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劉羽曹操交鋒,曹操敗退!
- 三國:從撿屬性開始殺到黃天當立
- 余事
- 3630字
- 2025-05-21 17:43:56
曹操、孫堅等將,也沒有想到,劉羽的兵馬回師的這么快。
“臨淄城畢竟是齊郡郡治,城堅墻高,固若金湯。我們久攻不克,敵軍卻已經騎兵先鋒殺至。諸將需要想一個辦法,是退是進?”
有將領問道。
太史慈揮兵五千騎兵,隔河對峙。
雖然兵力不如官兵,但后面肯定有劉羽大部隊,根據情報,劉羽控兵數十萬,哪怕有些夸大,也不是官兵可以抗衡的!
“黃巾賊雖然人多勢眾,但不過是烏合之眾,都是裹脅青壯流民所成,不足掛齒。
我軍從北軍五校抽調精銳,乃訓練有素、身經百戰的精銳將士,哪怕敵眾我寡,也可以設計殲滅!”
曹操主張迎戰。
孫堅更加沒有退讓,他出身卑微,正想要憑借黃巾之亂建功立業,因此統率的淮泗精兵,拼殺的很是勇猛,每戰先登。
最后少數服從多數,迎戰賊兵。
“敵軍人多勢眾,臨淄城久攻不下,為了避免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面,既然要迎戰,必須想一個萬全之策。”有將領說道。
曹操望著堪輿圖,說道:“我們可以命人用沙袋,堵住淄河上游。等到劉羽大軍殺至時,我們可誘其渡河,半渡而擊之!”
“劉羽此賊,能征善戰,足智多謀,他不會輕易上當的!”孫堅皺眉道。
“那可不一定!”
曹操自信道:“劉羽麾下數十萬兵馬,人吃馬嚼,他不可能打持久戰,肯定會選擇速戰速決,這就正中我們下懷了,我親自去引誘!”
曹操說的自信,眾將半信半疑。
當然,除了這一計,他們還需要另外商議一些計策,避免一計不成全盤皆輸,狡兔三窟,留有備選。
孫堅說道:
“我們可以分兵隔河對峙,將圍城的兵力減少下來,假裝被敵軍騎兵部隊吸引注意,誘引臨淄城中守兵出戰。
“若是守將貪功冒進,或有奇效!”
孫堅等將也貢獻了自己的很多戰術,如果不是周圍地勢開闊,他們甚至想要以臨淄城為誘餌,圍點打援。
最后諸將分頭行動。
或暗中前往上游,利用沙袋圍堵蓄洪,準備利用水勢進攻。或分兵圍城、分兵對峙河對岸的太史慈等騎兵,誘引臨淄城中的守兵出戰。
可惜臨淄城中,有從青石關逃回的葉凡等人,當初被調虎離山,以至于丟了兩關,他們吃一塹長一智,如今堅守不出。
官兵也想要趁夜渡河作戰,可太史慈也不傻,輪流派遣騎兵逡巡,稍有不對,直接趁著官兵渡河之際,直接強攻出手。
如此這般對峙了三日,劉羽大軍殺至。
“塵土飛揚,煙塵漫空,再加上斥候的情報,真的有二十萬兵馬!”
曹操等將有些震動,“劉羽此賊,竟可以統率二十萬兵馬?!皇甫將軍,怕不過如此吧?”
皇甫嵩、朱儁和盧植,未來被稱為“漢末三將”。因為在漢末戰亂時刻,他們在平定各地、穩定大局上居功至偉,能力出眾。
如今官兵諸將認為劉羽的統率能力,可以媲美皇甫嵩,可見對他的贊譽和敬畏。他們忽然感覺,面對這樣的對手,他們的計策真的可行嗎?
“我去會一會劉羽此賊。”
曹操并沒有被打擊,他也是熟讀兵法,能征善戰之輩,雖然還未成長到未來“梟雄”的地步,但從多次立功,可見名帥之風。
當曹操策馬來到河岸邊的時候,劉羽正在排兵布陣,為太史慈等將言傳身教,分析官兵的陣勢,曹操喊道:“劉羽何在?”
