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監護人責任糾紛
- 人民法院民商事指導案例與類案裁判依據叢書:侵權責任糾紛指導案例與類案裁判依據
- 中國法制出版社編
- 5693字
- 2025-05-07 10:47:34
(一)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及典型案例
001.監護人在公共場合疏于監管兒童,致使兒童損傷的,應承擔相應責任[1]
基本案情:2013年9月5日17時許,原告陳某博由其母親唐某平攜帶,在被告鐘某雄個體經營的花藝坊購買盆栽。當唐某平與店員在收銀臺結賬時,該店鋪進出的玻璃門突然破裂倒砸下來,將站在玻璃門邊的原告右小腿割傷。事發后,原告當即被送往閩東醫院住院治療,至9月22日出院。主要診斷為:右小腿皮膚撕脫傷、右小腿伸肌上支持帶斷裂、右小腿部分肌肉損傷。原告為此支出醫療費等損失共計11556.4元。
裁判結果:福安市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公民的身體健康權受法律保護。被告鐘某雄作為從事經營活動場所的商戶業主,未履行合理限度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原告在其經營場所內受到損害,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原告作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監護人未妥善履行監護職責,對事故的發生亦具有一定的過錯,應適當減輕被告的責任。根據本案原、被告雙方當事人的過錯程度,酌情確定被告承擔總損失70%的賠償責任,30%由原告自行承擔。根據責任比例,判決被告賠償原告8089.48元。
案例評析
本案是一起受害者是未成年人的侵權糾紛。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應當履行保護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盡可能避免發生危險的法定監護職責。本案中,原告的監護人將年僅3歲的原告帶到公共場所,疏于監管,使幼童脫離其照看,對事故的發生具有一定的過錯。根據過失相抵原則適當減輕被告的責任,由原告自行承擔30%的民事責任。
002.被監護人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監護人應承擔侵權責任[2]
基本案情:原告王某偉、王某紅之女王某與被告王某斌、夏某葉之子王某某系戀愛關系。2013年8月19日17時許,王某某來到濟南市二環西路附近的家家悅超市找在此打工的被害人王某,兩人在交談過程中發生爭執,被害人王某欲回超市被王某某阻止,王某某用隨身攜帶的匕首刺傷王某導致其大出血死亡。后王某某亦用匕首刺傷自己頸部致大出血死亡。兩原告以兩被告之子王某某未滿18周歲造成被害人王某死亡的嚴重后果,應由其監護人即本案兩被告承擔侵權責任為由提起訴訟,要求兩被告賠償其死亡賠償金515100元、喪葬費12877.5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元。兩被告當庭辯稱,他們對其子王某某盡到了監護責任,對于以上辯稱其沒有提供相應的證據予以證實。兩被告還辯稱王某某本人無個人財產。
裁判結果:濟南市槐蔭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涉訴侵權行為發生時,兩被告之子王某某尚不滿18周歲,系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王某某持匕首將被害人王某殺害,依法應由其監護人即兩被告王某斌、夏某葉承擔侵權責任。兩被告雖辯稱已經盡到監護責任,卻未提供任何證據證實其已謹慎、合理地注意到未成年人王某某的情感動向及困擾,并積極履行了監護職責以盡可能防止損害發生,其要求減輕其侵權責任的依據不足,法院不予支持。兩被告之子王某某將兩原告之女王某殺害,致使兩原告中年喪女,精神上受到嚴重損害,王某某將被害人王某殺害后當場自殺,已無法依照刑事法律追究其刑事責任,兩原告精神上亦不能因王某某受到刑事追究而得到慰藉,因此,兩原告提起的各項民事賠償要求并無不妥。據此,依法判決被告王某斌、夏某葉賠償原告王某偉、王某紅死亡賠償金515100元、喪葬費12877.50元和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元。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原判。
案例評析
本案的裁判結果意在警醒身負監護責任的父母謹慎監管、教育未成年子女,即便他們已經具有一定的社會交往和認知能力,但仍不能疏于監護。尤其是對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他們身處青春期,雖對個人及社會有一定認知,但行為自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尚不成熟,父母疏于監護輕則影響學業,重則毀人毀己。致害人父母看似為之所累,卻是疏于監護所致。
(二)地方法院典型案例
003.非因主觀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子女自身損害不宜認定父母對子女承擔侵權責任[3]
基本案情:秦某2與陳某原系夫妻關系,育有一女秦某1。2015年5月,陳某單獨看護秦某1時,秦某1手部燙傷。2016年,秦某2與陳某離婚,秦某1由秦某2負責撫育。秦某1的法定代理人秦某2懷疑秦某1系被陳某故意燙傷,認為陳某的行為嚴重侵害了秦某1的人身健康,故作為監護人代秦某1訴至法院要求陳某承擔醫療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經鑒定,秦某1現損傷屬八級傷殘。
生效裁判: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本次事件發生于家庭內部,系未成年人秦某1在其母親陳某看護期間被熱水燙傷所引發,本案的爭議焦點為陳某作為秦某1之監護人是否應對秦某1的燙傷承擔侵權賠償責任。法院認為在判斷監護人是否存在侵權法意義上的過錯時,應考慮社會一般道德和家庭倫理觀念。如果監護人故意或存在重大過失時,不因親子關系而免除監護人之侵權責任;但實踐中多數情況為監護人因疏忽或完全無法預見的風險導致子女受到傷害,此時若動輒認定父母存在過失,構成對子女的侵權,甚至允許父母一方以代理人身份起訴另一方要求賠償,則有違一般生活常識和家庭倫理道德。根據現有證據,結合事發時的家庭環境、陳某一人看護、秦某1的年齡等情況,不足以認定陳某存在故意或明顯過失。因此陳某不構成特殊主體下的侵權法意義上的過錯,不應承擔侵權責任。故判決駁回秦某1的全部訴訟請求。
案例意義
子女在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看護下發生人身損害的意外情況十分常見。本案的焦點問題即為父母在履行監護職責過程中非因主觀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子女自身損害是否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對此,理論界和司法實踐中存在不同的認識。判決中明確指出,非因主觀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子女自身損害不宜認定父母對子女承擔侵權責任;反之,如果動輒將子女的傷害歸結為父母因未盡到注意義務而定性為父母對子女的侵權行為,有違社會倫理道德和公序良俗原則,亦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傳統優良家風不符。本案的處理充分發揮了司法裁判在社會治理中的規則引領和價值導向作用,對維護家庭和睦和社會穩定具有促進作用。
004.幼兒在游樂場受傷,監護人與經營者按過錯程度承擔責任[4]
