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山脈一處極為隱蔽的無名山洞之內(nèi),陸易盤膝而坐,正在看一張玉簡。
在他旁邊的地上埋著一口大缸,里面盛滿了暗紅色的渾濁液體,而液體里則浸泡著之前被他擒住那名中年漢子的尸體。
是的,現(xiàn)在此人確實可以稱之為尸體了,因為他的神魂已經(jīng)被陸易用“尸傀秘典”里記載的手法抽出、放去輪回了。
此人現(xiàn)在屬于一個有魄無魂的狀態(tài),那么當(dāng)然與尸體無異,只不過屬于活尸罷了。
所謂“活尸”,并非指的“這個人”還活著,而是指的“這具軀體”還活著。
至于“人”的定義,究竟源自“精神”還是“肉體”,陸易不愿計較也不想計較。
事實上依據(jù)“尸傀秘典”里的方法,陸易完全可以用“器物”代替“軀體”;
來容納此人的神魂,以更加容易的完成對這具活尸的控制,但他并沒有那樣去做。
包括以前的八臂猿也是如此,陸易也是在煉制之初,就放了他的神魂去輪回轉(zhuǎn)世。
至于他們所剩的軀體,一具皮囊而已,既然于他們已無用,陸易便用來煉尸了。
當(dāng)然陸易也知道這樣并非長久之計,雖然修仙界實力為尊,但以人的肉身煉尸,還是會受到一些非議的。
所以陸易準(zhǔn)備在去血色試煉的時候,順路收獲一些妖獸的軀體用來煉制獸尸。
現(xiàn)在天南這邊,野生的妖獸、尤其是實力達(dá)到一定程度的野生妖獸已經(jīng)非常罕見;
但血色秘境之內(nèi),野生妖獸還有很多,實力強橫的野生妖獸也不在少數(shù)。
所以陸易決定去參加血色試煉,實則是想一舉雙得,而并非只為獲取筑基丹。
對于筑基丹,實則有更好的辦法,就是著落在那位狼心狗肺的同姓師兄身上。
當(dāng)然即便從那位“陸師兄”處奪得了筑基丹,也還是要去血色試煉走一遭;
否則難以解釋筑基丹的來源,因為越國的筑基丹都掌握在宗門手里,有記錄的。
所以血色試煉一定要去,到時能否一舉雙得甚至一舉三得,就要看具體情況再說。
所謂一舉三得,是因為抽出來的妖獸神魂也有用,比如煉制獸魂符之類的。
當(dāng)然陸易現(xiàn)在還不會制符,實在是也沒時間學(xué),但并不妨礙他先攢著以后用。
即便不制作獸魂符,抽出來的神魂也有其它的用處,比如煉尸晉階就需要用到。
根據(jù)“尸傀秘典”里的記載,尸傀在晉階大境界的時候,必須與原神合體。
因為晉階大境界是需要“精氣神”都參與到的過程,缺了哪個都不行。
譬如修士在奪舍后,就無法再晉階比原修為更高的大境界了;
否則的話,這世上哪還有不被奪舍的天靈根修士,早都不知被誰給換了“芯”了。
當(dāng)然煉尸想要晉階大境界并非容易的事,即便把神魂裝回去也十有八九會失敗。
并且一旦失敗那么煉尸就毀了,所以對煉尸的主人來說,這是一種很冒險的行為。
于是通常都會使用取巧的辦法,即想煉制銅甲尸就直接用筑基修士軀體進行煉制;
銀甲尸直接用結(jié)丹修士、金甲尸直接用元嬰修士、玉甲尸直接用化神修士來煉制。
當(dāng)然用高階修士的身軀來煉尸,這未免有點太危險了,所以也有替代品。
比如一些山精野怪,如妖獸、尸魈、山鬼、旱魃等的,都是用來煉尸的好材料。
不過這里面也就妖獸相對多些,剩下幾種材料也不容易尋找。
其實煉尸還有一個弊端,那就是能夠控制的數(shù)量有限。
因為煉尸都是抽魂以后煉制而成的,所以這玩意兒沒有自主意識;
而想要煉尸動起來,就需要煉尸主人進行操控,這就涉及到一心二用的問題。
實則并非一心二用,而是要“分神”,才能實現(xiàn)一對多同步操控。
對于這一點陸易也已想好了解決辦法,要著落在藏身宗門里的“林師叔”身上。
林師叔原本是極西之地千竹教的教主之子,后來千竹教內(nèi)部叛亂,此人為了避禍,才逃到天南的越國、躲入了黃楓谷。
此人的身上有《大衍決》前四層的傳承,而“大衍決”是一代天驕人物——大衍神君所創(chuàng)立的功法。
大衍神君創(chuàng)立大衍決,目的之一就是為操控更多的傀儡,而尸傀也是傀儡的一種。
所以只要拿到了“大衍決”,如何同步操控更多傀儡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在原本的“凡人世界”中,是“韓立”拿到了大衍決并發(fā)展了傀儡大軍。
陸易之所以要兜個圈子學(xué)習(xí)煉制尸傀,是因為煉制普通傀儡的原料是千年鐵木。
千年鐵木是一種靈植,韓立有能夠催熟的小綠瓶,千年鐵木想要多少有多少;
而陸易沒辦法找到那么多千年鐵木,所以只能兜個圈子煉制尸傀了……
這時山洞里盤膝而坐的陸易忽然起身,來到大缸附近往里面倒了一些藥粉;
這才又回去坐下,繼續(xù)拿起玉簡看了起來,而他看的玉簡,名為《朝安陣道初解》
玉簡里面記載的都是“陣道”方面的知識,更可貴的是通俗易懂、十分易學(xué)。
陣道向來以繁瑣晦澀而著稱于世,一般的人就算拿到了陣道方面的典籍也看不懂。
但這“朝安陣道初解”,可謂是把陣道知識“掰開了揉碎了”的進行講解。
不僅如此,還同時記錄了諸多詳實的例子,詳細(xì)到陸易這個門外漢都能一看便知。
所以即便陸易是第一次看陣道方面的書籍,也看的津津有味,有點如癡如醉。
他哪里知道,這張玉簡是當(dāng)初的周家長輩,為少年周朝安量身定制的心血之作。
周家那時候不但把周朝安當(dāng)族長培養(yǎng),還指望他加入天星宗光耀門楣。
他們哪里想到不等周朝安真正長大,周家就已經(jīng)被天星宗的實權(quán)長老給滅了。
實則周朝安此人確實是個陣道天才,這玉簡里的許多想法就是他后期補充的。
至于此人既然精通陣道,為什么還做劫修,那是因為研究陣道太費錢了。
這玩意兒沒錢真玩不轉(zhuǎn),必須煉制出實物,否則只能停留在紙上談兵的地步。
而學(xué)習(xí)陣道再加上煉制陣旗陣盤,這花銷別說個人了,一般的家族也承受不住。
當(dāng)然此人如果投身宗門或者家族,也應(yīng)該有人愿意供養(yǎng),但他又一心想著復(fù)仇。
所以此人最后栽在了陸易的手上,這張記載著“陣、器兩道”的玉簡也便宜他了。
陸易之前還犯愁怎么和陣道天才“辛如音”接觸,結(jié)果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