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不合常理的老黃!
- 我的鄰居朱元璋
- 火紅的雞樅
- 2274字
- 2025-05-02 21:16:37
老朱聽到這話一愣,好一會兒才意識到自己就是那個朱皇帝。
這讓他非常奇怪,聽這小崽子之前對自己的評價挺高呀,現在咋又這么說自己?
“陳平安!”
“啊?”
“咱想問一句,咱朱皇帝是刨你家祖墳,還是殺你全家了?”
“沒有啊!”
“那你為啥說大明沒有朱皇帝會更好?”
“這個呀……”
陳平安對朱元璋的感情非常復雜,或者說每一個后世華夏人都對朱元璋的感情非常復雜。
因為大明興于他,但也亡于他。
若是沒有他制定的一系列國策,大明恐怕將不復存在。但若是沒有他制定的一系列國策,大明也不會積重難返,從而滅亡。
比如說藩王制度、海禁制度、衛所制度、財政制度等等。
因為朱元璋是開國皇帝,因此他制定的藩王制度可以代代傳承,最后形成壓垮大明財政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為他制定的衛所制度,將士兵牢牢綁定在衛所中,致使大明后期衛所軍戶逃亡嚴重,即使沒逃亡的軍戶也缺乏訓練,最后淪為軍官的農奴。
因為他制定的海禁制度,致使大明的商船被禁錮于內河,從而喪失了瓜分世界的大航海事業。
因為他所創立千瘡百孔的財政制度,導致大明疆域雖大,卻無遼餉可征。
可以說,大明的敗亡在朱元璋建國之時就已經確立!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朱元璋,也得怪后世之君不作為。但一個王朝的發展,很大程度都要靠開國之君來確立。若是開國之君都做不到的事,后世之君幾乎很難更改。
朱棣試圖更改過,他不僅開放海禁,甚至還組織龐大的船隊下西洋。
然而結果呢?
朱棣一死,朱高熾這個小胖砸就廢了下西洋活動,并且將一應海圖、造船資料付諸一炬。
因此,陳平安有充足的理由怪朱元璋,怪他改革的不徹底,怪他改革的不深入,更怪他沒有給后世留下足夠的斡旋空間!
當然,陳平安最怪朱元璋的還是他沒能給大明選一個合格的繼承人,讓大明成為有史以來唯一一個藩王造反成功的封建王朝!
雖然陳平安心中對朱元璋有著頗多怨念,但他又該對何人訴說?
對老黃頭么?
算了吧!
這個老黃頭是朱皇帝的鐵粉,自己在他面前說朱皇帝壞話,再給這老頭氣出個好歹就得不償失了。
“黃大叔,我說錯了,朱皇帝很好很好……非常好!”
“哼!”
老朱聞言冷哼一聲,他才不信陳平安的話呢。只是這家伙不愿意說,他又不能強迫人家。
兩人很快就到了王里正家,此時王里正已經將豬給趕了回來,正對著大肥豬研究從哪兒下刀。
因此,當他看到老黃頭走過來時,趕忙招呼道。
“黃老哥,你來看看這口豬咋樣,夠不夠肥!”
老朱聞言立馬扔掉陳平安,顛顛的跑上前,對著地上的大肥豬上下其手。一會兒捏捏脖子,一會兒拍拍屁股,待到做完全部檢查,這才朝著王里正豎起大拇指。
“這口豬不錯,少說也得三指的膘!”
王里正聽得這話當場笑的見眉不見眼。
“黃老哥行家,一眼就看出三指膘啦,哈哈哈!”
“來幾個后生,聽你們黃大叔的吩咐,他說讓咋整你們就咋整!”
“好嘞!”
老朱見王里正將殺豬的活計交給自己,當即對著一群年輕后生開始發號施令。
“你們四個過來,將豬給按倒!”
“好嘞!”
“你……找幾根麻繩,將豬的四蹄攢上……”
“黃大叔瞧好吧!”
老朱見豬被綁好,又命人將豬抬到一口八仙桌上,桌子后腿用兩塊磚頭墊起,形成一個前低后高的緩坡。
“老王,趕緊找個木盆!”
“黃老哥,找木盆干啥?”
“還能干啥,當然是接豬血啦!”
“這么好的豬血,你舍得浪費?”
“哦哦哦……”
王里正趕忙從婆娘手里接過木盆,然后放到大肥豬腦袋底下。老朱見木盆的位置有點偏,當即用腳踢了踢,先將木盆踢到一邊。然后從腰間抽出一把剔骨刀,對著肥豬的脖子刮了刮,將即將下刀位置的豬毛剃下,免得一會兒下刀的時候豬毛掉到豬血里。
老朱在完成這一切后,輕輕安撫肥豬幾下,然后猛地捅下去,手腕使勁的一擰。
當老朱的剔骨刀抽出來后,一股強勁的血流沖出,筆直的流入下方的木盆當中。與此同時,肥豬的嘶吼聲也漸漸平息,最后化為粗重的喘息。
直至肥豬徹底沒了聲音,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婦這才驚恐的睜開眼,滿眼貪婪的看著八仙桌上的大肥豬流口水。
雖然槐花里算是遠近比較富裕的村子,但一年也不見得殺一口豬。
今天這口兩百斤的大肥豬,足夠他們全村人吃一頓大肉啦!
殺豬可不是只捅一刀就完事,還要燒水燙豬毛,清理豬大腸等一系列后續。
只是后續的事情,老朱支使村里的小年輕就能干了,很多活根本不用他親自動手。
老朱支使眾人之時,看到陳平安饒有興致的看向自己,當即朝著他擺了個惡狠狠的嘴臉。
“小子,再敢說朱皇帝的壞話,咱就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哼哼!”
陳平安自動忽略了老黃頭的威脅,只是滿臉好奇的打量老黃頭。
“老黃可以呀,你還真會殺豬呀!”
“當然!”
“咱當年在軍中,那可是殺豬小能手。死在我手里的豬,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哈哈哈!”
“是嗎?”
“敢問黃大叔,你在軍中何軍何職?”
老朱聞言不悅的哼了哼。
“滾!”
“少來套咱的話!”
陳平安對老黃頭還真挺好奇的,兒子在外地當官,他自己還從過軍,但又不是軍戶,那至少也得是個軍官。
只是這樣一個跟著朱皇帝打過江山的人,為啥要跑到他們這個窮鄉僻壤當農民呢?
這不合常理啊!
當然,老黃頭一家不合常理的事多了去了。
比如說他們家的伙食就很超標,誰家頓頓能吃上肉?
再有他那兩個孫子,明顯是受過系統性儒家教育的,對于四書五經的掌握程度比自己這個先生還強!
還有他家的大兒媳,說實話有點漂亮的不像話了……
有句話咋說的來著?
無權而多財,家貧而妻美,勢弱而早慧。
老黃頭一家怎么看也不像有權有勢人家,卻有這么個漂亮的不像話的兒媳婦,這不是給自家招禍么?
陳平安之所以甘心種地,就是因為“勢弱而早慧”這句話。
他可不想當方仲永,不想成為老朱治下的亡魂,更不想成為靖難之役被株連十族的倒霉鬼。
因此,他要蟄伏!
不過好長時間沒去看過恩師了,是時候去恩師那兒轉轉,偷點恩師的墨寶當傳家寶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