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鳳雛之弟
- 三國:夷陵之戰大反轉!
- 七曜之三
- 2113字
- 2025-07-24 13:08:59
“我軍有八千之眾,吳軍不過五千!”
黃權搖頭道,“若是在水上,我軍自然不敵,但到了陸地作戰,吳軍豈有必勝的把握?”
“據我們推算,飛云渡距離潘璋的駐軍不遠,只要吳軍發出信號,便能前后夾擊,將我們置于絕地而殲滅!”
霍弋對于劉曜和自己的判斷很有信心,解釋道,“但陛下已經率軍進攻潘璋所部,到時候他們的如意算盤就會落空,我軍自可與陛下合兵一處,從容撤退。”
“到了那時,加上留守馬鞍山的吳將軍,我們便有了將近兩萬人馬,進可攻、退可守,盡可以與陸遜周旋。”
黃權聞言,沉吟不語,龐林卻哈哈大笑起來,一邊笑一邊搖頭。
“龐參軍何故大笑?”
霍弋雖然年輕,也是心高氣傲之人,聽得出笑聲之中的譏嘲,勃然變色道,“若是你有什么高見,不妨直言,否則便不要影響將士盡快登船!”
“霍舍人,不要見怪!你與劉曜將軍勇闖虎穴、擒住李異,實在了不起,對此我甚為敬佩,并為大漢多了兩位俊彥而歡喜。”
龐林收住笑聲,三角眼里露出罕見的凌厲光芒,令其貌不揚的他瞬間多了幾分壓迫感,緩緩說道,“但你們終究年輕,經歷的世事不多,難免被人所欺!”
“被人所欺?難道我們猜錯了?”霍弋不解的問道。
“你們對于事情的判斷符合邏輯,但終究少了幾分對人心的了解!”
“李異是什么人?如今他是東吳水軍將領,但在十余年前卻是劉璋手下的大將,后雖轉投東吳,但對于舊主依然存有敬意!”
“我聽說當年陛下奪益州之后,他便矢志為舊主報仇,屢屢率軍攻伐,多有斬獲。”
“霍舍人,你認為像這樣的人被你們所挾持之后,便因為貪生怕死而輕易屈服嗎?”
霍弋剛要辯解,卻被龐林制止了,他繼續說道,“與潘璋前后夾擊更像是某種臆測,甚至是李異刻意的誤導,讓你們自以為得計,放松警惕!”
“根據霍舍人方才的描述,我認為李異并不是想在飛云渡動手,而是讓謝旌指揮水軍我們渡江之時發起攻擊!”
“那些樓船、蒙沖恐怕早就做好了準備,只等著我們船到江心,便會萬箭齊飛!”
“到了那時,我們又將如何應對?憑著東吳戰船在性能上的絕對優勢,或許不消一時半刻,八千弟兄便會盡數折在這大江之上!”
龐林的聲音不大,但有著某種奇特的魔力,似乎每一個字都會鉆進對方的耳朵里,越聽越覺得有道理,而霍弋更是汗水涔涔,心中一陣慌亂。
但凡是有才之人,必定自負,霍弋本來以為這次深入虎穴能打個漂亮仗,卻沒想到被龐林一言戳破,不禁一陣陣后怕。
黃權微微點頭,經過龐林一點醒,他也看清了這一層,正要開口安撫幾句自己的世侄,卻見霍弋擦了擦汗水,展顏一笑道:
“龐參軍所言,如同醍醐灌頂,令晚輩欽佩不已,這份才智恐怕不弱于令兄鳳雛先生。”
“晚輩以為,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將計就計,趁機削弱東吳水軍的實力!”
霍弋能夠立刻從失誤中清醒過來,不糾結于過往,不遷怒于他人,而且立刻提出了對策。
無論心志還是決斷力,都遠超同儕,令素來眼高于頂的龐林也頷首贊許。
“哦,兩位有什么好主意,不妨說來聽聽!”
但霍弋卻謙讓道:“對于這支蜀軍的了解,龐參軍遠勝于我,自當以您的部署為準。”
龐林知道時間緊迫,也就沒有謙讓,將自己的計劃快速說了一遍,霍弋聽了連連點頭,而黃權卻頗有不忍之色。
“黃將軍,此舉關系到八千弟兄的生死存亡,不可有婦人之仁!”
霍弋堅定的說道,“為了能夠實現最終的目標,總要付出代價,還請將軍速速決斷!”
黃權神色凝重的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兩位都是如此想法,本將軍自當勉力而為,只希望我們一戰成功!”
過了不多時,黃權的營寨響起了集合的號角,八千將士開始收拾行裝,依序登船。
謝旌站在東吳水軍的旗艦破浪號樓船上,面無表情的看著一艘艘蜀漢的艦船滿載著士兵開出水寨。
以他的經驗,當然看得出這些艦船的吃水線極深,雖然甲板擔任警戒的人不多,但每艘船上至少都能裝載三四百余人。
此時,在他身邊的劉曜卻看出了不妥!
因為在他的全景視野功能之下,分明能夠看出這些船上合計人數最多不超過千人,而蜀軍真正的主力卻始終隱伏未出。
“這是何故?”
劉曜又看到霍弋回到了那艘斗艦上,與他一起上船的似乎還有幾名將領,但其中并沒有黃權。
只見霍弋站在船頭,用手里的火把由東向西轉了兩圈,又由西向東轉了兩圈,這是事先約定好的暗號,意思就是:全軍都已經登船,馬上出發!
謝旌心頭一顫,因為他又想起了李異臨別之際壯烈的眼神,看了看身邊被牢牢綁住的劉曜,握緊了腰間的佩劍,吩咐道:“各艦船保持目前陣型,按原定計劃開進!”
此刻已經過了子時,月明星稀,江面上風聲陣陣,浪花滾滾拍的著船舷,將暑熱之氣吹散了不少。
二十余艘蜀軍大小艦船已經全部開出水寨,向著飛云渡行駛,而東吳艦船也按照約定始終與他們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
周胤站在斗艦的甲板上,看著眼前的這一幕,對身邊的李異說道:“李將軍,若是一切順利,我們應該很快就能回去吧。”
李異冷冷的看了他一眼,眼中閃過寒光,淡然道:“為武將者,早就應該有馬革裹尸的覺悟!”
“對,對!”周胤知道他在嘲諷自己怕死,不覺有些訕訕,遮掩道,“留得有用之身,為國效力也是好的。”
“說的好!”
此時霍弋走了過來,身后還跟著一個人,身長不過六尺、蓄著兩撇八字胡,走路的時候背著手,一步三搖。
“我來為兩位介紹,這位就是我大漢的龐參軍、也是前軍師中郎將、靖侯之弟!”
霍弋微笑著說道,“若非龐參軍指點迷津,我們這回恐怕真的要馬革裹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