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中醫學認為,正常的機體狀態應為陰平陽秘的平和狀態。若臟腑出現陰陽失衡,甚或功能衰敗,則諸邪易侵,出現各種病候。《備急千金要方》曰:“古之善為醫者……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其中,未病指無病健康狀態,欲病指發病前趨狀態,已病則指疾病發作狀態。

穴位養生為中醫防病治病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經絡理論為其理論基礎的關鍵。開展穴位養生有利于恢復機體功能,可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并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且穴位養生操作簡便,易于學習,適宜推廣,可廣泛應用于養生實踐當中。

全書較為完整地介紹了穴位養生操作的方法,涵蓋穴位按摩、艾灸、貼敷、刮痧、拔罐及足浴等,并詳細介紹了這些操作方法的適應證與禁忌證。書中還大致介紹了十二經脈與任督二脈上的重要穴位,以及常用經外奇穴、耳部穴位,且對某些常見疾病也列出了一些適宜的養生穴位與操作方法,可供選擇。

本書旨在介紹安全、簡便、實用且有效的中醫穴位養生保健方法,運用中醫知識為健康保駕護航,踐行治未病理念。

張曉天 馬俊堅

2022年12月15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陉县| 西和县| 黔西县| 军事| 县级市| 大丰市| 姜堰市| 靖边县| 安义县| 会宁县| 珲春市| 普格县| 贵德县| 尚义县| 莆田市| 茂名市| 阳山县| 墨玉县| 肥乡县| 辛集市| 偏关县| 义乌市| 黄平县| 拉萨市| 赤峰市| 家居| 永春县| 聊城市| 余庆县| 泰和县| 仙游县| 浑源县| 嘉义县| 舟山市| 邓州市| 顺义区| 宜兴市| 桃江县| 乌苏市| 永胜县| 荥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