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遭家人厭惡的“小混混”

在古代,兄弟間的排行有特定講究,用伯、仲、叔、季來區分大小。劉季在家排行老三,大哥劉伯,二哥劉仲。后來劉季當了漢王,才給自己改名為劉邦。

劉季雖是劉家較小的兒子,但還有個弟弟劉交,不過劉交和他不是同一個母親所生。史書上沒確切記載劉交母親的身份,有可能是劉季父親納的小妾,也可能是其他情況。

劉交是個熱愛學習、才藝出眾的人。在少年時期,他就和魯地的穆生、白生、申公一起,拜荀子的徒弟浮丘伯為師,專心鉆研儒家經典《詩》。一直到秦始皇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達焚書、禁止私學的命令,他們沒辦法,才各自分開。劉交的大名就是劉交,字游。

古代孩子出生時,父親會給取個名字,主要就是為了和別人區分開。那些有身份、有文化的家庭,會給子女取個文雅的名字;要是家里沒什么身份地位,又沒什么文化,就隨便起個像阿貓、阿狗、老大、老二這樣簡單好記的名字。

男孩子成年后,貴族家庭會為他舉辦隆重的冠禮,同時給他起一個正式的稱謂,也就是字。從這之后,孩子就正式進入社會的政治、宗教、社交生活了。一般情況下,除了父母、長輩能直接叫他的名,其他人都得稱呼他的字,不然就顯得不尊重。普通百姓沒這么多講究,孩子往往只有名沒有字。從劉季三兄弟的稱呼就能看出,他們家的社會地位和文化層次,不算最底層,但也算不上上層。

劉季的大哥劉伯,二哥劉仲,從小就跟著父親在地里干活。弟弟劉交則在外求學。劉季自己也接受過一些文化教育,還和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住在同一里中的好朋友盧綰一起學習識字、寫字。

盧綰也與劉季極為投緣,因此,很是敬重劉季,主動以兄長相稱,對劉季向來言聽計從。

時光匆匆,劉季已長大成人。他身高七尺八寸,長頸高鼻,濃眉大眼,體格健壯且舉止瀟灑,相貌十分英俊。可看著兒子長大,劉太公的煩惱卻日益增多。隨著歲月流轉,劉季出生時那些不同尋常的記憶已漸漸模糊,劉太公滿心都是對成年劉季前程的憂慮。

劉家世代務農,土地是全家的生存根本。劉家人深知,只有依靠土地辛勤耕耘,才能解決溫飽,所以他們格外看重土地,也崇尚吃苦耐勞的品性。“種好自己的土地才能生存下來!”劉太公常把這話掛在嘴邊,用來教導兒子們。

大兒子伯和二兒子仲都很聽話,每日跟著父親在田間勤懇勞作,練出了一手出色的莊稼活,成了劉太公的得力助手。但三子劉季卻截然不同,他好吃懶做、游手好閑,整日無所事事,完全背離了劉家的傳統。

劉季對父親的教導早已厭煩,充耳不聞。每天早上,兩個哥哥從田里勞作回來,劉季還賴在被窩里不起。每次都要母親劉氏把被子揭開,他才慢悠悠地爬起來。吃完早飯,就招呼著一幫年齡相仿的子弟出去玩,不到飯點絕不回家。

有一天中午,村東的本家三姑氣沖沖地來到劉家。“太公,你在村里品行可是有口皆碑的,可你家季兒怎么一點都不像你呀!”

太公心里一驚,暗自思忖:“難道十幾年前的事情被人知道了?”

劉氏在一旁著急地問:“三姑,有話直說,是不是邦兒又闖禍了?”

三姑氣憤地說:“我家養了十幾只雞,幾天就被偷得只剩兩三只。昨晚我熄燈守著,三更天那幾個賊又來了。我拿棍子追出去,他們逃跑時有人掉了只鞋,我撿起來一看,竟是你們家邦兒的!太公,你一世美名都被季兒給毀了!”

太公越聽越不是滋味,接過鞋子一看,確實是劉季的,頓時怒火中燒。他安慰了三姑幾句,又讓三姑抓了自家幾只雞走后,在堂屋氣得直嘆氣。劉氏躲在一旁,不敢吭聲,暗自落淚。

沒過多久,劉季哼著小曲、搖著扇子從外面回來。太公見他這副浪蕩模樣,本來三分的怒火瞬間漲到七分,從柴堆里抄起一根棍子就朝劉季劈頭蓋臉打去。

劉季剛進門還挺高興,沒反應過來就挨了幾棍,邊躲邊問:“父親為何打我?”

