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 愛新覺羅的故鄉

討論這個話題是復雜和困難的。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故鄉也就是出生地,攜帶著無數的兒時記憶,滿滿的溫情。而那些個開國皇帝就不同了,其誕生往往被描繪得神乎其神,先祖也要被追溯到數代以上。如劉邦,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先說他為“沛豐邑中陽里人”,接下來筆鋒一轉,寫其母在湖畔歇息時睡著了,夢中與蛟龍交合,并說為乃父親眼所見,后來就生下了劉邦。《漢書·高帝紀》中幾乎照抄:“是時雷電晦冥,父太公往視,則見交龍于上。已而有娠,遂產高祖。”[38]交龍也就是蛟龍,可班固卻像是有點兒故意,將原來的“蛟”字改為“交”,以增加場景的動感。這樣一來,若從其生父的龍族論列,漢高祖的故鄉可就成大問題了。

至于那些個出身于少數民族的開創帝業者,由于其生活具有更多的流動性,同時缺乏可靠的文字記載,也很難理清頭緒。哪里是努爾哈赤的故鄉?清朝的國姓“愛新覺羅”是怎樣一種來路?想說清楚也頗不容易。還是先看看清廷的權威記述,《清太祖實錄》卷首有一篇《滿洲源流》,寫道:

滿洲原起于長白山之東北布庫里山下一泊,名布兒湖里。初,天降三仙女浴于泊,長名恩古倫,次名正古倫,三名佛古倫。浴畢上岸,有神鵲銜一朱果置佛古倫衣上,色甚鮮妍,佛古倫愛之不忍釋手,遂銜口中,甫著衣,其果入腹中,即感而成孕,告二姊曰:“吾覺腹重,不能同升,奈何?”二姊曰:“吾等曾服丹藥,諒無死理,此乃天意,俟爾身輕上升未晚。”遂別去。佛古倫后生一男,生而能言,倏爾長成。母告子曰:“天生汝,實令汝為夷國主,可往彼處。”將所生緣由一一詳說,乃與一舟:“順水去,即其地也。”言訖,忽不見。

又是一個開國神話,與商朝的“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很相像。以至于令人懷疑是將《史記·殷本紀》的三人行浴,簡狄吞玄鳥之卵,生下商祖契之說,演繹成一個新版本。而陳捷先則舉滿文舊檔,證明建州女真的虎爾哈部(為滿語hūrha的漢語音譯,又譯作胡爾哈、瑚爾哈、呼爾哈、庫爾喀等)也有類似的傳說[39],且有可能是皇太極從中得到啟發,所以才在派兵招撫時讓人傳話:“爾之先世,本皆我一國之人。”《滿洲源流》中的布兒湖里,多指為今天的鏡泊湖,而仙女之子轉瞬長大,乘舟而下,被人擁戴為主——

彼時長白山東南鰲莫惠(地名)鰲朵里(城名)內,有三姓夷酋爭長,終日互相殺傷。適一人來取水,見其子舉止奇異,相貌非常,回至爭斗之處,告眾曰:“汝等無爭,我于取水處遇一奇男子,非凡人也。想天不虛生此人,盍往觀之?”本酋長聞言罷戰,同眾往觀,及見,果非常人,異而詰之,答曰:“我乃天女佛古倫所生,姓愛新(華言金也)覺羅姓也,名布庫里英雄,天降我定汝等之亂。”因將母所囑之言詳告之。眾皆驚異曰:“此人不可使之徒行。”遂相插手為輿,擁捧而回。三酋長息爭,共奉布庫里英雄為主,以百里女妻之,其國定號滿洲,乃其始祖也。(南朝誤名建州)[40]

這段話信息量很大,歧義也不少。鰲朵里,被指為松花江下游的依蘭,加上文中的“三姓夷酋”云云,似屬無疑。而從鏡泊湖入牡丹江,順流而下至與松花江合流處,的確就是斡朵里故城所在的依蘭。可此地在長白山東北,文中說的分明是“長白山東南”,又為何?從敘事的角度理解,也應是乘舟至山下人煙輻輳處,沒有漂漂蕩蕩經過約千里水程的道理。至于鰲朵里城所在的鰲莫惠,朝鮮志書中認為是靠近其邊界的斡木河,也值得注意。接下來便進入愛新覺羅的家族史,曰:

