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菩提金身
- 剛躍龍門,就淪為天庭食材
- 楓味
- 2151字
- 2025-05-17 12:05:32
巍巍昆侖,萬山之祖。
一道天河自絕巔奔瀉而下,宛若祖龍擺尾,將這座神山一分為二,形成東西二境。
赤水之畔,呂易手持三寸周天星芒劍,在一塊靈木上翻飛舞動,劍光流轉間木屑簌簌而落。
不多時,一個栩栩如生的木人便躍然眼前,神態逼真。
他施展分身之術,將一縷縷金光注入木人體內。
那木人頓時活了過來,舒展筋骨,行走如常,與真人無異,靈動非常。
隨后,呂易來到靈鷲山前,指引木人進入元覺洞中。
此時距離上次趙公明四兄妹大戰燃燈道人,下界已經過了一甲子有余。
呂易的第二元神早就從北俱蘆洲回來,在赤水之中修行。
至于龍鯨內丹煉就而成的分身,則鎮守北俱蘆洲的孽江,常前往天庭和妖族的戰場伺機而動,收獲頗豐。
昔年道祖鴻鈞紫霄宮講道,傳下三十六天罡大法,奠定玄門根基。
女媧以斡旋造化創造人族,又以補天浴日修補天界。
元始天尊以花開頃刻,硬抗誅仙四劍。
七十二術其實脫胎于三十六天罡之法,只不過是三位玄門圣人將其簡化,使門下弟子更好入門。
其中玄妙之處,和三十六法一脈相承。
在赤水的一甲子時間里,呂易的第二元神并未見到燃燈道人返回靈鷲山。
他推測這位大能恐已投身西方佛教,欲借無上佛法將二十四顆定海神珠徹底演化二十四諸天,成就燃燈古佛尊位。
此般造化所需歲月,難以估量。
因此閑暇時,呂易便以龍鯨神魂為基,雕刻木人煉制分身,入元覺洞探尋機緣。
只是這些年來,他雕刻了足有上千個木人,全都被那恐怖的禁制湮滅,卻也摸清了部分規律。
洞口不大,卻透出一股仙氣,洞壁上長滿了青苔,顯得古樸而神秘。
尺余高的木人進入洞中,輕車熟路的避開一些禁制陣法。
入得洞內,只見一方云床懸于虛空,通體如羊脂白玉雕琢,表面氤氳著混沌清氣。
左側竹架倚壁而立,以昆侖墨玉竹為材,架上陳列著幾卷玉簡金冊。
中央八卦爐三足鼎立,爐身銘刻乾、坤、震、巽四卦,爐膛內殘留著未熄的靈鷲燈焰,灰色火舌舔舐爐壁。
右側石案擺放著紫金缽盂,放著朦朦朧朧的光芒。
洞頂垂落一百零八顆念珠,每顆寶珠有雞子大小,蘊藏著某種特殊的神韻。
整個洞府雖陳設簡樸,卻處處暗合天道至理,連石縫間生長的靈芝都呈現出陰陽魚紋,顯是經年累月受大羅道韻浸潤所致。
無論是念珠,八卦爐,還是紫金缽盂都屬于難得的至寶,里面說不得蘊藏著燃燈道人的一絲真靈,所以木人直接忽略這些法寶,直往竹架而去。
但是距離竹架還有一步之時,突然傳出“噼里啪啦”的聲響,一道電弧憑空顯化而出,木人頓時化為齏粉,消失不見。
遠處赤水。
呂易第二元神再次雕刻了一個同樣大小的木人,輕輕一吹,便就賦予了生機,在地上蹦蹦跳跳。
有了上個木人的經驗,這次的木人終于來到了踏出了最后一步。
好在并沒有觸碰到任何禁制。
竹架上共有五件玉簡,一件金冊。
玉簡擺放整齊,似是長時間沒有翻閱。
唯有那件金冊擺放隨意,顯然燃燈道人之前曾經翻閱過。
木人小心翼翼的觸碰金冊!
萬幸!
上面并沒有布置任何禁制。
隨后木人將金冊拿起,然后原路返回。
呂易接過木人手中的金冊,發出一聲訝色:“西方佛教的寂滅法門……”
原以為元覺洞竹架上的是玉虛上清仙法,所以才甘冒奇險,不斷以木人分身試探。
沒想到竟然整出了佛門功法!
看來燃燈道人其實和西方佛教早有接觸,就算沒有趙公明這一出,恐怕不久之后也要投西方而去。
不過佛教畢竟是兩位圣人所立,并創出四萬八千法門,條條入寂滅,還是有其獨特之處的。
要不然燃燈這個闡教副教主,還有慈航道人、懼留孫、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這些玉虛金仙豈會叛教轉投佛門?
接下來,呂易第二元神又放出幾個木人,企圖將剩下的玉簡全部拿出。
可惜上面皆有禁制,木人全都被湮滅。
“也罷,佛門功法也不錯,說不定本尊能從里面悟出什么神通來!”
第二元神將金冊上面的內容臨摹,然后再將其放入元覺洞的竹架上。
畢竟是大羅金仙之物,萬一里面有什么后手,豈不是害了本尊?
之后,第二元神帶著刻好的玉簡,往天界而去。
到了煙波島,只見一片忙碌的景象。
萬丈龍鯨骸骨橫陳東岸,玉質化的脊椎如連綿山脈,在朝陽下泛著淡金色光暈。
十余名天寶司仙師圍聚骸骨四周,手持星斗羅盤丈量尺寸,不時以靈筆在虛空中勾勒陣紋。
西岸沙灘上,二十名仙師正解剖妖族青銅戰船殘骸。
一塊百丈長的饕餮船首被弱水精英浸泡,模糊的妖紋在弱水的沖刷下顯露出原始符文。
前行一段時間后,又便聽見此起彼伏的砍伐聲,但見上千精英水兵揮動飛劍,將天庭取回的神木仙竹削成三丈長的船板,木屑紛飛間庚金之氣四溢。
島中央的元坤洞前,三十位仙師合力展開天元星船圖紙,與呂易本尊正在商討如何將天元星船和那些妖族戰艦結合在一起。
“佛門的寂滅之道……”
呂易本尊見到玉簡金冊內容也是吃了一驚,連忙細細觀看。
畢竟是圣人法門,蘊含天地至理,奧妙無窮。
他修煉至今,還沒有什么系統的功法。
所借鑒者,不過玉陽道人的傳承。
細細研讀一番后,呂易才明白這金冊記載著足有上百種法門。
其中他最感興趣的當屬菩提金身。
此為西方佛教中的一種頂級金身功法,通過積累無量的功德和愿力,最終凝練出的不滅金身。
每修成一顆頭顱或一條手臂,需渡一次因果劫,頭顱可看破虛妄,手臂能執掌法寶、鎮壓外魔。
修煉到最深處,當有二十四首,十八臂,手持拿瓔珞,傘蓋,花罐,魚腸,加持寶杵,寶銼,金鈴鐺,金弓,銀戟,幡旗,寶幢,蓮花,令牌,缽盂,尖槍,闊劍,舍利,經書。
那妙音揭諦也曾修煉菩提金身,但只得皮毛,徒具空殼,無甚威力,在天蓬元帥面前如同紙糊一般,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