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敵人與叛徒
- 大明盛世:逆天改命朱雄英
- 三個金元寶
- 4172字
- 2025-05-28 00:01:00
“沒有陳友諒,張士誠,也會有李友諒,王士誠?!?
老朱放下茶盞,目光望向窗外,
“那時候天下大亂,群雄并起,誰不想當皇帝?“
朱標有些意外。
“兒臣以為父皇會恨他們。“
朱標輕聲,試探著說道。
老朱笑了:
“恨?咱為什么要恨他們?”
“他們都死了,不管恨與不恨,也早就過去了?!?
他起身踱步,沉聲道,
“天下本就是個大棋局,大家都在棋盤上廝殺,誰輸誰贏,那是本事問題,不是對錯問題。
再說,咱跟他們,其實是一類人?!?
朱標聞言,眉梢微挑,臉上露出幾分驚訝:
“父皇此言何意?“
老朱踱到窗邊,望向殿外深邃的夜色,語氣深沉:
“因為抗元。
那年月,元廷昏聵無能,官吏橫征暴斂,把咱們漢人當牛馬使喚,視如草芥。
百姓們活不下去,餓殍遍野、賣兒賣女、易子而食的慘狀,你沒見過,咱可是親眼瞧著過來的?!?
老朱的聲音低沉下來,目光仿佛穿透了時間,回到那個絕望的冬天。
“那年濠州大旱,蝗蟲過境,連樹皮都啃光了。
咱爹拖著浮腫的腿,挨家挨戶去借糧,可誰家有余糧?
回來時,他懷里只揣著半把觀音土……咱娘把它熬成糊,騙咱兄弟幾個說是豆面粥。”
老朱喉頭滾動,像是還能嘗到觀音土的土腥味,
“后來連土都沒得吃,咱爹餓得站不起來,躺在炕上對咱說,
‘重八啊,出去討口飯吧,討到了……你自己吃’?!?
“咱跪在雪地里,向劉財主家討半碗糠。那管家拎著棍子趕人,罵咱‘餓死的小叫花子臟了門庭’?!?
老朱突然冷笑,
“后來咱聽說?!?
“就在同一天,劉家后院倒了三擔餿飯喂豬——那是咱一家五口的命!”
“咱娘咽氣前,把最后一件褂子蓋在咱大哥身上,說‘留件衣裳,埋的時候體面些’……要不是義惠侯看咱可憐賞了塊地,他們連埋的機會都沒有?!?
老朱猛地攥緊拳頭,牙齒咬的咯吱響。
話語戛然而止。
胸膛劇烈起伏,心中對劉家地主的恨意滔天。
半晌,才嘶聲道:
“后來咱投紅巾軍,第一件事就是帶兵抄了劉家。
你猜怎么著?糧倉里堆的谷子,夠全縣人吃兩年!”
他盯著朱標,一字一頓,
“標兒,這就是為什么咱寧可被罵暴君,也要把天下田畝攥在朝廷手里——餓死人的從來不是天災,是那些心比蝗蟲還毒的人!”
他聲音微沉,帶著一絲遙遠的悲憤:
“而元廷呢,只知盤剝,根本不管百姓死活。
這樣的日子,誰能忍?
所以,這天下才四處烽煙,義軍蜂起。
咱是這樣,張士誠是這樣,陳友諒也是這樣。
開始都是為了活命,后來才是為了給這天下換個活法,
為了讓咱們漢人不再受那蒙古人的欺凌,才舉起反旗的?!?
老朱轉過身,目光落在朱標身上,帶著幾分沉重:
“從根子上講,咱們都是抗元的義軍。
大家都是這亂世里,被元廷逼出來的反骨,為了掙一口氣,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只不過,后來道不同,走的遠近也不同罷了。“
朱標心頭一震,這番話顛覆了他對父皇和那些叛逆的固有認知。
他一直以為父皇是天命所歸,而那些人不過是逆賊,卻從未想過,他們之間,竟有如此深層的共通之處。
原來,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們都曾是反抗壓迫的同道中人。
“陳友諒那人,野心夠大,手段夠狠,只可惜眼界太窄?!?
老朱搖頭,
“他以為占了湖廣就能稱帝,殊不知天下之大,豈是一隅之地能夠支撐的?“
朱標想起史書記載:
“鄱陽湖一戰,他敗得很慘?!?
“敗是敗了,但死得也算壯烈。“
老朱語氣中竟有幾分贊賞,
“那一箭射中他腦門,當場斃命。
咱當時看見,第一個念頭不是高興,而是惋惜?!?
“惋惜?“
“惋惜他沒能早點投靠咱?!?