歷數世后,其子孫暴虐,部屬遂叛。于六月間將鰲朵里攻破,盡殺其闔族子孫,內有一幼兒名范嗏,脫身走至曠野,后兵追之,會有一神鵲棲兒頭上,追兵謂人首無鵲棲之理,疑為枯木樁,遂回。于是范嗏得出,遂隱其身以終焉(滿洲后世子孫俱以鵲為祖故不加害)。其孫都督孟特木,生有智略,將殺祖仇人之子孫四十余,計誘于蘇蘇河虎欄哈達山名下黑禿阿喇(黑禿,華言橫也;阿喇,崗也),距鰲朵里兩千五百余里,殺其半以雪仇,執其半以索眷族,既得,遂釋之。于是孟特木居于黑禿阿喇。

孟特木,即努爾哈赤尊為六世祖的猛哥帖木兒,后來的大清肇祖原皇帝。這是一段被神化了的家族痛史。元朝末年混亂之際,斡朵里萬戶揮厚率部眾輾轉南遷,落居于圖們江南岸的阿木河地區,死后由兒子猛哥帖木兒接替。據董萬侖考證,此人約在洪武三年(1370)出生于奚關城[41],永樂十年(1412),猛哥帖木兒任建州左衛指揮,宣德元年(1426)正月升都督僉事,八年二月升右都督。這些個職務前往往加上“土官”二字,不發俸祿,但享有朝廷頒發的“敕書”,有朝貢與邊貿的權利,也會得到各項賞賜。當年十月,猛哥帖木兒被仇家襲殺,只有異母弟凡察與兒子童倉幸免,成為家族的一次浩劫。此類仇殺在女真各部時常發生,而他的死應有更復雜的政治背景,牽扯到明朝與屬國朝鮮的關系,以及甌脫之地各方勢力的絞殺。有人提出范嗏即孟特木之弟凡察,諷刺其顛倒錯亂,倒不一定,但黑禿阿喇即赫圖阿拉,則無疑義。大清建國后稱赫圖阿拉為興京,如果說依蘭為建州女真的祖居地,赫圖阿拉才是努爾哈赤父祖數代定居的故鄉。

猛哥帖木兒到底是屬于女真還是蒙古?他與被稱作“常胡”(即普通女真之家)的努爾哈赤究竟有無關聯?清史界提出不少質疑。但努爾哈赤家族屬于原斡朵里部,祖上曾生活在五國城一帶,后隨本部播遷至斡木河,較為可信。這個家族的姓氏撲朔迷離,也是其奮斗史的一部分。當時佟(童)為遼東著姓[42],便冒用佟姓,《明實錄》和《朝鮮實錄》都有相關記載,稱其祖為佟教場、父為佟他失,努爾哈赤也曾自稱“女真國建州衛管束夷人主佟奴兒哈赤”。由此再加生發演繹,也有人說愛新覺羅是徽、欽二帝的后裔,此類傳說自然無法考定,出現得較晚,也從未見清廷認可。至于愛新覺羅,覺羅為姓氏,愛新詞義為“金”,則不僅與依蘭的斡朵里故城,也與“大金”挽結在一起。從努爾哈赤以“金”為國號,到乾隆帝說“金源即滿洲也”,可知清廷自視為金朝支裔,是以其尋根行動,寧愿找一個職位不高的猛哥帖木兒,也絕不會與北宋的亡國之君挽結在一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渡口区| 英山县| 从江县| 乌拉特后旗| 集贤县| 苍山县| 宝应县| 阳江市| 台中市| 丁青县| 凭祥市| 石屏县| 南皮县| 集贤县| 吴堡县| 泸水县| 华容县| 钟祥市| 苍山县| 福海县| 宜州市| 神农架林区| 靖安县| 灵石县| 肥城市| 淮安市| 都匀市| 庄浪县| 普宁市| 云霄县| 伊宁县| 铁力市| 湖南省| 英山县| 若羌县| 临漳县| 宁河县| 侯马市| 武功县| 太湖县| 宁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