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亮劍:我川軍入晉,帶飛李云龍
- 幽冥小米狼
- 2130字
- 2025-04-30 23:22:46
根據地建設子模塊。
一行行的數據清晰地呈現在光幕之上。
【當前根據地名稱:昔陽】
【穩定度:54%↓】
【可征募兵員數量:3457(23476)↓】
【失業率:35%↑】
每一項核心數據后面,都跟著一個刺目的向下箭頭(失業率的向上箭頭在這里顯然也代表著惡化),表明情況不僅不樂觀,還在持續變壞。
穩定度只有堪堪過半的54%,而且還在下降,這說明零星的游擊戰勝利,并未能扭轉根據地整體的不穩定趨勢。
姚家窯周圍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涌動,民心未定,日偽的威脅也并未解除。
可征募兵員數量更是讓他心頭一沉。
昔陽境內有兩萬多青壯年,理論上兵源充足,但系統判定真正能被他所用、愿意加入他這支隊伍的,只有區區三千多人,這個數字甚至還在減少!
這背后反映的問題太多了——是八路軍的旗號還不夠響亮?
是他的實力還不足以讓人信服?
還是這片土地的百姓,已經被連年的戰爭搞的失去了對未來的期望?
失業率高達35%,且在上升。
這意味著大量的勞動力閑置,不僅是資源的浪費,更是潛在的不穩定因素。
流民、饑民,很容易被敵人利用,或者鋌而走險。
而在這些基礎數據之下,是幾個用醒目紅色高亮顯示的負面“根據地修正”詞條:
【土壤貧瘠:過渡耕種上千年,土壤肥力急劇下降,農作物產量降低30%】
【水源匱乏:多為地下水資源,且難以開采,穩定度下降5%】
【急需開發:基礎設施落后,生產力低下,經濟活動停滯。】
宋光華看著這些詞條,也算是有了一些思路。。
土壤貧瘠,意味著糧食產量天生就低,百姓們辛苦一年也未必能填飽肚子,哪有余糧支持軍隊?
這也是為什么上次戰斗繳獲的罐頭如此受姚家窯百姓們的歡迎?
本質是一年到頭來,很多百姓甚至連過年的時候都難以吃到一口肉食。
更不用說酸甜可口的睡過罐頭了。
水源匱乏這件事情,一直持續到新世紀才略微有所好感。
“急需開發”這一條,更是點明了現狀——這片土地太窮了,太落后了!沒有工業,沒有像樣的商業,甚至連基本的道路、水利設施都殘破不堪。
百姓們除了種地,幾乎沒有其他謀生手段,一旦年景不好,或者遭遇戰亂,立刻就會陷入絕境。
人畜飲水困難,農業灌溉更是奢望,這直接影響了穩定度。
閻老西此前在山西推行的六政三事,確實也建設了山西地區。
但他建設的重點是太原周邊地區,以及晉南盆地、上黨平原地區。
對于這片急需開發的昔陽而言,做的還不夠多。
七亙村伏擊戰繳獲的物資,確實解了燃眉之急,讓連隊能緩一口氣。
但這就像給一個重病之人喂了一口參湯,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昔陽這片土地的根本問題,是貧瘠和落后。
不解決這些根本問題,他的“抗日救國川軍第一連”就像是無根之萍,即使能打幾場勝仗,也難以真正扎下根來,更別說發展壯大,建立穩固的根據地了。
穩定度會持續下降,兵員會越來越少,最終最大的可能被日偽困死、餓死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
宋光華喃喃自語,眼神變得無比凝重,“打仗是為了生存和發展,但要真正立足,還得靠建設。”
他想起了趙振華白天提到的組織群眾、發展生產的建議,之前他更多是從軍事角度考慮,現在看來,這位政委的思路,或許才是解決根據地根本問題的關鍵。
軍事和政工,戰斗和建設,必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前路漫漫,挑戰遠比他想象的更加嚴峻。
宋光華熄滅了油燈,躺在冰冷的土炕上,腦中卻在飛速地思考著未來的方向。
如何改良土壤?如何尋找水源?
如何組織生產?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和人力,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點燃星星之火呢?
【當前地圖外民用工廠數量為:2】
【注:民用工廠標準產能為一百萬美元/年,產能可按照固定援助周期兌換相應工業生產原料或設備。】
“兩百萬美元..”
法幣在兩年前完成了相應的幣值改革。
宋子文在美國佬的幫助下,將白銀掛鉤貨幣,發型法幣,進行金融體系的強化,挫敗了日軍的金融戰陰謀。
抗戰剛剛爆發之時,三塊錢的法幣的購買力在國際市場上相當于一美元。
兩百萬美元,相當于能夠直接獲得六百多萬法幣的物資援助。
整個昔陽現如今人口數量差不多在八萬到十萬左右。
這么點的人口數量,一年的總產值恐怕都沒有六百萬多法幣。
更不用說支持這么多的物資了。
顯而易見的,這兩個地圖外民用工廠的產值,如果全部投入到昔陽根據地的建設之中...
可想而知會產生什么樣的變化。
【當前可兌換物資數量如下:
主要農作物種子:改良稻米、小麥、小米、高粱、土豆、玉米種子...
主要經濟作物種子:優質棉花、麻類、油菜籽...
基礎生產工具:新式犁、鋤、鐮刀、播種機(少量)...
化肥與農藥:基礎氮磷鉀肥、除蟲藥劑(少量)...
工業原料與設備(需更高權限或特定任務解鎖):鋼鐵、煤炭、基礎機床...
成品類:省略】
看著那一排排可以兌換的物資名稱,宋光華只覺得眼前豁然開朗!
改良的種子!
新式的農具!
甚至還有化肥和農藥!
這些不正是解決“土壤貧瘠”、“急需開發”問題的關鍵嗎?
有了這些,提高糧食產量,解決吃飯問題就有了希望!
有了棉花種子和布匹,解決冬裝問題也有了方向!
組織生產?
有了工具、種子和化肥,再把那35%失業率的閑置勞動力組織起來,開墾荒地,興修水利,昔陽的面貌,完全可以煥然一新!
“固定援助周期..”
宋光華將自己的意識放在了上面。
【援助周期為:7天】
【援助形式為:陸路運輸或空投】
【注:空投需開辟合適空投場地。】
宋光華緊緊握住了拳頭。
他娘的。
民用工廠可以提供生產生活用品,那如果是軍用工廠的話,不是能夠直接提供武器彈藥?
但問題是,怎么才能獲得地圖外的軍用工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