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知己知彼,自可對癥下藥

是夜,陸瀾說書既畢,信步往雅間而去。

行至回廊,卻被一青年攔住去路。

那人書生打扮,頭戴方巾,一襲青色長袍,拱手道:“新科進士解縉,請陸公子到雅間一敘,如何?”

陸瀾一怔,解縉?

他就是《永樂大典》的總編撰、永樂朝內閣首輔解縉?

陸瀾抬眸細看,解縉年約二十,眉清目秀,溫文爾雅。

解縉年少得志,自視甚高,心中對陸瀾這個紈绔頗為鄙視,故而神色冷傲,語氣卻帶著官腔。

他也在打量著陸瀾,心中更為不屑。

此人身為侯府嫡系,竟不為皇上效力,甘愿做一低賤說書人,這紈绔,莫不是腦子被驢踢了?

自己堂堂進士,本不應與此等低賤說書人為伍,然而,眼前這人身份特殊,自己又身負皇上之命,唯有勉為其難。

陸瀾收回目光,回禮道:“原來是解庶吉士,久仰!在下只是一名說書人,解庶吉士吩咐即可。”

他對這個當世才子,內心頗為尊敬,因此語氣謙遜。

解縉眼角一揚,冷聲道:“非也!公子乃定遠侯嫡孫,身份尊貴,豈是那低賤的說書人可比!公子,兌甲號雅間,請吧。”

陸瀾心中一動,兌甲號雅間?

他憶起那晚感受的殺意,就是出自此雅間。

事后,他曾派人去徹查當晚在兌甲號雅間聽書客人的身份,但一無所獲。

此雅間自五月初九起,便被刑部賈侍郎長期訂下,他曾試圖去雅間拜會,卻吃了閉門羹。

他又派人暗中觀察進出此雅間之客,見一年輕書生每晚必至,另有一長者與一中年人也常來。

老者年約六旬,頭發花白,中年人一臉絡腮胡子。

年輕書生獨自在雅間聽書時,門外無人看守。

若另兩人入內,門外便有八名大漢看守,禁止任何人靠近,極為神秘。

如今看來,這年輕書生必是解縉,可另兩人又是誰?

今晚,這雅間的客人竟主動相邀?

也罷,正好趁機探探這雅間客人的情況。

況且,解縉中進士后,屢獻良策,深得朱元璋青睞,且為人書生意氣,重情重義,若能與之結為好友,日后必有裨益。

最為重要的,可探聽到朱元璋最新的思想動態。

這對于以后的謀劃,極有幫助。

陸瀾笑道:“恭敬不如從命,解庶吉士,請。”

兩人一前一后,步入兌甲號雅間。

陸瀾見雅間門外無人看守,心中便涼了半截,入得雅間,果然不見他人。

兩人落座。

陸瀾問道:“解庶吉士常來聽書?”

“正是。”

“解庶吉士甚有雅意,竟獨自在此雅間聽書?”

解縉言辭含糊,稱有時亦有好友前來。

隨后,他轉換話題,說道:“今晚聽劉玄德三顧草廬的故事,著實精彩。

本進士自幼熟讀史書,對《三國志》愛不釋手,長大后每讀《出師表》,皆熱血沸騰,不禁高呼‘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陸瀾微笑點頭,心中暗忖,又一個“諸葛亮粉”。

確實如此,歷經千余年官方與民間推崇,諸葛亮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尤受讀書人敬重。

解縉接著道:“丞相于隆中草廬,便提出《隆中對》,實乃高瞻遠矚,其先三分天下,再一統全國之戰略構想,堪稱完美,令后人驚嘆不已。”

陸瀾看著解縉意氣風發的樣子,心中暗自盤算。

此人才華橫溢,眼中傲氣似與生俱來,極難與人深交。

自己唯有打破他在知識上的認知,令他折服,方能交心。

“解庶吉士眼光獨到。只是,稱《隆中對》完美,并不準確,因其存在三大缺陷!”

解縉聞言,滿臉驚愕,不禁追問道:“竟有此事?愿聞其詳。”

他熟讀《三國志》和《資治通鑒》,從來不知竟有如此說法。

陸瀾胸有成竹,《隆中對》之缺陷,乃《三國演義》廣泛流傳后,后人才總結分析得出。

此時,《隆中對》之事,記載于《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千余年來,讀書人對諸葛亮崇敬有加,自是不會去思量其中缺陷。

“其一,荊州乃四戰之地,難守難攻。”

解縉略加思索,緩緩點頭。

三國時期,荊州位于中原與江東、巴蜀之間,坐擁南陽盆地和漢江盆地,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其二,劉備過于仁義,屢失良機。”

解縉聞言,一臉錯愕。

仁義向來備受儒家推崇,豈會過于仁義?

