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遇事不決,可問春風
- 大明:開局鎖定朱標,朱元璋慌了
- 江東趙括
- 2322字
- 2025-05-05 09:57:27
陸瀾回想起,昨晚說完書后,走去雅間。
朱標等人卻沒來聽書。
這是朱標第一次缺席,想必是因藍玉之事,無法分身。
他走向兌字號雅間,在長廊卻被數名大漢攔住。
解縉又與那老者和中年人在聽書。
此前,陸瀾多次試探,但解縉都沒說出這兩人的身份。
剛才,他一見蔣瓛那絡腮胡子,便與兌甲號那中年人聯系起來。
那中年人最顯著的特征,是一臉絡腮胡子。
如果兌甲號的中年人是蔣瓛,那個老者,呼之欲出。
必是朱元璋。
否則,進場退場又何須如此神秘?
他想起昨天解縉焦急的樣子,并強拉他去東宮找太子,那么,解縉必將此事告知朱元璋。
既然朱元璋明知他因太子的安排,沒去兵部報到,為何今日又以抗旨之罪,將他下獄?
殺雞儆猴?
自己是那只可憐的雞?
這時,蔣瓛沉聲問道:“陸指揮使,想好了嗎?”
陸瀾抬頭,將太子讓他靜候通知之事道出。
他心中篤定,朱元璋必知實情,那自己也無隱瞞的必要。
聽罷,蔣瓛點了點頭。
這陸瀾,算他老實,昨晚解縉已經將此事奏報皇上。
皇上今早突然下令將陸瀾下獄,但又要求善待,他不知所以,唯有將陸瀾安置于此“雅間”。
方才,皇上命他前來問話。
蔣瓛道:“此話,乃皇上問你,問話完畢。”
隨后,他看著陸瀾,又道:“陸指揮使,本將尚有話詢問。”
陸瀾暗吃一驚,卻神色自若應道:“都指揮使,請問。”
“偌大的書場,為何你站在中央說話,眾人皆能聽清聲音?”
這是皇上之前問他的,他找了許多建造書場的工匠詢問。
那些工匠都是負責其中一道工序的,各執一詞,皆不得要領。
故今日借此機會,直接詢問陸瀾。
陸瀾一怔,這錦衣衛都指揮使,怎會對建造書場的技術感興趣?
這又不是什么絕密技術,說了也無妨。
是時候要讓古人感受一些現代知識了。
首先,建造書場時,采用了建筑聲學設計。
屋頂是穹頂設計,內壁為凹面反射結構,利用回音壁原理,將聲波反射聚焦。
墻壁采用夯土,表面略微粗糙以擴散聲波,避免回聲雜亂。
聽眾席采用階梯式抬升,后排高于前排,減少前排觀眾對聲音的阻擋。
其次,制造一套明朝版音響系統。
書場中央向四周輻射十六根薄壁青銅管,延伸至聽眾區上方。
銅管末端分叉為多個可調方向的牽牛花狀青銅喇叭口。
書場中央區域下方,埋設了八個陶制大甕,甕口朝向銅管根部。
甕內懸掛銅片,增強高頻反射,且甕體半埋于濕沙層中保持恒溫,穩定聲波傳導。
在墻面上安裝許多可調節的松木共振板,可通過移動配重塊,改變共振頻率。
蔣瓛雙目圓睜,驚愕地看著陸瀾,腦海一團漿糊。
陸瀾心中暗笑,這么多現代專業名詞,這古人聽得懂才怪!
好一會,蔣瓛方定下神,他吞了口唾沫,問道:
“正值炎夏,為何書場如此清涼?”
陸瀾只得耐心解釋:
建造說書場時,其地下和墻壁都安裝了通風管道。
說書場旁邊的房屋,深挖了八口水井,并以硝石,制造了不少冰塊。
這些冰塊和涼水,會在密閉的屋子里,散發冰涼的空氣。
晚上,利用風車系統,將這些冷空氣通過管道吹進書場內。
蔣瓛震驚道:“陸指揮使,你會制造冰塊?”
