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向南,向南!
- 三國:夷陵之戰大反轉!
- 七曜之三
- 2083字
- 2025-08-01 13:14:19
說話之人并非旁人,正是劉曜!
眾人聞言都有些吃驚,因為誰都看得出來,劉備即將把這支大軍的指揮權交托給他!
若是能取勝,那便是潑天的富貴,如今就連最有資格的黃權也不與其相爭,可見眾望所歸。
但他卻舍近求遠,提出去武陵郡接應馬良,主動承擔這個風險極大的任務。
“莫非劉將軍以為老夫不能勝任嗎?”黃權還是一如既往的大度,但也隱隱有些不滿的語氣。
“黃將軍的威望和韜略都無可置疑,遠遠在末將之上。”
劉曜看起來是在向黃權解釋,實則是在向劉備說明自己的想法,“但五溪蠻地處湘水、沅水相交之地,山深水疾,道路險峻難行,若非熟悉地形地貌,很可能會迷陷其中,便如昔日武威將軍一般。”
東漢之時,五溪蠻反叛,侵擾各州郡,武威將軍劉尚率軍而至,因為不熟悉道路,糧草不足,而被五溪蠻所敗,直到后來著名伏波將軍馬援親自領兵才徹底將其擊敗。
“末將因為與馬侍中相熟,在其臨走之際,曾經仔細看過五溪蠻的地圖,心中有數,這一點便是末將的優勢所在。”
還沒等劉備繼續追問,他又接著說道,“五溪蠻受到吳將黃蓋等人的屢次征剿、屠戮,彼此之間仇恨極深,否則沙摩訶也不會愿意出兵相助陛下。”
“末將此去,一來可以接應馬侍中,二來便是協助他與五溪蠻再度交涉,說服他們出兵助我!”
劉曜想起自己玩到三國志第二十代的時候,忽然在洞庭湖附近冒出的五溪蠻兵種:勇猛善射,在山地的行進速度極快,正適合在武陵、零陵一帶大展身手。
見他說的如此自信,劉備也不禁頷首道:“劉卿處處留心,胸中自有成算,看來武陵郡一行非你不可了!”
“但是夷陵當前之戰又將如何應對?以何人為主將更好?”
劉備擔心的是,缺少了劉曜這個首倡者,其他人能不能執行好全新的戰術,因此目光中頗有憂慮之色。
“無須設主將!”
劉曜早就想好了,侃侃而談道,“以關興、張苞各領一軍以為疑兵,而以黃權將軍所領之七千人馬為后援,則可進退自如、變化無窮!”
“陛下率白毦軍依舊還駐馬鞍山,主持御營大局,隨時調動增援和配合!”
“末將以為,在外圍的持續襲擾攻擊之下,吳軍斷然無法全力圍攻,陛下自然穩如泰山!”
這辦法倒是不錯!
劉備暗忖:各有各的職責,朕與吳班居中調度,便能萬無一失。
“劉卿所言深明兵法,朕準了!”
“劉卿前往五溪蠻,責任重大,所帶之兵不可太少,否則斷然無法應對東吳大軍!”
劉曜卻搖了搖頭,說道:“此地距離五溪蠻二百余里,與益陽到五溪蠻的距離相近,但路途更為難行,要搶在步騭之前到達,行進速度是第一位的,人數反而是其次。”
“在戰爭分出勝負的關鍵時刻,早一刻到達,便能決定整個戰局!”
劉曜拱手道,“末將只需調張嶷率三百名白毦軍,楊由率兩百名箭手同行即可!”
五百人?
縱然白毦軍精銳、箭手出色,但就憑這些人真能戰勝吳軍,穩住南部防線,眾人還是頗為疑慮。
“五百人是不是太少了?”
“陛下勿憂!兵貴精不貴多,只要末將能夠提前到達,便能占據有利地形,東吳兵將雖多,又有何懼?”
這番話說的豪情滿懷,令劉備擊節贊嘆:“壯哉,壯哉!劉卿有此大志,等到功成而歸,朕必定以鎮東大將軍相酬!”
劉備也是沒辦法,從征東將軍,到安漢將軍,都只是嘴上說說,并未實封,因為情勢變化太快,而劉曜所立之功又太大,根本趕不上趟。
用三國志游戲的語言來說,他的經驗值一下子漲的太多,但若是提升的太快,又壞了規矩。
劉備無奈之下,只得用一個“鎮東大將軍”的名位作為嘉勉激勵,但前提是他能完成這項艱難的任務。
在夷陵大戰之初,劉曜不過是一個牙門將軍而已,或許在不久之后便將超越自己,超越趙云,這一切都令陳到感慨不已。
“后生可畏!”
這是浮現在陳到心中的四個字,此刻他倒并無多少艷羨嫉妒,反而有些感慨自己這兩年接手之后,竟然沒有提前發現這樣的人才,難道是我的眼光不行?
見此情景,霍弋主動請命道:“陛下,末將愿意與劉曜將軍同往!”
霍弋也是年輕氣盛,比劉曜還小一歲,自幼便以大漢冠軍侯、驃騎將軍霍去病作為楷模,此刻見劉曜如此豪邁,自然也不甘落入人后。
“微臣不才,也愿意陪劉曜將軍走這一趟!”說話的人便是頻頻注目劉曜的參軍龐林,他比其他人更敏銳的察覺到此人身上的不凡之處,因此主動請求同往。
“好,好,好!”
劉備連說了三個好字,感慨道,“當年霍峻將軍以數百人擋住了上萬人的攻擊,堪稱我大漢長城,如今你也能克紹父志,想必令尊在天有靈,也會深感欣慰。”
“令兄龐軍師隨朕入蜀之時,不幸捐軀,如今龐卿勇赴艱險,也令朕甚喜。”
“既然如此,朕就擢升劉曜為安漢將軍,龐林為軍師將軍,霍弋為安南將軍,并以翊軍將軍張嶷、討虜將軍楊由為副,率軍前往五溪蠻接應侍中馬良,穩住武陵、零陵二郡的局勢!”
“擢升黃權為鎮北大將軍,所遺之鎮北將軍由史頜接任,關興、張苞分別為蕩寇、征虜將軍,與吳軍正面決戰!”
“陳到升為征西將軍,向寵升為安遠將軍,率領白毦軍及輜重,隨朕回援御營!”
為了激勵士氣,劉備這一次進行了大范圍的封官,而且幾乎每一個將軍都有其深意所在。
諸葛亮當過軍師將軍,正好交給龐統之弟,翊軍將軍的封號繼續留在白毦軍內,至于神射手楊由的討虜將軍則是老黃忠遺留下來的。
黃權的謀略和忠誠已經得到了充分證明,便應予以提拔,而關興、張苞所任的將軍號正是昔日其父所有。
一時間眾志成城、群情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