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理論法學》:2015年

材料一: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解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就必須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從法治上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制度化方案。(摘自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

材料二: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眾期待相比,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相比,法治建設還存在許多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有的法律法規未能全面反映客觀規律和人民意愿,針對性、可操作性不強,立法工作中部門化傾向、爭權諉責現象較為突出;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比較嚴重,執法體制權責脫節、多頭執法、選擇性執法現象仍然存在,執法司法不規范、不嚴格、不透明、不文明現象較為突出,群眾對執法司法不公和腐敗問題反映強烈。(摘自《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15/四/一)

問題:

根據以上材料,結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從立法、執法、司法三個環節談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意義和基本要求。

答題要求:

1.無觀點或論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

2.觀點正確,表述完整、準確;

3.總字數不得少于400字。

答題要點整理

參考答案及詳解

參考答案

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備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從立法環節看,要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要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要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堅持立改廢釋并舉,增強法律法規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

從執法環節看,要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權威均在于實施。建設法治政府要求在黨的領導下,創新執法體制,完善執法程序,推進綜合執法,嚴格執法責任,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制,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從司法環節看,要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要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范司法行為,加強監督,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考點

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的意義和基本要求;建設法治政府的意義和基本要求;公正司法的意義和基本要求

詳解

(1)根據題目要求,需要重點回答四個問題:一是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二是立法的意義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立法的基本要求;三是執法的意義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執法的基本要求;四是司法的意義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司法的基本要求。

(2)從內容上說,本題的答題關鍵是熟悉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一些核心的提法、新的觀點或表述往往是考查的重點,也是容易得分的地方,這也提醒考生日常復習時要關注時事新聞和法治發展最新動向。在回答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立法、執法、司法的基本要求時,也可以結合材料進行分析。例如,材料二列舉的問題正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實際上就是在立法、執法、司法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

(3)從技巧上說,要把握兩點:一是知識性問題,問什么答什么,簡明扼要,無需發揮,如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二是觀點性問題,可以采取廣覆蓋、少展開的辦法,如回答意義和基本要求時,可以多談幾個角度或觀點,但每個觀點均點到為止,切忌展開太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靖县| 翁牛特旗| 扶风县| 贡觉县| 扬中市| 泾源县| 晋州市| 临武县| 平乡县| 龙门县| 三门县| 大英县| 乌什县| 交城县| 宿州市| 拜泉县| 建宁县| 海丰县| 谷城县| 凤山市| 密云县| 赤城县| 股票| 浮山县| 温泉县| 保山市| 乡城县| 荔波县| 陕西省| 潮安县| 宝丰县| 宁阳县| 邢台市| 宜川县| 额敏县| 南丰县| 宜城市| 上栗县| 班戈县| 随州市| 双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