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仙樓的梅字號雅間,熏著上好的沉水香。
裴照野立在窗前,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袖中金簪。酉時已過一刻,沈昭臨仍未現身。窗外暮色漸沉,秦淮河上畫舫如織,絲竹聲飄蕩在水面上,恍如隔世。
“公子久等了。“
門簾掀起,沈昭臨一身素袍走進來,發髻只用根木簪綰著,腰間卻佩著那把龍泉劍。兩年零九個月不見,她眉目愈發凌厲,右頰添了道寸許長的疤,襯得整個人如出鞘的刀。
“將軍。“裴照野躬身行禮,喉頭發緊。
沈昭臨徑直走到案前坐下,劍鞘磕在桌沿,發出清脆的響:“聽說你中了舉人?“
“二甲第十七名。“裴照野在她對面跪坐,“多虧將軍...“
“與我何干?“沈昭臨打斷他,自顧自斟了杯酒,“你憑本事中的舉。“
酒是陳年花雕,琥珀色的液體在杯中蕩漾。裴照野注意到她斟酒的手——虎口處結著厚繭,指節有幾處凍傷的痕跡。北疆苦寒,她這兩年多,過得不易。
“看什么?“沈昭臨敏銳地抬眼。
裴照野垂眸:“將軍手上的傷...“
“小傷。“沈昭臨一飲而盡,“比不得裴舉人考場咳血。“
裴照野指尖一顫。她果然知道...那日貢院外焚香,真是為他?
“聽說你拜在謝韞門下?“沈昭臨又斟了一杯,“那老狐貍最恨商賈,怎會收你?“
“學生...“裴照野苦笑,“跪了七日,淋了三場雨。“
沈昭臨酒杯一頓:“就為改個出身?“
“為...“裴照野抬頭,直視她的眼睛,“配得上一個人。“
燭火噼啪作響。沈昭臨盯著他看了許久,突然嗤笑一聲:“傻子。“她將酒杯重重擱在案上,“你以為換個身份,那些眼高于頂的世家就會高看你一眼?“
裴照野不答,只是從袖中取出金簪,輕輕推到她面前:“將軍當年贈簪,可曾想過...有朝一日我會典當它?“
簪頭的紅寶石在燈下泛著血一般的光澤。沈昭臨盯著那個“贖“字,眉頭微蹙:“你去過榮寶齋了?“
“去了。“裴照野聲音發澀,“就在...家母被拍賣的地方。“
沈昭臨瞳孔驟縮。她顯然不知道這層關聯,手指無意識地攥緊了劍柄:“我...“
“將軍不必解釋。“裴照野將金簪又往前推了推,“學生今日來,是想物歸原主。“
“什么意思?“
“學生一介寒士,用不著這等貴重物件。“裴照野微笑,“更何況...“他指了指簪頭的“贖“字,“學生已經...自我贖買了。“
沈昭臨突然抄起金簪,在裴照野反應過來前,猛地折為兩截!
“你!“裴照野驚呼。
“既不要,毀了便是。“沈昭臨將斷簪扔回桌上,紅寶石從簪頭脫落,骨碌碌滾到裴照野手邊。
裴照野拾起寶石,卻發現底部有個極小的凹槽——里面藏著張薄如蟬翼的紙。他震驚地看向沈昭臨,后者卻一臉平靜:“終于發現了?“
“這是...“
“北疆三十八營的布防圖。“沈昭臨壓低聲音,“我離京前畫的,本想托人帶給你,正巧趕上你中秀才...“
裴照野展開紙條,上面用朱砂勾勒著山川地形,各處關隘駐軍數量一目了然。這樣機密的東西,她竟藏在送他的金簪里?
“為何給我?“
“若我戰死...“沈昭臨輕描淡寫,“總得有人知道如何接手北疆防務。“
裴照野胸口如遭重擊。他猛地站起,又因腿傷踉蹌了一下:“將軍慎言!“
“怕什么?“沈昭臨冷笑,“你我之間,早該坦率些。“
窗外突然傳來嘈雜聲。裴照野警覺地合上紙條,卻見沈昭臨已經按劍而起:“禁軍的腳步聲。“她迅速推開后窗,“走。“
“一起走。“裴照野抓住她手腕。
沈昭臨甩開他:“他們是沖我來的。“她將斷簪塞回他手中,“藏好。若我三日內不派人來取,就燒了。“
樓下傳來甲胄碰撞聲。裴照野還想說什么,沈昭臨已經一把將他推出窗外:“記住,無論聽到什么消息...別插手!“
裴照野跌進后巷的稻草堆,眼睜睜看著窗戶關上。他攥緊斷簪和布防圖,耳邊回蕩著沈昭臨最后那句話——別插手?什么意思?