老朱哈哈大笑,
“這陳友諒要是早點歸順,說不定現在還能在朝中當個王爺啥的。可惜啊,他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朱標若有所思:
“那張士誠呢?“
老朱臉上露出一絲復雜的表情:
“張士誠這個人,咱是真佩服他?!?
“佩服?“
朱標更加疑惑了。
“你想想,他本來就是個販私鹽的,能從一個小商販發展到割據江南,靠的是什么?“
老朱在房間里慢慢踱步,
“靠的是義氣,是對手下的好。“
“可是他最后還是敗了?!?
老朱轉身看著朱標,
“標兒,你記住,他敗得光明磊落,沒有背叛任何人。
平江城破的時候,他完全可以開城投降,可他沒有。
為什么?
因為他覺得對不起跟著他的那些兄弟。“
朱標沉默了。
這樣的敵人,確實值得敬佩。
“更難得的是,張士誠治下的百姓,日子過得不錯?!?
老朱繼續說道,
“江南繁華,他沒有搞什么苛捐雜稅,也沒有濫殺無辜。
這樣的對手,咱怎么能不敬佩?“
朱標若有所思:
“兒臣曾讀史,聽聞張士誠早年守高郵時,以孤城抗百萬元軍,竟能死戰不退?”
老朱聞言,眼中精光一閃,指節重重叩在案上:
“豈止是死戰不退?!
那一年元廷調集百萬大軍,光是樞密院禿赤麾下的蒙古精銳騎兵就二十萬!
把高郵圍得鐵桶一般——結果呢?”
他猛地起身,袖袍帶翻茶盞也渾然不覺,嗓音里竟帶著幾分當年義軍的激憤,仿佛又回到那熱血噴張的戰場:
“城頭箭矢用盡了,張士誠就拆民房梁木當滾石!
糧食斷了,他殺光戰馬分給士卒,自己啃樹皮!
元軍堆土山高過城墻,這廝竟連夜挖地道,帶三百死士從地底殺出,一把火燒了元軍糧草!”
老朱看向窗外,仿佛又見那血火連天的歲月:
“最絕的是——元相脫脫親自擂鼓攻城,眼看就要破城,元廷一道圣旨竟臨陣奪了他的兵權!”
他忽然仰天大笑,笑聲震得武英殿哄哄作響,
“元廷內斗,自毀長城,百萬大軍,就這么散了!
哈哈哈哈……這就是天意!”
朱標震撼難言。
他從未見過父皇如此失態,更未想過張士誠竟有這般壯舉。
老朱笑聲漸止,抬手抹了把臉,語氣忽轉深沉:
“標兒,知道咱為什么留他全尸嗎?”
他指向窗外黑沉沉的夜空,
“就憑高郵城下那三百具尸首——他們可都是為抗元而死的漢家兒郎!”
“那父皇為什么一定要滅了他?“
朱標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老朱停下腳步,目光銳利:
“因為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江山只能有一個主人,這是沒得商量的。”
“咱不恨他,但咱必須殺他,這是宿命?!?
“這不是私人恩怨,這是天下大勢。“
老朱的聲音變得低沉,
“你明白嗎?
“有時候,咱要殺的不是敵人,而是障礙。”
朱標心頭一震。
父皇這話,含義深刻。
“就像陳友諒,咱也不恨他。
這小子有野心有手段,是個人物?!?
老朱重新坐下,
“可惜他選錯了路,非要跟咱作對。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兵戎相見了?!?
“父皇的意思是,當時的局面,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正是?!?
老朱點頭,
“群雄爭霸,本就是這樣。
今天你滅我,明天我滅你,這是游戲規則。
誰也不要怨誰,各憑本事?!?
“標兒你可知,我們三人爭來爭去,實際掙的是選出一人,與元廷決戰。
那年月,元廷雖已日薄西山,卻仍坐擁百萬大軍。
陳友諒踞長江,張士誠占江南,咱據應天,三家看似互相攻伐,實則都在做同一件事——“
老朱突然攥緊拳頭,骨節發出爆響:
“在替漢家兒郎掙一個堂堂正正決戰的機會!“
“陳友諒那六十萬水師,張士誠那堆積如山的糧草,還有咱麾下這些百戰精兵,本該合兵一處直搗大都。
“可元廷巴不得我們自相殘殺,他們好坐收漁利?!?
老朱眼中泛起血色:
“鄱陽湖上那場大戰,戰船燒紅了江面??赡銜缘脝??
