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套心
- 文娛:1990
- 嗷世巔鋒
- 2537字
- 2025-06-05 12:00:00
張延在三國劇組待了兩天,赤裸裸的宣誓完主權之后,這才準備動身返回京城。
臨行時,眾多演員對它都是戀戀不舍,飾演劉備的孫巖軍握著后視鏡,動情的道:“沒了這車,以后再想吃驢肉火燒可就難嘍。”
雖然演員們薪酬都不是很高,但還不至于吃不起飯,主要是離著城市太遠了,根本趕不及。
所以張延這兩天的最常干的事,就是載著沒有拍攝任務的演員去城里大采買,來來回回走了五六趟,光是驢火就捎回來兩百多個。
上車前,張延又拉著陳虹反復叮囑:“那個演呂布的張廣北,每次一見你就面紅耳赤的,肯定沒憋什么好心思,你可千萬嚴防死守別讓他占了便宜!”
陳虹好容易才忍住沒翻白眼,心下暗暗吐槽張延實在雙標,一邊在外花天酒地的,一邊卻恨不能把自己拴到褲腰帶上。
但這總比張延一邊花天酒地,一邊對自己不聞不問要強。
所以陳虹最終還是乖巧的應了。
張延開著車駛出山溝溝,又特意去城里最正宗的老店,買了兩壇子剛鹵好的驢肉,搭上幾十個火燒。
雖然保定驢火更有名,但平時在京津冀吃到的,其實大多都是河間款驢火,主要保定驢火是現殺現鹵的,而河間驢火可以提前置備,更適合商家販售。
等回了京城,他先給史鐵升老師送了一壇,另一壇則直接帶到了魔巖文化,請郭川林、張佩仁等人大快朵頤了一番。
經過半個月的篩選,張佩仁目前已經確定了首專的十首歌,除了黑豹版《夢回唐朝》之外,其余九首都要從頭錄制。
目前他正跟百花錄音棚協調,準備到時候把九支樂隊集合起來一氣呵成。
扯了半天閑篇,張延下午準備回家的時候,郭川林又喊住他道:“小張,竇維估計過幾天就回來了,到時候咱們聚一聚,也順便開導他一下。”
得~
看來得給車上做個大掃除了,至少藏在座子底下的避孕套得趕緊收走。
回到公寓樓下。
張延正貓著腰在副駕駛撈‘氣球’呢,就聽車窗被人敲了幾下。
抬頭一瞧,竟然是余樺。
“余哥?”
他忙推門下車,納悶道:“你怎么知道我回來啦?”
“中午我和莫巖、蘇彤、劉振云,一起在鐵升家吃的驢肉火燒。”
余樺說完糾結了一下,還是戀戀不舍的遞過來一個信封。
“什么玩意兒?”
張延接在手里,撥開一瞧,里面卻是一疊人民幣,他不由皺起了眉頭,反問:“余哥,你這是什么意思?”
“沒什么意思。”
余樺嘆了口氣,道:“我和陳……我和你嫂子商量了一下,覺得這錢太多了,我拿了一千,剩下的……”
沒等他把話說完,張延就把那三千塊錢拍在了他胸脯上,不以為然道:“這有什么,你踏踏實實拿著就對了——拍廣告本來給的就多,陶葒拿了六千,你怎么說也是小有名氣的作家,拿四千不算過分。”
聽說那小姑娘拿了六千,余樺‘嘶’的倒吸一口涼氣,但想想人家小姑娘是賣藝又賣身,心里頓時又平衡了不少。
他捏著那錢,感慨道:“怪不得莫巖、蘇彤都爭著把小說改編成劇本,這影視圈是真賺錢啊!”
