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區軍事作業衛生防護手冊
- 尹忠偉主編
- 18字
- 2025-04-29 18:50:42
第一篇 寒區環境對健康的影響及衛生防護
第一章 寒區環境對軍事作業的影響
人類的體溫通常維持在36~37℃,裸體時感覺最適宜的環境氣溫為27~29℃。從熱帶到極地,人類生存環境的溫度可相差80℃以上,而人類維持生存的極限體溫卻只能在25~43℃。如此懸殊的溫度差別,無疑為人類的生存設置了極大的障礙。所幸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人類獲得了具有生存意義的特性——維持體溫恒定,即在一定的環境溫度范圍內,無論環境溫度升高還是降低,人體均可依靠自身的調節能力保持相對恒定的體溫。
在寒冷環境中,人體通過增加產熱、減少散熱,維持體溫相對恒定。長期在冷環境中生活的人群可獲得冷習服,提高耐寒力。但人體仍不足以抵御自然界嚴寒的侵襲,人體還須借助服裝、裝備及設施的防護作用進行行為調節,才能抵御嚴寒,擴大自身的生存和生活空間。
低溫環境超過人體的生理耐受限度時,輕則降低體力和腦力作業效率、誘發或加重某些疾病,重則導致冷損傷的發生,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認識寒冷環境對機體的影響、機體對寒冷刺激的反應和寒區環境對軍事作業的影響,對提高部隊在寒冷環境中的作戰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