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人多力量大
- 從夷陵滅蜀,中興漢室
- 三尺月明
- 2013字
- 2025-05-19 23:25:00
劉琦復墾荒疇萬余畝,悶聲種大田。兩季稻種植下去,又該忙碌芋頭。荔浦百姓的生活,漸漸充實起來。人多力量大,絕對不是虛的。
烏滸百姓力雄體健,漸習稼穡之務。他們看著莊稼茁壯地成長,心里別提有多高興。等到夏收,倉庫里堆滿糧食,他們將不會再挨餓。除此之外,他們還可以肆無忌憚地添丁,不必再擔心孩子養不活。
劉琦初入荔浦,抱著襁褓中的嬰孩,發誓要使荔浦民生殷阜。如今百姓勤耕不輟,阡陌日盛,閭閻漸安,眾心愈固??h衙里的孩子,都被家人接了回去。人非困厄至極,誰忍棄舐犢之親、割骨肉之愛?
馬玄算是了了一樁心事,不禁長舒一口氣:“公子,春耕總算是結束了。荔浦編戶之民,亦增至四萬之數?!?
黃忠目光憂慮,感慨道:“四萬生民,即四萬饑腸。日食所需,絕非易事。今雖海晏河清,然糧儲若竭,恐生變亂,不可不察!”
劉琦言辭果決,斬截道:“要是讓百姓餓肚子,肯定是官府沒有做到位。糧食沒有了,就算是去搶,我也會先照顧自己治下的百姓。”
黃忠感慨一聲:“公子,話是這么說沒錯??赡堑垭凶谟H,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啊,神州都是大漢的子民?!?
劉琦笑了笑,回答道:“凡事,都講究親疏有別。臨生死關頭,自當厚待治下子民。告訴文長,除了農忙時節,其麾下六百銳卒,須每日勤加操練。關鍵時刻,還得他上陣?!?
黃忠神色自若,直言:“文長屢屢請命,今日終得償所愿。軍旅操練,斷不可稍有怠忽。我等勢力日盛,廣信豈會坐視?吳巨、區景之輩,必有所圖,不可不防?!?
劉琦振袖迎風,朗聲道:“鼠輩若不犯荔浦疆土,縱有千般算計、萬種圖謀,某亦不屑問津!”
吳巨治蒼梧,權謀機變,手段卓絕。昔者逐劉表所遣交州刺史賴恭,足見其智略非常。至于區景,性極兇鷙,狂悖無忌,竟悍然行刺朝廷欽命的刺史張津,其跋扈乖張,更出吳巨之右,此二人盤踞一方,實乃心腹大患。
劉琦不禁想起歌圩部的密信,心內惕意愈濃。然時下,實無理由興兵蒼梧,與吳巨、區景相抗。
最重要的是,劉琦麾下兵微將寡,欲一舉蕩平蒼梧,實非易事。若戰端一開,陷入膠著,彈丸荔浦之地,安能供給浩繁軍需?吳巨、區景若合兵一處,料可集眾萬余,不可不慮。
劉琦能保荔浦一城無虞,已屬殊為不易。若欲興兵攻伐,必須等敵人露出致命的破綻。他估摸著,等江東染指嶺南,才是最佳渾水摸魚之時。今若貿然與吳巨、區景結怨,實乃因小失大,殊非明智之舉。
只要劉琦不妄啟戰端,自可與廣信假意周旋,虛與委蛇,暫保相安無事。
突然,郭表策馬揚鞭而至,神情凝重,沉聲稟道:“江東有情報火急,須即刻報與公子知曉!”
劉琦抬首,目若朗星熠熠,急問:“文顯,究竟何事,如此緊迫?”
郭表回想起來,猶覺匪夷所思,不禁道:“公子有所不知,江東出了一樁大事。劉備與江東聯姻成功,如今可是親上加親了?!?
黃忠面露疑惑之色,不解道:“孫權與劉備暗通款曲、往來甚密,已非一朝一夕之事,聯姻之舉,亦不足為奇?!?
郭表神情鄭重,語出驚人:“老將軍有所不知,劉備所娶之人,是吳國太!”
嗡隆,如聞霹靂,聲震于野。眾人一時皆怔立當場,目瞪口呆,神情震愕,久久未復。
劉琦面露驚疑,按捺不住,急聲追問:“文顯,你沒有開玩笑?”
郭表斂神凝氣,神色肅然,沉聲道:“此等重大之事,豈敢戲言?聞聽乃是孫家小姐不愿委身于年事已高的皇叔。吳國太氣不過,親自下嫁。”
黃忠不禁大笑,戲謔道:“哈哈哈,如此一來,劉備豈不成了孫權之父?孫權又怎會甘愿應下!”
劉琦面上神色異樣,似笑非笑地揶揄道:“保不齊孫權,就偏好這等奇事呢?!?
馬玄目光深邃,細細剖析道:“劉備曾收養劉封作為繼子,倘若孫權成了他兒子,自然也可以把家業留給孫權,好深的算計!”
劉琦神色鎮定,從容道:“若不曾有阿斗,皇叔或許當真會有此等打算??扇缃癜⒍啡諠u長大,他又豈會愿意把辛苦創下的基業,拱手讓予孫權?”
黃忠納悶:“如今我等處境,愈發險峻,總覺風云變幻,轉瞬之間便有大事臨頭?!?
郭表神色憂慮,喟然長嘆道:“我心中亦是惴惴難安,倘若孫劉聯軍牢不可破,我等欲重回荊州,怕是希望渺茫啊?!?
劉琦喚郭表至前,囑道:“文顯,江東、荊南諸事,當持續探聽,不可懈怠?!?
郭表拱手一揖,朗聲道:“遵命!”
馬玄趨前,拱手相問:“公子,莫非真有大事降臨?”
劉琦負手而立,眸中精光微閃,剖析道:“江東欲圖壯大,必思開疆拓土。其勢所趨,非西進則南下,此乃必然之局?!?
馬玄神色一凜,肅然拱手道:“在下已然明晰,我等自當早做綢繆!”
以荔浦丁口之數,劉琦欲聚兵三四千,本非難事。然倉廩未實,糧秣匱乏,豈容肆意擴軍?且農事繁重,稼穡之事需民力甚巨,當務之急,唯屯田積谷,方可解燃眉之困,謀長久之安。
劉琦勸諭百姓,廣植芋艿,若逢戰禍,足以為糧,支撐時月。他正率眾耕耘間,忽見魏延策馬疾馳而至,不禁駐杖相詢,問其來意。
魏延疾步趨前,抱拳而立,聲如洪鐘道:“啟稟公子!有稱張津舊部者,遣人呈遞投誠書札。事關重大,末將不敢稍緩,特趕來馳報!”
劉琦展信細讀,喜色頓生眉梢。信望這東西,果然很重要。古訓有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此至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