其實暢銷小說也能賺到不少,張延兩本書差不多能拿到30萬,當然這話就沒必要當著余樺說了。
見他沒有再推讓的意思,張延也就沒再提錢的事兒,一邊招呼著余樺往樓上走,一邊詢問他那小說有沒有什么進展。
“唉~”
余樺剛沾沾自喜的收起錢來,那股‘失而復得’的喜悅,就被這個話題給沖散了,他無奈搖頭道:“不瞞你說,我幾天就寫了倆字:《活著》——本來以為已經打好了腹稿,可寫出來東西怎么也不是個味兒。”
這話莫名有些熟悉感。
對了,好像某中年作者就常用這個理由請假。
不過余樺這個應該是真的遇到瓶頸了。
“別急,慢慢來唄。”
張延邊開門邊寬慰道:“純文學小說十年磨一劍的多了。”
“我可等不了這么久。”
余樺苦笑道:“要是半年還邁不過這道坎,我就只能先寫點別的了。”
那其實也挺久了。
換成張延估計最多死磕倆個月就會放棄。
“其實……”
推門進到門里,張延還要再說些什么,卻忽然發現書桌上放著十來個避孕套,粗略的擺出一個‘心’字。
不用問,這肯定是陳虹的手筆。
這大概既是在縱容張延,也是在提醒他千萬別捅出大簍子,更是在暗示:人可以出軌,但心不行。
嘖~
想想自己上午離開劇組時,還再三叮囑陳虹不要給張廣北占便宜的機會,張延多少就有點羞慚。
但羞慚歸羞慚,下次他肯定還會這么干。
至于什么激情戲,那更是想也別想!
他不動聲色的拉開抽屜,把那些避孕套全都掃進抽屜里,然后才招呼著余樺落座道:“余哥,既然你那新書寫不出來,要不要轉換一下心情?”
余樺好奇道:“轉換心情,怎么個轉換法?”
“給咱們拍廣告那個管唬,搞了個本子想拍成電影,我給改了改,但總覺得還不夠深刻,你要是有時間的話,不妨幫著再掌掌眼——放心,肯定不能讓你白忙活。”
“別!”
余樺忙道:“你還不如讓我白忙活呢,這樣心里還踏實點。”
“那回頭我讓他把劇本給你送去?”
“成!”
余樺爽快點頭道:“正好我也想見識一下電影劇本是怎么一回事,以后有機會咱也改編個電影試試。”
他今天中午多少受了些刺激。
莫巖的《紅高粱》改編成電影后獲獎無數,現在蘇彤的《妻妾成群》改編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又在威尼斯拿了銀獅獎,眼見也要異軍突起。
有這兩個成功案例在,余樺對改編劇本很有些心向往之。
兩人閑扯了一下午,除了聊文學就是聊圈里的八卦,到傍晚余樺非要請客,于是就近找了個地方吃的涮羊肉。
晚上余樺酒足飯飽回到出租屋。
他女朋友陳葒聽到動靜,立刻迎了出來,有些緊張的問:“怎么樣了,那筆錢……”
雖然兩人商量后,一致認為應該退掉大部分,但這并不意味著兩人真就舍得放棄這筆錢。
“跟咱們猜的一樣,原封未動。”
余樺掏出信封,彈了一下道:“我又順帶攬了個活兒,幫著人改改劇本。”
“這個張延可真是夠大方的。”
陳葒松了口氣,忙又叮囑道:“你這回可千萬別收人家錢了。”
“放心。”
余樺無奈道:“反正《活著》一直不出活兒,我正好拿來換換腦子。”
陳葒聞言,建議道:“我看了你那些廢稿,感覺代入感還是很強的,可又莫名隔了一層——你有沒有想過,干脆換成第一人稱?”
“第一人稱?我?”
余樺念叨著,忽然眼前大亮,沖上去抱起女朋友就開始轉圈:“第一人稱,哈哈,我怎么就沒想到呢!哈哈哈,這本書就該用第一人稱!”
當天晚上,余樺就文思泉涌寫了八千多字。
第二天創作激情依舊,不過張延已經讓人送來了劇本,余樺想著還是先還人情要緊,所以便把創作放到一邊,開始幫著修改起了《頭發亂了》的劇本。
整體架構他沒動,主要是就是對臺詞做了些優化,又添了一兩個他認為和劇本很搭配的段子。
雖然都是些小改動,但細品下來劇本的深度和臺詞的精煉程度,明顯上了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