案情簡介:2022年2月16日,原告張某(事發時2歲10個月)進入被告某公司開設的游樂園游玩,在海洋球池玩耍時摔傷,后經醫院診斷為右脛骨骨折。原告認為,游樂園海洋球池內有硬質積木玩具,池內部分海洋球干癟、破裂且數量過少,無法對孩童起到緩沖作用;游樂園管理人未盡到危險提示、預防和消除義務,事故發生后也未盡到救助義務,被告作為經營者應承擔本次事故的直接責任。被告某公司認為,游樂設備產品質量達標合規且有定期維護,游樂場明確告知未成年人入園游玩時的監護職責由監護人自行承擔,事故發生時,原告監護人向某在一旁接打電話,對張某的游玩狀態放任不管、疏于監護管理,是導致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被告無需承擔賠償責任。原告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決被告承擔賠償責任。
裁判結果: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某公司作為游樂場的經營者,負有為游客提供符合安全標準的游樂設施以及保障游客人身安全的義務。被告某公司雖在海洋池中采取了鋪設軟性地墊等安全保障措施,但仍存在海洋球數量過少且部分破損干癟,以及海洋池內遺留部分硬質積木玩具等不利于兒童人身安全的因素,足以對游玩兒童構成潛在安全風險,客觀上造成了張某身體受傷。被告公司未能盡到足夠的安全注意和保障義務,主觀上存在過錯,且與張某受傷存在直接因果關系,故應對張某受傷承擔賠償責任。向某作為張某的法定監護人,未能依照游樂園的游園注意事項及游園告知履行監護職責,在接打電話期間沒有及時注意和制止張某的危險行為,也是造成張某受傷的原因之一,故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根據當事人各自過錯程度,判決由被告某公司承擔60%、原告張某自負40%的民事責任。
典型意義
游樂場作為最受孩子歡迎的場所之一,也是各種傷害事件的高發地。經營者和家長都應該提高安全防范意識,依法履行各自的安全保障義務和監護責任。家長應當認真閱讀游玩注意事項和安全說明,根據孩子的情況選擇適當的游樂場設備,同時盡到監護人義務,確保孩子一直在視線內,及時制止孩子的危險行為。兒童樂園的經營者應做好游樂設施器材的管護工作,工作人員應盡到必要的看護責任。未成年人在游玩過程中發生受傷事件的,按雙方的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三)裁判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二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二十九條 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
第三十條 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可以協議確定監護人。協議確定監護人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第三十一條 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在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指定監護人。
依據本條第一款規定指定監護人前,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處于無人保護狀態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律規定的有關組織或者民政部門擔任臨時監護人。
監護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變更;擅自變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監護人的責任。
第三十二條 沒有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的,監護人由民政部門擔任,也可以由具備履行監護職責條件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擔任。
第三十三條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因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于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保障并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第三十六條 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
(一)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的行為;
(二)怠于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于危困狀態;
(三)實施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本條規定的有關個人、組織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未成年人保護組織、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前款規定的個人和民政部門以外的組織未及時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的,民政部門應當向人民法院申請。
第三十七條 依法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后,應當繼續履行負擔的義務。
第三十八條 被監護人的父母或者子女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后,除對被監護人實施故意犯罪的外,確有悔改表現的,經其申請,人民法院可以在尊重被監護人真實意愿的前提下,視情況恢復其監護人資格,人民法院指定的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的監護關系同時終止。
第三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監護關系終止:
(一)被監護人取得或者恢復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
(三)被監護人或者監護人死亡;
(四)人民法院認定監護關系終止的其他情形。
監護關系終止后,被監護人仍然需要監護的,應當依法另行確定監護人。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監護人將監護職責委托給他人的,監護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受托人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注釋
[1]《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11月24日發布未成年人審判工作典型案例98例》,七十九、陳某博訴鐘某雄健康權糾紛案,載最高人民法院網站,
[2]《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11月24日發布未成年人審判工作典型案例98例》,八十八、王某偉、王某紅訴王某斌、夏某葉監護人責任糾紛案,載最高人民法院網站,
[3]《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21年度涉民生侵權糾紛典型案例通報》(2022年3月17日發布),二、秦某1與陳某健康權糾紛案,載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
[4]《江西法院2023年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例》(2023年5月31日發布),九、張某訴某游樂園有限公司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糾紛案——幼兒在游樂場受傷,監護人與經營者按過錯程度承擔責任,載江西法院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