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合作社發展計劃
- 大國農業:靠種地實現財富自由
- 夢境之手
- 2109字
- 2025-05-12 08:23:26
第一部分是蔬菜大棚,現在新立村還有很多蔬菜大棚沒有建造出來。等到開春的時候,大概還有200個左右的大棚建立。
各家的院子肯定不夠用,到時候村子周圍的耕地,都要蓋上大棚。
將近400個大棚,如果全面運轉起來,完全撐得起蔬菜種植基地的牌子。如果云上余輝公司能夠發展其他地方的業務的話,蔬菜大棚的數量還可以進一步的增加。勞動力如果缺乏,還可以從大賚市進行雇傭。
大賚市周邊的土地相對稀少,很多人都依靠打工為生。新立村距離不算太遠,就算開電動車都能做到通勤,雖然可能會辛苦一些,但若是合作社給普通交通費的話,肯定有人愿意過來打工。
若是打工人數達到一定數量,完全可以租賃客車運送。若是人數能夠長期穩定,完全可以形成班車制度。
第二部分是關于種西瓜的,因為西瓜不能重茬時間太長,一般需要10年。雖然有農藥可以縮短重茬時間,但10年之內也頂多只能種兩茬三茬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新立村每年種植的西瓜是有限的。所以,劉慶余想著,可以將云上余輝收購西瓜的規模擴大到新平鄉,甚至整個大賚市。
其他地方的收購肯定沒有合作社那樣的優惠條件,但是能有個保底合同,就足以讓農民趨之若鶩了。
第三部分則是關于食品廠規劃,以他手中有食品廠為前提,可以和大賚市的農民簽訂各種各樣的原材料的收購合同。
包括但不限于黏玉米、糯米、花生、豆子、葵花等農產品,他以黏玉米為例,講述了幾種對于黏玉米的應用。
玉米芯的出口,云上余輝已經和崔燕簽訂的合同已經郵寄到了車城;黏玉米粒的銷售,整粒和大碴子都可以直接送往榮輝家的超市;賣給酒廠釀酒,黏玉米釀造出來的酒比玉米更好喝……
劉慶余的發展計劃剛寫好,鄉里在村人員就找了過來。
“寫的怎么樣了?”
劉慶余將規劃遞了過去,他看了看,點了點頭說道:“一會兒你和我去一趟鄉里。”
“好!”
劉慶余答應了下來,他直接和老方聯系,有點越級上報的意思。不過他不在乎,他只想搞好自己的事情。不過,鄉里在村人員的面子還是要給的,不僅僅他的面子要給,市里在村人員的面子也要給。
鄉里也沒有想要計較的想法,哄著劉慶余還來不及呢!之所以叫劉慶余去鄉里,就是想要看看劉慶余寫的發展計劃有沒有什么疏漏或者錯誤。
疏漏倒還好,填補上去就行了。但是錯誤的話,就要慎重了,因為有些錯誤容易得罪人。
鄉里直接找了相關人員開了個小會,所有人看了一遍劉慶余的發展計劃之后,提出了不少問題。
首先就是關于蔬菜大棚的,“今年新立村的蔬菜大棚已經取得了驚人的成績,能不能讓新平鄉其他村的農民也加入合作社?或者其他村也成立這樣的合作社,推廣蔬菜大棚種植?”
劉慶余答道:“新立種植合作社的規模已經很大了,我們并沒有成熟的管理班子。如果使用現在的村班子的話,會造成公私不分的問題,這是我盡量避免的。所以,我只能依仗四個小組的組長。合作社規模擴大之后,四個小組的規模也在擴大,他們的管理能力已經達到了極限了。”
“其他村的村民不屬于我們村,并不一定會聽從我們管理。在這樣的情況下,其他村的農民加入合作社就不合適了。至于在其他村也成立合作社,倒是一個可行的辦法,不過規模不宜太大。我們的賣菜渠道只在大賚市和車城,市場容納不了太多的菜。”
其次則是關于西瓜種植的,“能不能在全鄉推廣種植西瓜?”
劉慶余答道:“這個可以,西瓜的缺口有很多。而且就算不賣給我們,也有其他老客可以收購。我們只能保住一個底價,確保農民不虧本。”
最后是關于種植黏玉米的,“黏玉米可以在全鄉推廣嗎?收購價格能夠確保嗎?”
劉慶余答道:“黏玉米的收購前提是我能收購食品廠,每年最少需要一兩百坰的黏玉米。至于價格不用擔心,肯定比種普通苞米賺錢的多。”
黏玉米芯的出口價格,差不多是農民賣玉米的1.5-2倍。只要黏玉米芯能一直出口,黏玉米的價格就不會低。如果黏玉米釀的酒也能出口的話,黏玉米的收購價格還能往上漲一漲。
周一,劉慶余帶著修改過后的發展計劃去了市里,市里人員看過之后非常滿意。
回去等了幾天,劉慶余接到了老方的電話。
“市里同意你接手食品廠,并且同意你從18年開始繳納場地使用費。不過,你想要壓價的話,只能靠你自己的了。”
收購食品廠是商業活動,市里不能參與其中。
劉慶余也知道這點,他本來也沒有想著市里幫忙。之所以和市里通氣,不過是想要延后幾年支付使用費而已。壓價的事情,王經理那邊已經在弄了。
食品廠的貸款已經到期了,銀行完全可以走收抵押物程序。那500萬的抵押物,是食品廠大部分的地皮。
老鄭當然不會讓銀行收走地皮,沒有了那部分地皮,不止食品廠的價值會大打折扣,正在運轉的生產線也將會停下來。
那個廠房有一半是蓋在了抵押給銀行的地皮上,包括黏玉米的倉庫。
所以,當王經理給老鄭送去催款通知的時候,老鄭著急了。
老鄭研究過銀行收抵押物程序的,催款通知后面就是協商受嘗,以固定資產折價賠償銀行的貸款。如果老鄭拒絕的話,那么銀行有權利收走地皮,并且進行法拍或者變賣。
若是到了這一步,老鄭只能耍無賴了。
但是,老孫緊接著找到了他,陰晦的告訴他,如果他敢耍無賴的話,市里是不會支持他的。一旦他做的太過了,說不定會進去踩縫紉機。
老鄭立即糾結了起來,他開食品廠的時候,就想著弄點錢。錢的確弄到了一些,可是遠遠沒有達到他的預期。
現在,他要做出一個選擇。
是少賺一些?還是選擇賭一把,賭輸了則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