陸瀾解釋道:“當初,劉表臨終之際,欲將荊州托付于劉備,然劉備以仁義自居,卻不懂‘棄小義而滅大恨’之理。后來再從曹操與孫權兩大勢力間爭奪,難如登天。”

解縉臉上露出不以為然之色。

他自幼接受傳統儒家教育,以“仁”為核心,自是不同意陸瀾觀點。

陸瀾一直留意著他的神色,心中暗嘆,此人雖才華出眾,卻性格狂傲,不懂政治,難怪日后下場凄慘。

“其三,荊州、益州兩地相距甚遠,溝通不便,實不該分兵北伐。”

解縉思索良久,臉色漸趨凝重。

他博學多才,亦讀過不少兵書,對軍事有所了解。

彼時,曹操兵強馬壯,而劉備兵微將寡,劉備卻在漢中和襄陽兩線開戰,確實不妥。

倘若,劉備調集益州大半主力,從東三郡東出,與關羽合兵,進攻襄陽,結果又會如何?

二人就此展開討論。

說著說著,解縉心中愈發吃驚,臉上不由自主露出驚嘆之色。

這個紈绔,竟對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皆有極深造詣。

諸多觀點,解縉聞所未聞,大有茅塞頓開之感。

瞧著解縉神色,陸瀾心中暗自得意。

自己早知解縉優缺點,又憑借現代知識,自然讓解縉耳目一新。

知己知彼,自可對癥下藥。

隨著討論深入,解縉屢屢落于下風。

解縉心中既驚訝又不服氣,自己堂堂才子、新科進士,怎會輸給一個紈绔子弟?

他自知在三國之事不如陸瀾熟悉,便欲在自己擅長領域,壓陸瀾一頭。

絕不能輸給這個紈绔!

他遂將話題引向時政,道出自己向當今皇上進獻之策略。

陸瀾心中暗笑,這不是解縉獻給朱元璋的《太平十策》嗎?

解縉以為此策極為機密,唯有他與朱元璋知曉,卻不知自己來自后世,早已熟知其中內容。

于是,陸瀾結合當時社會環境,以現代知識,對解縉之井田均田之法、合并郡縣、改革官名、教育制度、選拔官員、改革教育體系、簡化行政流程、減輕賦稅、重視農業、軍事等十項獻策,逐一修正補充。

陸瀾每點評一項獻策,解縉既驚奇又失落。

聽著聽著,他臉色漲紅,瞳孔微縮,嘴巴大張。

自以為這是自己深思熟慮之策略,卻被陸瀾輕易指出不足并加以改進。

其才華與應變能力,令他震驚不已。

心中不禁暗暗折服。

此人滿腹經綸,才氣驚人,哪是什么紈绔子弟!

他想起皇上交代之事,命其弄清此人開設說書場的真正目的。

皇上目光如炬,此人果然大有問題。

心中頓生好勝之心,自己才是人中翹楚!

定要深入了解陸瀾,而后將其擊敗。

念及此處,解縉看向陸瀾。

他心中突然冒出一個想法。

陸瀾見他欲言又止,問道:“解庶吉士,有話直說無妨。”

解縉剛恢復如常的臉色,又泛起微紅,遲疑道:“我有個不情之請。你我年紀相仿,不如以兄弟相稱,如何?”

陸瀾心里暗暗驚奇,此人自幼被稱為“神童”,眼高于頂,今日竟然要與自己兄弟相稱?

轉念一想,心下釋然。

自己與太子朱標、曹國公李景隆等人,在雅間內都能以兄弟相稱,何況是一個新科進士?

遂拱手道:“恭敬不如從命。”

解縉笑道:“甚好,我年方十九,不知兄弟貴庚?”

陸瀾行禮道:“解兄在上,小弟年方十八。”

二人相視而笑。

解縉道:“賢弟如此有才,世人竟稱你為紈绔?不行!為兄定要向皇上舉薦賢弟為官!”

他洋洋自得,以為陸瀾定會感激涕零。

豈料,陸瀾連連擺手:“不可,絕不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远县| 旬阳县| 丹寨县| 九龙县| 盐亭县| 顺平县| 土默特左旗| 镇远县| 丰镇市| 哈巴河县| 阿克| 汶川县| 右玉县| 新余市| 克拉玛依市| 化隆| 绥滨县| 孝感市| 诏安县| 旌德县| 高邑县| 即墨市| 金沙县| 宁晋县| 沁水县| 新田县| 曲靖市| 宜兰县| 定州市| 曲水县| 安福县| 连江县| 铁力市| 昌吉市| 仙居县| 额济纳旗| 土默特左旗| 瑞昌市| 磐石市| 昌邑市| 台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