劉羽望向曹操,并沒有說什么,他身高九尺,人高馬大,端坐馬背上,更是傲視群雄的存在,諸將以他馬首是瞻,哪怕隔河對望,也是最出眾、最顯眼的存在!
只要曹操不瞎,肯定會認出劉羽。
“你就是青州黃巾賊賊首劉羽?!”曹操果然一眼對準劉羽,這是他第一次親眼看到劉羽,對比通緝令上面的描述,果然一般無二。
“何事?”劉羽鎮定自若的問道。
“我乃騎都尉曹操。”
曹操報上大名,旋即說道:
“劉羽,你率軍長途跋涉而來,將士疲困,數十萬兵馬,人吃馬嚼,每一日都是天文數字,不如你我速戰速決,決一個高下如何?”
“如何決出高下?”
劉羽問道,不管曹操有什么詭計,他不為所動。
曹操看似真誠的道:“你們大軍向后退出一段距離,讓我軍可以度過淄河,與你們在平地上正面交戰,奮勇拼殺,如何?”
這個提議,黃巾軍諸將雙眼一亮,他們不用渡河、由官兵渡河,那么可以避免被半渡而擊之。之后正面拼殺,他們人多勢眾,必定可以殺敗官兵。
“不怎么樣!”
劉羽卻一眼看破曹操奸計,淡然道:“我軍有二十萬兵馬,嚴陣以待。如果這時候聽你所言,后撤一段距離,陣型大亂,會被你們趁虛而入!”
“嘶——”
聞言后,黃巾軍諸將驚醒過來,他們這是二十萬兵馬,不是兩萬、兩千、兩百,牽一發而動全身,別看是后撤,稍有不慎,就是陣型大亂。
“奸詐小人!!!”他們對曹操破口大罵。
曹操也沒有被劉羽識破的尷尬,倒是親自領教了劉羽的足智多謀,轉而說道:
“那不如這樣,我們官兵后撤一段距離,你們渡河與我們作戰?”
太史慈等將望向劉羽,他們雖然知道曹操肯定有圖謀,但不知道這有什么問題?
“我們跋涉千里而來,精疲力盡。倒是你們以逸待勞,趁著我們渡河之后,殺一個回馬槍,我軍必將驚慌,稍有不慎,那就是潰敗。”
劉羽淡然道:“等我們休整三五日,在于你們一較高下!”
“讓你后退你不退,讓你進攻你不進攻,畏畏縮縮,貪生怕死,到底為何?”曹操罵道。
劉羽根本沒有理會,借用曹操未來一句名言“諸公日哭夜哭,可以哭死董卓嗎?”任由你曹操唾罵,又能奈何?劉羽又不會掉一塊肉!
反倒是劉羽罵一句“閹人之后”,必令曹操破防。但劉羽可不會像潑婦罵街似得,隔河對罵,這根本沒有意義,徒增笑料罷了!
“哼。”
曹操只能冷哼一聲,調轉馬頭回去。原本惱羞成怒的表情,也瞬間冷卻下來,不過是偽裝:
“劉羽此賊,果真足智多謀,不好忽悠!”
諸將贊同。
孫堅說道:“孟德,剛才你上前對峙劉羽時,有斥候來報,劉羽分兵左右,上游、下游五里地,各分兵兩萬列陣,似有圖謀!”
…
“劉羽揮兵殺回,二十萬兵馬,看似人多勢眾,但人吃馬嚼,不可能打持久戰的,他必定是速戰速決,就是不知道會用何種進攻方式。”
曹操對此已經猜到了,“不管是不是疑兵之計,我們應該分兵對峙,避免他們真的直接渡河,繞道進攻!”
…
“我軍已經分兵五千對峙,不過你在上游的沙袋蓄洪,可能會被發現。”
孫堅說道:“劉羽此賊,面面俱到,想要利用水攻擊潰,談何容易!”
…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不到那一刻,誰能完全肯定?!”
曹操并沒有遭受挫敗,轉而道:“劉羽大軍殺至,臨淄城內有出兵助戰,前后夾擊的跡象嗎?”