巷口傳來整齊的腳步聲。裴照野咬牙爬起,一瘸一拐地鉆進暗處。剛拐過街角,醉仙樓方向就傳來一聲厲喝:
“沈昭臨!奉太子諭,爾私調邊軍圖謀不軌,即刻拿下!“
太子?!裴照野心頭劇震。沈昭臨何時得罪了東宮?他下意識想折返,卻想起她嚴厲的警告,只得咬牙繼續前行。
雨突然下了起來。裴照野在雨中狂奔,斷簪的尖銳處刺入掌心,鮮血混著雨水滴在青石板上。轉過三條街,他撞進謝府偏門,渾身濕透地跪在謝韞面前。
“相爺!沈將軍被太子的人帶走了!“
謝韞正在練字,聞言筆鋒都不曾停頓:“知道了。“
“學生求相爺...“
“求我什么?“謝韞擱下筆,“救她?你以為她需要人救?“
裴照野怔住。
“沈昭臨是什么人?“謝韞冷笑,“北疆殺神,玉面羅剎。太子那幾個草包親兵,奈何不了她。“
“可...“
“倒是你,“謝韞突然話鋒一轉,“可知為何太子突然發難?“
裴照野搖頭。
“因為你的策論。“謝韞從案頭取出一卷文書,“《論商賈之弊》被陛下看中,今早在朝堂上當眾宣讀。其中'鹽鐵專營之害'一節,恰好戳中太子黨貪污軍餉的痛處。“
裴照野瞪大眼睛。他的考卷怎會...
“太子奈何不了陛下,還動不得你恩師么?“謝韞將文書扔給他,“沈昭臨這是替你擋了一劫。“
雨水從裴照野發梢滴落,在文書上暈開一片。他低頭看去,是自己策論的抄本,朱筆圈出的幾段確實直指鹽鐵專營中的貪腐。
“學生...不知會連累將軍。“
“現在知道了?“謝韞突然拍案,“記住,朝堂比戰場兇險百倍!在這里,一句話就能要人命!“
裴照野攥緊文書:“學生...該怎么做?“
“等。“謝韞重新提筆,“等沈昭臨的消息,等太子的下一步,等...“他意味深長地頓了頓,“老帝駕崩。“
裴照野倒吸一口涼氣。當朝陛下雖年邁,卻從未傳出病訊。謝韞此言,幾乎是大逆不道!
“相爺...“
“去吧。“謝韞揮揮手,“把濕衣裳換了,別辜負沈將軍一片苦心。“
裴照野躬身退出,卻在門口被謝韞叫住:“那金簪...收好了。說不定哪天,能救你的命。“
裴照野心頭一跳。謝韞怎知金簪的事?他低頭稱是,退出書房。廊下,小童遞來干爽衣物,低聲道:“公子,沈將軍的親兵剛才來過...“
裴照野一把抓住小童:“人呢?“
“留下這個就走了。“小童遞上封信,“說務必親手交給您。“
信很短,只有八個字:
「簪斷人安,靜候佳音。」
字跡潦草,像是匆忙寫就。裴照野將信紙貼近鼻尖,聞到極淡的血腥味——沈昭臨受傷了?還是...寫信的人受傷了?
“送信的人還說了什么?“
小童搖頭:“只說讓您別擔心,三日內必有消息。“
三日...裴照野望向窗外的雨幕。醉仙樓里,沈昭臨說“若我三日內不派人來取,就燒了“。她早料到自己會被羈押?
雨越下越大。裴照野回到客房,將斷簪和布防圖藏入貼身的荷包。荷包里還有半片干枯的梅花,是沈昭臨去年托人從北疆帶來的。他摩挲著花瓣,突然想起什么,從行囊深處取出個木匣。
匣中是那封血書——「愿以身代」。
“阿昭...“裴照野輕撫字跡,“這次...換我替你。“
窗外驚雷炸響,照亮了他蒼白的臉。
三日后,暴雨初歇。
裴照野一夜未眠,天不亮就守在謝府大門前。小童說沈昭臨的親兵會在今日來送消息,他生怕錯過。
辰時三刻,一匹快馬疾馳而來。馬上的不是趙銳,而是個陌生少年,滿臉風塵仆仆。
“裴公子?“少年滾鞍下馬,“將軍讓我送這個來。“
他遞上個小包袱,入手沉甸甸的。裴照野解開一看,是把精致的匕首,鞘上纏著紅繩——是沈昭臨隨身佩戴的短刃!
“將軍人呢?“
“今早出城了。“少年壓低聲音,“太子放的人,但勒令即刻返回北疆,不得耽擱。“
裴照野握緊匕首:“她...可有受傷?“
少年猶豫片刻:“左肩中了一箭,不礙事。“他看了看天色,“將軍還說...讓您專心備考,別再...“
“別再什么?“
“別再為她涉險。“少年翻身上馬,“屬下告退!“
馬蹄聲遠去,裴照野仍立在原地,匕首的寒意透過布料滲入掌心。沈昭臨脫險了,卻連面都不肯見,只送來這把匕首...是什么意思?
“看夠了?“謝韞的聲音突然在身后響起。
裴照野轉身行禮:“相爺。“
謝韞盯著他手中的匕首:“知道沈昭臨為何能全身而退嗎?“
裴照野搖頭。
“因為她今早派人給太子送了份大禮。“謝韞冷笑,“北狄左賢王的頭顱。“
裴照野倒吸一口涼氣。左賢王是太子的秘密盟友,沈昭臨殺了他,等于斷了太子一條財路。難怪...
“匕首是信物。“謝韞轉身回府,“意思是...她的人情還清了。“
裴照野胸口發悶。沈昭臨是在劃清界限?因為太子?因為他的出身?還是...
他低頭看向匕首,突然發現紅繩下纏著張小紙條。展開一看,上面只有兩個字:
「春闈。」
字跡工整,不似沈昭臨平日的潦草。裴照野卻如獲至寶,將紙條緊緊貼在胸口。這不是訣別,是期許——她要他專心春闈,要他金榜題名,要他...
配得上她。
“學生明白了。“裴照野對著北方深深一揖,“定不負將軍所望。“
晨光中,他腰背挺得筆直,如雪后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