“為何?你還敢問為何?!”

其實,最初劉太公覺得劉季這樣是自己的過錯。劉季幼時,劉太公老年得子,格外寵溺,自己和兩個大兒子承擔了家庭重擔,劉季在嬌慣中肆意成長。等劉季長大,劉太公想管教時,卻發現為時已晚。

為了讓劉季走上正道,劉太公費盡心思,又是苦口婆心地勸導,又是諷刺挖苦,甚至動用棍棒。可劉季表面點頭稱是,實則堅決不改。

自從挨了打,劉季就向太公保證不再做壞事,回家還故意討好太公,父親說什么都附和。可太公不在時,他就指使小弟兄們去“作惡”,自己從不露面,把事情做得神不知鬼不覺。偷雞摸狗、上房揭瓦,鄉里人被這群游手好閑的浪子攪得不得安寧,卻拿劉季沒辦法。

有一天,劉季請幾個兄弟到趙氏開的酒店喝酒。酒過三巡,他借著酒勁問:“你們覺得我劉季這人咋樣?”

眾弟兄忙說:“劉兄仗義豪爽、有謀有略,我們都聽大哥吩咐,您有話盡管說!”

劉季更來勁了:“我從小就瞧不上那些只知道躬耕的人,胸無大志,就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黃土背朝天,啥時候能封侯拜相?咱們現在雖然在鄉間混,但他日若成事,定要相互扶持,成就大業。可不能一輩子就滿足于當個種地的!兄弟們明白不?”

眾弟兄聽了,紛紛稱是,跟劉季的關系更緊密了。此時的劉季,早已厭倦了父輩的生活方式,丟失了農家的傳統美德,不過也展現出不甘心聽天由命的反叛性格。但他不知道該怎么生活,只能整日無所事事地打發日子。

劉家一家人整日勞作,生活十分艱辛。這本也平常,左鄰右舍大多如此。可讓劉太公頭疼的是,家里有個整天閑逛、不干活的劉季,家庭關系逐漸變得緊張。

起初,劉季的兩位兄長沒說什么,只是兩位嫂子時常抱怨。日子一長,她們對劉季的不滿終于爆發。這天,劉季還沒起床,就聽到院子里吵吵嚷嚷。他伸了個懶腰,從窗戶望去,只見大嫂滿臉通紅地大喊:“我們女人累死累活,一個大男人卻在屋里養得細皮嫩肉,哪有這樣的道理?”顯然,憤怒讓大嫂忘了自己正在和公爹說話。

二嫂也在一旁幫腔:“誰家二十多歲的人還游手好閑、不務正業?咱們又不是富貴人家,沒那么多田地房產養閑人。”

“大家都在干活,他卻睡大覺、吃白飯。老人家處事應該公平,別讓我們晚輩寒心。平常不忙也就算了,現在田里正忙,他還照樣吃喝玩樂,這太過分了!按理說,這話不該我們說,但這么多年了還是老樣子,今天您總得管管吧!”

太公和劉氏聽著,緊皺眉頭,無言以對。劉季確實不爭氣,面對兩個兒媳日益增長的情緒,他們身為公婆,心中雖有不滿卻不敢表露,只能暗自嘆氣,毫無辦法。最后,太公無奈地說:“你們先回去,這事我會處理,不用你們操心。”

太公雖想維持家長威嚴,卻也無計可施。他不禁懷疑:“龍種?這就是龍種的樣子?好吃懶做、惹是生非,老天怎么給我這么個逆子。與其說是龍種,不如說是……”

太公不敢再往下想,二十幾年前的場景仿佛又浮現在眼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信县| 墨竹工卡县| 长沙市| 读书| 施秉县| 北海市| 泗阳县| 左贡县| 扶余县| 浠水县| 盐源县| 门头沟区| 增城市| 宝兴县| 唐山市| 通榆县| 思南县| 南雄市| 瓮安县| 梓潼县| 城口县| 海原县| 玛多县| 博爱县| 井研县| 项城市| 阜南县| 闻喜县| 宁城县| 宁强县| 凤山县| 宣武区| 佛坪县| 启东市| 天津市| 涟源市| 图们市| 托里县| 潍坊市| 碌曲县| 凤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