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喜洋洋的大事故
- 重生:我要打造動畫王國
- 寶山蕭慶慶
- 2408字
- 2025-05-27 08:01:00
看完《錢塘湖春行》僅一天,柳云馬不停蹄趕往羊城,催促黃偉鳴帶著測試片去影院看效果。
影院9:00要開早場,所有人在8:20前趕到,8:25做好準備,開始放片。
測試片按照柳云要求剪輯而成。
一共有8個鏡頭,每個鏡頭循環播放5遍,然后串在一起,讓大家可以充分看清楚畫面上的每個細節。
源創動力制作電影的骨干全都來了。
影廳里黑壓壓地坐了三、四十個人,有男有女,氣氛輕松得像是來包場看電影的。
啪!
燈光熄滅,第一個畫面投影到大銀幕上,影廳里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在銀幕的反光下,可以看到每個人都仿佛瞬間僵化,身體動也不動,眼睛眨也不眨。
黃偉鳴嘴巴張開了就沒合攏過,眼睛里光亮慢慢消失,正如同他的信心在崩塌。
制作骨干也全都被嚇傻了。
這是他們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到鏡頭呈現,發現原來習以為常的做法根本頂不住大銀幕對細節的要求。
畫背景的藝術家發現,原本感覺不錯的筆觸在大銀幕上變成了難看的色塊。
做動畫的人也感覺詭異,原本看著絲滑的動作在大銀幕上像是呆板的直線運動。
他們腦子里只浮現出一個念頭。
這次好像搞砸了。
這是整個團隊第一次做電影,經驗不足,沒意識到大銀幕對細節要求如此之高。
制片臉色白得像張紙。
這情況意味著過去幾個月里很多工作都要推翻重來。
啪!啪!
放映機燈光熄滅,影廳燈亮起。
柳云第一個站起來說:“這是我的問題!作為制片人,我應該緊盯團隊第一時間做測試鏡頭,發現問題。”
“不,責任在我!”
黃偉鳴搖著頭說:“是我對電影的敬畏心不夠,有點想當然了。”
他后悔地低下頭,語氣沉重:“你很早就催我做測試,是我沒在意,找借口拖延,把精力放在系列片上。”
王雷悄悄給柳云使了個眼色,意思是不要追究責任,盡快想辦法解決問題。
柳云轉頭看了一圈。
整個影廳里士氣低落,大家都沮喪地低著頭。
黃偉鳴最為自責,咬緊牙關,不停用拳頭捶打自己大腿。
制片最可憐,眼里全是求助神色,看柳云像是在看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黃導,大家都聽我說!”
柳云用力拍拍手,提高聲音:“做電影就是這樣的,沒有一帆風順的項目,永遠會有突發事件!有問題解決問題,一路堅持走到底,這是電影人的必備心態。”
王雷也順勢打氣說:“是啊,大家都往前看,商量怎么補救吧!”
黃偉鳴抬起頭,拳頭握得很緊。
幾十個藝術家也都把目光轉向柳云,儼然把他當作主心骨。
“大家先冷靜片刻,消化兩分鐘,把剛剛自己看到的問題都整理好,等會我們再放一遍,給大家查缺補漏。”
柳云有條不紊地指揮說:“放完后所有人回公司,開會匯總,整理出各環節制作、修改的注意事項,我和黃導會來審核,未來工作要按這個‘注意事項’嚴格執行。”
大家紛紛點頭,開始回味和思考。
也有人立刻掏出筆記本,把剛剛看到的問題都記錄下來。
柳云轉頭對制片說:“各環節調派能力最強的藝術家,把這8個鏡頭按照‘注意事項’進行修改,就算今天通宵也要干出來,明天一早再來審核!”
這句話語氣不容置疑,表示這條命令沒有商量余地。
制片目光轉向幾個藝術家,然后又看向黃偉鳴。
每個人都鄭重地點頭表示確認。
“在‘注意事項’明確之后,美術組執行最高強度加班,根據生產計劃進行修改。其他人根據美術組節奏,用更新后的美術進行制作和修改。”
他轉向黃偉鳴說:“我知道有很多工作需要重做,但我們首要目標是保11月送內容審不開天窗,所以回去之后要調整生產計劃,把修改工作融合到生產中,邊做新的邊修改老的。”
王雷發現項目還能補救,不會影響上映檔期,這才大大松了口氣。
黃偉鳴看到柳云安排得井井有條,思緒逐漸冷靜,開始思考修改的具體問題。
銀幕上開始播放第二遍。
這次沒有人感到慌張,大家眼睛都亮晶晶的,全神貫注在鏡頭本身,確定需要改進的工作細節。
隨后大隊人馬回到源創動力。
制片先去安排各環節整理、匯總注意事項。
柳云、王雷和黃偉鳴到會議室里商量更重要的事情。
“原則是先保證所有鏡頭完成,不耽誤聲音和后期工作,能按時送內容審。”
柳云再次強調說:“內容審查不看鏡頭質量,只看內容是否越界。”
黃偉鳴咬著嘴唇,不確定地說:“即便如此,算上前幾個月工作的返工量,人手還是不夠。”
“外包啊!”王雷插嘴說。
黃偉鳴緊閉著嘴,沒有接茬。
王雷立刻反應過來:“是錢不夠嗎?”
黃偉鳴搖搖頭:“不光是錢,時間也不夠。”
他用手比劃著說:“通常外包,每天發送一批,我看完之后寫一堆反饋,然后打電話說戲,或者畫幾筆示意,但這樣溝通效率并不高,有些鏡頭往往要來回好幾遍才能改到位。”
他抬起頭,求助似的向柳云說:“我理想的狀態,是有20個熟手,每天在我身邊,我可以隨時審查工作和反饋,甚至他們在制作時我都能及時糾正,確保效率最高。”
咝!
柳云輕輕倒吸一口冷氣。
這個理想狀態是很好,但基本很難實現。
20個熟手幾乎頂得上一家中型公司,不可能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在前世,柳云做那個心梗項目時,也遇到過類似情況。
一個環節因為導演修改需要大量調整,導致鏡頭產出卡瓶頸,大量后續環節的藝術家空閑,如果細致計算,每天都是幾萬幾萬的虧損。
當時也是想找一批熟手頂上來突擊。
結果柳云打遍周圍所有朋友電話,沒有一家公司肯借出人手到現場來配合工作。
最后實在沒辦法,柳云從后續環節調一批人手來這個環節,邊學邊干,通過拼命加班才把進度補回來。
黃偉鳴第一次看到柳云為難,也感覺不好意思,連忙降低要求說:“15個人也可以,設備和場地我來解決,住宿也可以交給我安排。”
他撓了撓頭:“上次你讓我留出30萬預算作為機動費,我不知道借15個人用2個月夠不夠。”
“錢少也要去找啊!”王雷掏出手機,主動請纓說,“我代表炫動,很多公司會給面子的!”
柳云看到他,忽然眼睛一亮:“王總,你宣發預算里也有機動費吧,能不能勻個20萬過來?”
“唔…”
王雷沒想到他會有這個主意,一時沒反應過來。
柳云權當他已經默認,直接計算說:“熟手的月工資在5、6千,加上臨時工和加班補貼,可以按每月1萬的數字來做預算。20個人用2個月,就是40萬,再加10萬差旅、劇務和各種生活補助,50萬應該夠了。”
他看向王雷:“我們分頭去聯系,但我很擔心沒有哪家公司肯把熟手借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