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馬皇后蘇醒
- 大明盛世:逆天改命朱雄英
- 三個金元寶
- 1815字
- 2025-04-23 11:35:33
“陛下!皇后娘娘醒了!”
小太監連滾帶爬撞進武英殿時,朱元璋正在用朱砂筆圈點應天府尹顧佐的奏報。
老朱猛的起身。
顧不上其他,大步流星往坤寧宮趕去,驚得沿途宮女太監紛紛貼墻跪倒。
“去!把太子喊來!”
他頭也不回地吩咐,聲音里難得透出一絲急切。
坤寧宮的木門被撞開時,馬皇后正倚著床頭咳嗽,衣領口已被冷汗浸透。
朱元璋搶步上前,粗糙的掌心貼住她的額頭,觸到退燒后的微涼時,懸了的心才落回胸腔。
“妹子,感覺如何?”
他聲音發顫,全然不見平日的威嚴。
太醫院院使張慎修被兩名錦衣衛架著拖進來,廷杖受的傷痕,滲出的血漬。
此刻膝蓋剛觸地,牽扯到后背的傷口,疼得冷汗直冒,卻仍強撐著行禮:
“陛下,微臣...為皇后娘娘診脈。”
馬皇后腕間的翡翠鐲子滑到肘彎,露出手腕。
太醫院張慎修指尖搭上脈門的剎那,瞳孔驟然收縮——前日如江河泛濫般的脈象,此刻竟如春日溪水般和緩,高熱退去后的脈象雖弱,卻已無洶涌之勢。
“陛下...娘娘的熱邪...退了?”
他難以置信地望向朱元璋,卻見老朱正從袖中摸出個鋁箔藥板,藥板上歪扭刻著“阿莫西林”四字。
“退了?”,
朱元璋聲音發緊,目光死死盯著太醫院張慎修。
張慎修立刻匍匐在地,喊道:
“陛下,天佑大明啊!”
只是奇怪的是卻只有他的聲音在殿內回蕩,張院使撅著屁股,忍住后背的疼痛,偷偷抬頭瞟了一眼朱元璋,卻撞上朱元璋森冷的目光。
頓時,嚇的噤若寒蟬。
“哼,天佑大明?那是咱去求的藥管用,你們這些廢物,枉顧朝廷俸祿。”
“滾下去,外面候著。”
看著太醫院張慎修退下的狼狽模樣,唇角勾起一抹冷笑。
朱元璋轉頭看向女官,道:
“離上次吃藥的時辰可有六個時辰了”。
“回陛下,已有六個時辰了”,
“那就再吃一次,把上次帶來的魚腥草,煮成湯,也喂皇后服下。”
說罷又轉頭,坐在軟榻上,握著馬皇后的手,看向馬皇后,問道:
“妹子,吃完藥再睡一會,睡醒就好了。”
馬皇后雖虛弱,卻仍攥住他的手,
“妹子,這藥真有用,雖說那個叫李明遠的小子有點奇怪,說這藥是海外蠻夷的,叫什么佛朗基,咱感覺這小子沒說實話”,
“我想去看看.....”,
朱元璋打斷了馬皇后的話,說道:
“不急,等你身子好些了,咱們帶著標兒一起去”,
頓了頓又說道:
“咱已命毛驤秘密安排心腹,日夜保護,不會出了岔子”。
“好”。
朱標從文華殿匆匆趕來。
他撲到床前握住馬皇后的手,觸到母親掌心的溫熱時,鼻尖陡然發酸:
“母后覺得怎樣?可還有哪里不適?”
馬皇后勉強一笑,指腹摩挲朱標的手掌。
“標兒,你瞧你,眼窩都凹進去了。”
她轉頭望向朱元璋,
“別總讓他批閱奏折,身子骨熬壞了如何治國?”
朱元璋望著兒子青黑的眼圈,有些心疼。
朱標自朱雄英薨逝后便晝夜操勞,老朱無心政務,幾乎都壓在朱標身上。批奏折時咳血的事,此刻見他這副模樣。心中甚是心疼。
“今晚別回文華殿了,就宿在坤偏殿,陪你母后。”
他生硬地轉過話題,
“再點燈熬油,咱就把你書房的墨錠全換成灶灰!”
“服侍你母后吃完藥,就回去休息吧。”
“是,父皇“,
朱標一臉無奈的說道,只是卻沒有在堅持,這段時間確實有些撐不住了。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
馬皇后服下李明遠的藥丸后,果然沉沉睡去,唇角還帶著一絲安穩的笑意。
朱元璋坐在床邊,望著發妻鬢角的銀絲,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滁州,馬秀英背著剛烙好的炊餅貼胸藏著,跑了二十里路送到軍營,掀開衣襟時胸口燙起的水泡。
那時他就發誓,這輩子絕不讓這女人再受半點委屈。
朱元璋揮揮手,目光仍落在馬皇后的臉上:
“你們先退下,讓咱坐一會。標兒,你也去休息,剩下的奏折,咱一會去批。”
“是,陛下”,“是,父皇。”
殿中燭火噼啪作響,他忽然從袖中摸出半板阿莫西林,只見里面躺著四粒藥片,暗道:
“雄英也是這藥救的嗎?”。
忽的,從偏殿傳來朱標的有些壓抑的咳嗽聲,朱元璋頓時有些心疼,嘴中喃喃道:
“回頭咱多批一點奏折”。
戌初三刻,朱元璋帶著一身夜露回到武英殿,案頭新到的加急奏報堆成小山。
應天府府尹顧佐的折子被朱筆畫了碗口大的圈,“蝗災肆虐”四字旁,他先前批的“速報災情”已被朱筆涂成墨團。
“廢物!”
朱元璋將折子摔在地上,玉板指在金磚上敲出悶響,
“去年汴梁鬧蝗災,教你們用夜火誘殺、廣收蝗卵,換到應天就忘了?”。
他抓起毛筆,在奏報空白處狠狠寫下,
“自尋對策,再問斬!”
殿外傳來更鼓三聲,朱元璋揉著太陽穴望向窗外。
似乎看到朱雄英的身影在廊下走動,跟著詹事府學士背誦《尚書》的聲音隨風飄來:
“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曾趴在他膝頭念“民為貴”,小奶音混著咳嗽,如今卻只剩空蕩蕩的東宮偏殿,供著那尊哭笑面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