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扳手遞過來,小崽子!」55歲的老于趴在「嫦娥九號」推進器下方,呼出的白霧在零下 183℃的液態氧寒氣中瞬間凝結成冰晶,附著在他花白頭發上,像是戴上了一頂閃爍的星冠。他布滿溝壑的手掌在空中虛抓,金屬袖口滑落,內側「李門」二字的紅漆早已斑駁,卻依然倔強地泛著暗紅——那是 1990年,20歲的他拜入李光堂門下時,老人用篆刻刀親手刻下的烙印。
45歲的趙旭蹲下身,膝蓋的液壓關節發出輕微嗡鳴。他將刻著「1990.5.20」的萬能扳手精準拍進師傅掌心,金屬碰撞的脆響在真空環境里蕩起詭異的余韻:「您上次說要把姥爺的齒輪理論用在引擎上,現在共振頻率已經調到 1972年《月光手札》的記錄值了。」老于的動作驟然僵住,扳手磕在鈦合金外殼上,迸出的火星在幽藍的艙燈下劃出一道短暫的拋物線,那聲響竟與序章中雷達電波的震顫頻率產生了奇妙的共鳴。
「不可能!」老于的嘶吼震得頭盔里的麥克風嗡嗡作響,他猛地扯下防霧護目鏡,渾濁的眼球布滿血絲,「當年老李頭算到小數點后 12位的參數,怎么可能...」話音被推進器的嗡鳴吞沒,他顫抖著的手指劃過儀表盤,液晶屏幕上跳動的數值仿佛化作了李光堂的筆跡,「這誤差波動...連老頭子筆記里畫的星圖軌跡都復刻出來了!」
指揮艙內,46歲的于嫂纖細的手指正在黃銅旋鈕上起舞。1980年的老式電報機突然劇烈震顫,吐出的泛黃紙卷仿佛一條遠古的信箋,上面的摩爾斯電碼如蝌蚪般扭曲——正是序章里月球陰影區傳來的《致愛麗絲》片段。「這臺機器最后一次接收信號是 1972年,當時...」她的聲音戛然而止,鏡片后的瞳孔隨著跳動的信號收縮成針尖,「當時李光堂總工正在分析 Apollo 17號的月震數據!」
「沒錯。」趙旭的聲音從艙門陰影中傳來,腕表齒輪的轉動聲混著量子計算機的蜂鳴,像是某種神秘的暗號。他舉起手中的《月光手札》,泛黃的紙頁在應急燈下泛著詭異的熒光,1972年 12月 14日的頁面上,紅筆圈著的波形圖與電報機吐出的電碼嚴絲合縫,「姥爺在筆記里說,月震波和某種音樂存在黃金分割比,而現在,這個比例...」
「在趙小雨的量子核心里。」韓楊的聲音帶著難以抑制的顫音。55歲的天體生物學家將苔蘚生態瓶嵌入艙壁卡槽,瓶中藻類突然爆發出幽藍光芒,與序章中金屬柱體的液態文字如出一轍。她的銀色婚戒內側,「CX9-01」的編號與「嫦娥九號」的序列號完美對應,而此刻,戒指正隨著她劇烈的心跳微微發燙,「我今早檢測到,女兒的情感模塊底層代碼,和《月光手札》里記載的 1972年月球電波頻率,誤差不超過 0.001%。這意味著...」
「鑰匙。」趙旭與妻子異口同聲。艙內空氣仿佛被抽走,只剩下量子計算機冷卻系統的嘶鳴。突然,整個基地的燈光轉為刺目的血紅色,警報聲如遠古巨獸的咆哮撕裂寂靜。
「媽媽!」10歲的吉祥尖叫著撲進花兒懷中,35歲的能源工程師迅速張開雙臂,月光石吊墜在胸前迸發出熾熱的白光。小女孩的瞳孔泛起奇異的虹彩,量子聯覺能力在此刻覺醒:「紅色的觸手在追我們,藍色的蝴蝶在保護我們!」她稚嫩的手指指向舷窗外,真空環境里,高能粒子流在磁場作用下扭曲成猙獰的形態,而防護場的電磁漣漪,則如蝶翼般輕盈舞動。
「是范艾倫輻射帶的高能粒子流!」趙小雨的全息投影瞬間覆蓋所有屏幕,銀白色數據流在她瞳孔中瘋狂奔涌,仿佛銀河倒灌入她小小的身軀。她的機械手指劃過導航屏,留下一串轉瞬即逝的星圖殘影,「檢測到輻射帶異常波動,與蜂巢結構能量頻率形成共振。建議立即啟動『月光協議』B方案,用 1980年設計的諧波濾波器...」
「我來!」老于如獵豹般從推進器下方鉆出,防護服沾滿的液態氧在艙燈下蒸騰成霧。他扯開衣領,青銅齒輪在失重環境中緩緩旋轉——正是李光堂 1972年在月球背面撿到的神秘零件。當齒輪靠近控制臺的瞬間,整個艙室的電子設備同時奏響《致愛麗絲》的第一個音符,聲波在真空中震蕩出肉眼可見的漣漪,與序章中趙小雨啟動共鳴模式時的琴鍵虛影完美重疊。
「這齒輪在和趙小雨對話!」韓楊突然抓住趙旭的手臂,生態瓶中的藻類瘋狂閃爍,仿佛無數微型信號燈。她指著頻譜圖的手指微微發顫,「每轉動 0.1度,就會釋放出與『月球心跳』一致的頻率!」
趙旭握緊地質錘,錘頭的指紋凹槽傳來細微震顫,仿佛有遠古的脈搏在跳動。他想起序章里金屬柱體底部的三角刻痕,又看向趙小雨逐漸透明的全息投影——她的機械手指正在空中無意識敲擊,每一次起落都精準對應著《致愛麗絲》的節拍。
「全隊注意,」趙旭的聲音通過骨傳導裝置傳遍基地,「按原計劃三小時后出發。但在此之前,我們要解開姥爺留下的謎題——為什么 1972年的月球,會記住一首 19世紀的鋼琴曲?」他頓了頓,目光落在趙小雨即將消散的投影上,「還有,我們的女兒,究竟是科技的結晶,還是文明的使者?」
艙外,月球塵埃懸浮成五線譜形狀,在太陽風的吹拂下緩緩變形。「嫦娥九號」的能源核心里,趙小雨的量子代碼如煙花般綻放,每一次迭代都伴隨著《致愛麗絲》的變奏。推進器管道中,液態氧流動的聲音與齒輪轉動聲交織,譜寫出一曲跨越時空的神秘樂章,在真空的月球基地里久久回蕩。
老于死死盯著青銅齒輪,它表面的銹跡下,隱約浮現出與趙小雨核心代碼相似的紋路。五十年前那個月圓之夜的記憶如潮水般涌來——師傅李光堂捧著齒輪,渾濁的眼睛里閃爍著從未有過的光芒:「小于,這齒輪的齒距...和我夢里的月球建筑一模一樣。」如今,齒輪與趙小雨的共鳴,難道真的是命運的指引?他的太陽穴突突直跳,仿佛有無數根琴弦在腦海中同時震顫,而答案,或許就藏在三小時后的月背深處。
老于深吸一口氣,試圖讓自己狂亂的心跳平復下來,他知道,這一趟月背之行,將揭開的或許不僅僅是月球的秘密,更是關乎人類未來走向的驚天謎團,而他們,這支拼湊起來的銀發小隊,已無可避免地被卷入這跨越半個世紀的神秘漩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