就在我們廝殺時,元廷正調集二十萬鐵騎準備南下!“
“是張士誠!這個倔種突然出兵截斷元軍糧道,才逼得他們退兵!“
老朱喘著粗氣,
“后來咱才想明白,這廝寧可跟咱死磕,也不讓元韃子撿便宜!“
聲音漸漸嘶啞:
“說到底,我們三個都是在為漢人江山拼命。
陳友諒想當皇帝,張士誠要守一方凈土,咱要重建漢家天下——但最先要做的,都是把元廷徹底趕出中原!“
他猛地轉身:
“標兒記住,這世上最可恨的不是明刀明槍的敵人,而是那些引狼入室的叛徒!
當年若沒有劉福通他們牽制元軍主力,我們三個早被各個擊破了!“
“可惜啊,等咱明白這個道理時,陳友諒的尸首都涼透了......“
朱標想起剛才王敬的遭遇:
“那今天對王敬......“
“王敬和他們不一樣?!?
老朱打斷了他的話,
“王敬只是個小角色,犯的也是小錯。
給他個機會,他還能為朝廷效力。
但張士誠和陳友諒,他們是要爭天下的,這性質完全不同。“
“兒臣明白了?!?
朱標點頭,
“小錯可以原諒,大罪必須嚴懲。“
“不對?!?
老朱搖頭,
“不是原諒不原諒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用的問題。
王敬這樣的人,咱能用。
張士誠和陳友諒那樣的人,咱用不了?!?
朱標仔細琢磨著父皇的話,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再說了,咱滅了他們,也給了他們體面的死法。“
老朱忽然笑了,
“陳友諒戰死沙場,張士誠雖然被俘,但咱也沒有羞辱他。這已經是很大的仁慈了?!?
“確實如此。“
朱標想起歷史上其他敗將的下場,不由得點頭。
“咱這輩子殺過不少人,但很少因為私人恩怨殺人?!?
老朱的眼中閃過一絲滄桑,
“該殺的殺,不該殺的不殺。這是做皇帝的基本功。“
朱標若有所思:
“那父皇覺得,什么樣的人該殺?“
“威脅到江山社稷的,必須殺。“
老朱毫不猶豫地回答,
“貪官污吏,必須殺。叛臣逆子,必須殺。這些都是原則問題,沒得商量。“
“那什么樣的人不該殺?“
“真心為國的,不該殺。一時糊涂的,不該殺。能夠悔改的,不該殺。“
老朱停頓了一下,
“當然,前提是他們沒有犯那些不可饒恕的大罪?!?
朱標點頭,這套標準很清晰。
“所以咱說,對張士誠和陳友諒,咱沒有恨意?!?
老朱端起茶杯,
“他們都是英雄好漢,只是站錯了隊伍。如果當年他們選擇投靠咱,說不定現在還能在朝中效力?!?
“可惜沒有如果。“
朱標嘆道。
“沒錯,歷史不容假設?!?
老朱喝了一口茶,
“不過這也提醒咱們,識時務者為俊杰這句話,確實有道理。“
朱標想起王敬今天的遭遇,不由得感慨:
“王敬今天要是死撐到底,怕是就沒命了?!?
“那是他的幸運?!?
老朱笑道,
“也是他的聰明。在生死關頭,能夠放下面子保住性命,這需要很大的智慧和勇氣?!?
“父皇這么說,兒臣倒是對王敬刮目相看了?!?
“應該的?!?
老朱點頭,
“別看他今天丟了臉,但他保住了命,還保住了重新做人的機會。這比那些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蠢材強多了?!?
“父皇,兒臣有個問題?!?
朱標猶豫了一下。
“說。“
“您剛才說不恨張士誠和陳友諒,那您恨誰?“
老朱沉默了很久,久到朱標以為他不會回答了。
“咱恨那些背叛咱的人?!?
老朱的聲音變得有些低沉,
“明明受了咱的恩惠,卻在背后捅刀子。這樣的人,咱絕不饒恕?!?
朱標知道父皇說的是胡惟庸那些人。
“敵人可以原諒,叛徒絕不能饒恕。這是咱的底線?!?
老朱的眼中閃過一絲寒光,
“張士誠和陳友諒雖然是敵人,但他們從來沒有背叛過咱,所以咱不恨他們?!?
朱標點頭,這個道理他懂。
“好了,不說這些了?!?
老朱忽然笑了,
“今天的事情處理得不錯,通政司的改革應該能順利推進了?!?
“多虧父皇支持?!爸鞓酥t遜地說道。
“咱支持的不是通政司改革,咱支持的是你。
“老朱看著朱標,眼中滿是慈愛,
“只要是你認為對的事情,咱都會支持?!?
朱標心中一暖,這就是父子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