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縣白溝河工地。
陳平安結束了一天的吹逼,本打算歪在地上好好休息會兒,卻不料黃老四顛顛的湊了過來。
“陳哥,你昨天說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納糧,我沒聽明白,你能給我再講講么?”
“這東西很難?”
“不難,我只是想問問,若是官紳一體納糧,是不是藩王的封地也得納糧?”
“當然!”
“大明之患就在藩王!”
“先不說七王之亂,八王之亂之類的。單說大明藩王的無限繁殖,就能將大明給整崩潰了!”
“藩王的無限繁殖?”
“是啊!”
“皇帝生親王,親王生郡王,郡王生鎮國將軍……”
“子子孫孫,不出二十代就能將大明壓垮!”
朱棣聽了這話非常不以為然,心想大明自打父皇建立,現在總共才幾個藩王。就算二十代,又能有多少人?
“陳哥,你這有點危言聳聽了吧?”
“危言聳聽?”
“我給你出道題,你算算就知道咋回事了!”
陳平安當即在地上畫了一個棋盤,然后讓黃老四往棋盤里放入石塊。
“第一格放一個,第二格放兩個,第三格放四個,第四格放八個,以此類推……”
“你算算放到最后一格是多少個石子?”
朱棣一開始覺得這游戲很簡單,可當他放到第十格的時候就發現石子不夠用了,然后他開始用數字代替石子。當他寫到第十八格時,整個人都震驚了。
二十六萬兩千一百四十四?
這要是全都寫完,不得是天文數字呀!
“陳哥,我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說,大明子子孫孫傳承下去,將會繁衍成一個非常夸張的數字。到時候,大明的財政就再也支撐不住了!”
陳平安聞言微微一笑,心想這孩子也不算太傻么。
“是這個道理!”
“這回你知道我為啥說官紳一體納糧了吧?”
“否則藩王越來越多,藩王占據的土地越來越多,到時候大明朝廷找誰收稅?”
“還有官員體系……”
“現在國朝對官員的免稅額度定的非常嚴格,但不出三代這個免稅額度就會翻倍,大明再傳承百年左右,官員的免稅額度就能近乎于無限。”
“屆時官員、藩王兩座大山壓在大明百姓身上,你認為大明百姓還能活得下去?”
“這這這……”
朱棣聽到這話直接就慌了,趕忙詢問陳平安計策。
只是陳平安吹吹牛逼還行,讓他給解決辦法,屬實有點難為他了。
再者說,他現在就是一正在服徭役的苦逼老百姓,吃飽了撐的替他們老朱家操心?
“黃老四,你可少操點心,還是想想今天晚上吃啥吧!”
朱棣一聽到“吃”,眼睛頓時一亮。
“陳哥,晚上我請你吃雞!”
“行啊!”
“你給我說說解決辦法唄?”
“解決啥?”
“解決大明宗室泛濫的問題!”
“切……”
陳平安直接將臉轉向一側,決定不再搭理這個傻鳥。
然而,正在他休息之時,負責白溝河路段的喬三走了過來,對著躺在地上的一眾民夫拳打腳踢。
“都給咱起來!”
“一群懶鬼,今天的活干完了嗎,你們就躺地上睡覺!”
陳平安聽到鬧吵吵的動靜,趕忙坐起身看過去,只見喬老三拿著根皮鞭,正在抽打他槐花里的鄉親。
陳平安見到此情景再也忍不住了,當即起身搶過喬老三手里的皮鞭。
“喬老三,你給我住手!”
“喲……是陳哥呀!”
“陳哥莫怪,咱也是受了上峰的命令,讓咱們連夜將溝渠往東挖挖!”
“往東?”
陳平安聞言從懷里掏出一張圖紙,然后皺著眉頭道。
“不對呀!”
“往年疏浚溝渠沒有那段!”
喬老三聞言朝著陳平安眨了眨眼。
“咱也知道沒這段,但主簿老爺發話了,非要讓咱們往東再挖三百丈……”
“三百丈?”
陳平安伸出大拇指朝著東邊比劃一下,臉色立馬黑了下來。
“喬老三,你睜開你的狗眼看看,東邊可是坡地,想要把渠水引過去,我們這些人干兩月也不見得能完事!”
“陳哥……您別沖我生氣呀,我也是奉命行事……”
“奉命?”
“哼哼!”
“別以為我啥都不懂,是不是你們主簿收何員外家錢了,這才讓我們往東邊修?”
喬三聞言尷尬的笑了笑,事實上何止是主簿收錢了,他們這些監工也收了錢。
“陳平安,咱跟你好說好商量的說不通是吧?”
“主簿老爺可說了,你們要是不修,就將你們全都抓到大牢!”
陳平安一聽這話當場被氣笑了。
“你抓一個試試?”
“你……”
“弟兄們,將陳平安給我拿下!”
喬老三這話剛出口,整個工地上的人都停了下來,然后慢慢的聚攏到陳平安周圍。
他們不僅是陳平安槐花里的鄉親,這些天更是受他照顧,每天都能吃上兩只雞。
現在見官差要抓陳平安,這些鄉親才不管你什么官不官,他們只知道一條,那就是誰都不能傷害陳平安。
喬老三見到這種場景也有點打怵,若是激起民變,他一個小小的差役可扛不住。
“你……你們可是要造反!”
“哼!”
“若是你敢逼迫我們給何員外家修渠,我們可就真要造這個反了!”
“鄉親們!”
“咱們種地當差,本是天經地義。但咱們給管家修渠也就罷了,現在官府要讓咱們給何員外家修渠,這明顯屬于公器私用,這是觸犯國法的,你們答不答應?”
“不答應!”
陳平安本就是槐花里的先生,且很多民夫家的子女都在陳平安那兒讀書,他們對陳平安本就有一種盲目的信任。
現在陳平安說官府公器私用,利用他們給私人修渠,他們當然不樂意。
“既然諸位鄉親不答應,咱們就將官差給綁了,綁到衙門去說理!”
“這……”
眾人聽到這話當場陷入一陣遲疑,讓他們跟著喊兩嗓子還行,讓他們抓官差屬實有點為難了。
“鄉親們!”
“咱們朱皇帝早就下過命令,說是凡有官差欺壓百姓,百姓可將官差綁了送到京城,讓他老人家給咱們評理!”
“啊?”
“咱們朱皇帝還說過這話?”
“說過!”
“嗨!”
“既然咱朱皇帝說過這話,那咱還怕個逑!”
“鄉親們,將這個官差綁了!”
眾人一哄而上,當場將官差綁了個結結實實,然后拖著官差就要去縣衙告狀。
朱棣看到此情此景整個人都蒙了。
我爹說過這話?
事實上陳平安也不知道朱皇帝此時說沒說過這話,畢竟現在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還沒爆發,并不確定這話是在三大案之前還是之后。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朱皇帝肯定說過這話!就算他現在沒這么說,但他也肯定是這么想的!
陳平安一行人剛走了半里地,就看到主簿田方騎著高頭大馬走過來。田方見眾人綁著官差,又看到官差不住的向自己求救,當場對他們大喝。
“主簿大人救命呀!”
“放肆!”
“誰讓爾等綁縛官差的,爾等可是要造反?”
“你就是主簿?”
“是!”
“讓往東修三百丈的也是你?”
“是!”
“鄉親們,將這個狗官綁了!”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