陸瀾道:“這有何難?”
這對現代人不是難事,會點化學知識便會。
見蔣瓛驚訝且不相信的神情,他接著說道:“都指揮使,你大可帶人去書場檢查。”
蔣瓛心中驚駭不已,難怪太子對此人青睞有加,果真博學多才。
如今連皇上對此人,也態度不明。
他不敢得罪。
遂抱拳道:“本將定會查個明白。陸指揮使,告辭!”
......
皇宮,謹身殿。
朱標呆坐殿中,焦急等待。
剛才,他收到陸瀾因抗旨被下獄的消息,大吃一驚。
昨日,他已派人通知兵部,待其與皇上商議之后,才確定陸瀾是否到兵部報到。
豈料,今日父皇竟以抗旨罪名,將陸瀾下獄。
常升、李景隆及朱同等人,紛紛勸說他營救陸瀾。
朱標卻猶豫不決。
父皇專橫獨斷,定下陸瀾抗旨大罪,恐難以勸說。
而且,藍玉毀關之事,他還要找父皇求情。
接連兩件事都要父皇改變主意,難度太大。
凡事都要分清輕重,有所取舍。
朱同勸道:“昨日,我等為藍大將軍之事,驚惶不已,直至常弟帶來陸瀾之話,我等方稍為安心,并確定應對之策。”
“遇事不決,可問春風。太子,陸瀾就是您的春風!”
朱同此言,頓時讓朱標有了決斷,馬上進宮求見父皇。
太監領他在謹身殿等候。
苦等了大半時辰,朱元璋才姍姍而來。
朱標一見父皇,便迫不及待為陸瀾求情,表明是自己讓陸瀾暫且別去兵部報到,且已知會兵部。
朱元璋神情嚴肅。
此中緣由,昨晚解縉已奏報,今日他權衡再三,決定將陸瀾下獄。
目的有二:
其一,借機警告太子,教育太子。
近來,太子屢屢頂撞,令他大為惱火。
太子越維護陸瀾,他定要將其處置,以警示太子,天下還是他老朱說了算。
太子過于仁厚,他便是要教育太子,為君者,不可有私人感情,不可意氣用事。
其二,挫挫陸瀾的銳氣,令其認清事實,不可行差踏錯。
陸瀾身份特殊,是李善長的孫女婿,前來京師,動機不明。
盡管解縉說了陸瀾前來京師的目的,但他始終將信將疑。
他雖欣賞陸瀾的才能,卻不打算留在京師重用,而是外放山東,慢慢考察。
如果陸瀾有才,且無不良動機,那以后太子登基后,一紙調令,便能回京效力。
朱元璋橫了朱標一眼,冷冷道:“陸瀾抗旨,事實確鑿!”
朱標急得額頭冒汗,再三解釋,并跪下為陸瀾求情。
“夠了!”
朱元璋惱怒打斷了他,隨即細數朱標近來的過錯。
朱標伏在地上,渾身顫抖。
最后,朱元璋直接說出將陸瀾下獄的原因。
聽到父皇只是為了教育他和警示陸瀾,朱標這才松了口氣。
抗旨是大罪,若父皇殺了陸瀾,他也無能為力。
他此次前來勸諫,就是想保住陸瀾的性命。
至于陸瀾是留在京師還是外放山東,已不在他的考慮范圍了。
留得青山在。
正如父皇所說,陸瀾尚且年輕,外放歷練,將來更有發展。
他恭敬道:“兒臣受教了。父皇目光長遠,非兒臣所能及。”
朱元璋示意他起身,道:“標兒,你自幼便受良好教育,朕就是要將你培養成一名杰出的皇帝。此道漫長,你尚要勤加努力!”
朱標行禮稱是。
隨后,他問道:“父皇,那陸瀾要關押多久?”
“且關押十日八日,讓其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