…
“并沒有!”
孫堅道:“當初青石關守將葉凡逃回,經此一戰后,他應該會步步為營,萬分小心了!”
…
“可惜了,若是他們貪功冒進,我們完全可以轉攻臨淄城,以此為誘餌,迫使劉羽強渡淄河作戰,再水攻之!”曹操神色凝重道。
這一個個消息,都不順利,雖然不是噩耗,但對官兵卻有些影響。
哪怕劉羽麾下都是烏合之眾,但也是二十萬兵馬。哪怕是二十萬頭豬殺來,他們也會驚恐擔心!
二十萬!列成方陣,一眼望不到頭啊!
劉羽又是能征善戰,足智多謀,他表現的無懈可擊,那對官兵將士,就是懸在頭頂的利劍,隨時會落下來刺死他們。
只有千日做賊,哪里有千日防賊。
這令官兵有了退意!
“不如我們先撤兵吧?只要我們控制青石關、錦陽關,等皇甫將軍平定兗州黃巾賊,繞道濟南,從青州北部攻下,我們在出兵,形成合圍之勢!”
他們僵持在淄河,不可能是長久之計。
劉羽又不上當進攻,他們難道真的要在這里打消耗戰、持久戰嗎?
看劉羽的排兵布陣,明顯是要速戰速決。
萬一被他們渡過淄河,人多勢眾下,他們哪怕是三萬精銳,也不是對手。那時候想要撤退,就要付出慘重代價了。
“這時候若是撤退,被劉羽看出端倪,直接強渡淄河追殺,我們也將損失慘重……”
曹操想了想說道:
“這樣吧,上游埋設的‘沙袋蓄洪之計’,令士卒立刻掘開,等到河水傾斜而下的時候,淄河暴漲,必可阻擋劉羽兵馬,屆時,我們立刻撤退!”
“好!”
不要以為兩軍交戰,你想走就能走,敵軍不會眼睜睜看著你撤兵的,趁勝追擊,撤退將變成潰敗。
就好像“死諸葛走生仲達”典故。
諸葛亮臨死前設計,秘不發喪、緩緩退兵,就是擔心司馬懿趁勝追擊,蜀軍大敗。因此設下金蟬脫殼之計,利用傀儡嚇走司馬懿。
如今官兵,試圖利用淄河阻擋劉羽兵馬,為他們爭取撤離的機會和時間。原本是準備水攻劉羽的“沙袋蓄洪”安排,只能當成撤兵的阻攔了!
只是!
曹操在上游的“沙袋蓄洪之計”,卻被劉羽的斥候發現了。
當初劉羽就是“水淹臨淄”攻城,豈能被敵人故技重施利用?對水攻等自然攻勢,防備甚嚴。
斥候得知情報后,立刻上報!
正前往上游列陣的管亥,立刻率軍殺至,控制了這個“沙袋蓄洪”形成的堤壩。
“瑪德,如果讓敵軍挖掘這些沙袋,積蓄的河水宣瀉而下,我們都完蛋了!”管亥后怕道。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幸好劉羽面面俱到,將方圓十數里的隱患,都偵查進去,不然稍有疏忽,他們就是全盤皆輸了。
“上游沙袋蓄洪,被劉羽兵馬發現并且控制了!”斥候回報,令諸將神色難看。
“我們趁著夜色撤退,劉羽今日跋涉千里而來,舟車勞頓,人馬疲乏,肯定不會夜襲。”曹操篤定道。
諸將深表贊同,為此還偽裝的要埋鍋造飯,等到夜色降臨時,立刻準備撤退。
誰知道,劉羽卻在此時,直接下令進攻。
“殺——”
劉羽布置的上游、下游各兩萬兵馬,直接強渡淄河作戰。
官兵原本分兵對峙,可眾將士都做好了撤退的準備,誰知道敵軍趁夜進攻。
處于中軍方向的劉羽,親自率軍渡河,卻發現沒有阻攔,果斷道:“官兵果然要撤退了,殺!!!”
正準備撤退的官兵,立刻遭受到劉羽率軍強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