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傳旨天下!詔楚儒 荀儒入京!
- 大秦從忽悠扶蘇造反開始
- 糖醋打工仔
- 2127字
- 2025-05-03 15:29:31
他的聲音中帶著些許不屑。
不是嬴政看不起這些魯儒,確實是這些魯儒從來就不會干什么正常人干的事情。
還為了天下黔首?
處理這些儒生方士的過程,就是改變秦律的過程?
他看向一旁早已經躍躍欲試的李斯:“李斯,你告訴淳于越,他所說的話到底有多么的荒謬?!”
李斯當先一步走出,面容沉靜。
他先是開口道:“啟稟陛下,淳于越所說的話語表面上看好似沒有什么問題,實則全然是詭辯。”
“無論秦律如何更改,都只是將從前的一些嚴苛的法條變得稍微寬和些。”
“處置這些儒生所涉及的法條,一定是不在這些需要被更改的法條之中的,因為儒生們所犯下的,既是大不敬之罪,又是干涉朝政之罪。”
“他們妄論國政,冒犯陛下。”
“此罪無論是什么時候,都是死罪。”
李斯抬起頭,一板一眼的看著淳于越說道:“淳于越,你平日里最愛講所謂周禮,那么我問你,你的周禮之中如何記載,無官身之黔首隨意妄論朝政,冒犯天子,該如何處置?”
淳于越吞吞吐吐不敢說話。
而一旁的幾位博士則是憋出來了幾句話語:“刑不上大夫!”
“這是自古有之!”
李斯聽到這話則更是想笑,他看著那幾位博士,又看著一句話都不敢說的淳于越說道:“刑不上大夫?豈不說此條在當初商公變法的時候已然廢黜,就算是刑不上大夫,與你們、他們這些人又有什么關系?”
他漠然道:“周禮之中,刑不上大夫的言論所涉及到的是“卿大夫”、“士”,其中“士”也就是被卿大夫所分封的權貴階級之一。”
“此之言出自周禮中最為重要的一章,也就是分封制。”
“在分封制之中,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則是分封“士”,這是邦周統治天下的四個統治階級,所以這句話中,刑不上大夫真正的含義解釋是“刑不上權貴統治”。”
“雖然我并不知道你說出這句話是在想什么,但無論你在想什么,那都是錯的。”
“因為....其一,我大秦不施行分封制,所以在大秦并沒有周禮中所說的“大夫”這一階層,其次,就算只是延伸其義,說我大秦的權貴便是類同于“大夫”,你與那些所謂儒生也并不享受這一層次。”
李斯站在那里,神色冷漠而又帶著不屑,他斜了一眼那博士說道:“因為你們不配。”
“依照周禮的分封以及士大夫權貴來推測,我大秦施行的乃是陛下所創立的“三公九卿”制度,就算施行刑不上大夫,那這個大夫所代指的最差也是“九卿”這一階層的人。”
“敢問這位....”
李斯說到這里,上下打量了一下那博士,又打量了一下淳于越:“敢問這幾位,你們算是三公、還是九卿啊?”
“若都不算,哪里來的這般詭辯?”
淳于與、那博士,聽到這里全然沉默了。
李斯說的話句句在理,讓他們根本沒有辦法反駁。
所謂“刑不上大夫”,或者說對這些文人不動刑,那只是一句空話,這句話就算是在文人地位最高的宋朝也沒有被貫徹落實過。
宋朝被貶謫的、被杖刑的文人還少了?
一路被貶到死,在路上磋磨的文人還少了?
封建社會從來都是如此,沒有任何時候會發生改變的。
嬴政見著淳于越等人沉默,臉上也是帶著淡淡的從容的笑意,這是第一次面對淳于越等人的時候心情如此舒暢。
并非是因為之前對抗不過,而是因為從前都有一個拖后腿的。
而今天,那個拖后腿的一點后腿都沒有拖。
或許是心有所念被那淳于越感受到了,他當即抬起頭,懷抱著最后一絲希望,看著坐在那里的扶蘇道:“長公子殿下!難道您就這般眼睜睜的看著這群法家之人如此猖獗嗎?”
淳于越的聲音中帶著絲絲縷縷的失望:“你真是讓為師太失望了!”
此時的他知道自己幾乎已經沒有“后路”了,所以在這大殿之上便如此pua起來了扶蘇,從前他只會在私底下這般做的。
畢竟那個時候他還不想和嬴政撕破臉。
而隨著他的話語聲響起,眾人的目光紛紛看向扶蘇,想要看看扶蘇會有什么樣子的動作。
只是很可惜。
此時的扶蘇依舊是一臉沉默的坐在那里,一言不發,像是一個啞巴一樣。
“長公子!”
淳于越的聲音有些凄厲,他看著這一幕,決定最后一搏。
“難道您忘記了所學習的先賢教誨了嗎?難道您忘記了自己當初所堅定的誓言與心中的道統了嗎?”
“天下之黔首何其無辜?”
“竟要繼續被暴戾的刑法所統治嗎?”
他試圖喚醒扶蘇的記憶,可他卻不知道....此時的扶蘇正處于一個“三觀”崩塌重建的時候,他這般行為不僅不能夠讓扶蘇想起來從前的“好”,反而會讓他瞬間暴怒。
三觀崩塌重建時候的人,是最不可以招惹的人。
只見得扶蘇睜開眼,臉上的笑明明還是從前那般的溫和,但眾人卻不知道為什么,突然感覺到一陣森寒.....
“黔首何其無辜?”
扶蘇歪著脖子,臉上帶著燦然的笑容:“是啊,黔首何其無辜。”
“可這跟父皇問罪那些儒生有什么關系呢?”
他一步步的往前走去,拆穿淳于越的假面:“淳于越,你口口聲聲都是為了黔首好,可...你做的事情怎么沒有一件是和黔首有關系的呢?”
扶蘇站在淳于越的面前,目光中帶著些許哀嘆。
“黔首何其無辜,圣賢何其無辜?”
“竟遇到了你這等衣冠禽獸之輩!”
說完之后,沒有理會絕望的淳于越以及震驚的諸多大臣,只是回過頭,看著臺上的嬴政。
他的聲音低沉,但卻有力。
“父皇,兒臣有請。”
他站立在那里,身姿挺拔。
“博士宮之魯儒,不能承襲圣賢之言,以繼諸子之志。”
“一系之言,如何能夠代表儒家?”
“請詔天下,令楚儒、荀儒等真正為國為民之儒生入博士宮!”
他甚至更進一步揣測了博士宮的意圖,開口道:“且一家之言,何以表天下?”
“請詔天下,令諸子百家入博士宮!”
“博士之言,怎可為一家儒生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