隱相通。
隨人而動,隨屈就伸,挨何處,心要用在何處。前后左右,全無定向,后發制人,先發制于人。我勁接彼勁,曲中求直,借力打人,須用四兩撥千斤之法……
都說九陽神功練成后天下武學俯拾即是,韓云將兩者這么一比較,倒真有幾分返璞歸真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