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回家,倭寇生亂
- 穿成極品老婦后我靠武力整頓家風
- 叁木笙笙
- 2007字
- 2025-04-30 17:07:59
直到老船公進門,這豬才終于收拾好。
幾人這才得空歇口氣,溫水喝到第三杯,豬血終于凝固。
大家也不耽擱,招呼了幾個村民一起把豬肉用干草裹了搬到船上。
孟舒抹了把汗,指著院里特意落下的一盆豬血,對幫忙的村民感激道:
”我這肉鋪剛開起來,多的也沒有,這盆豬血讓楊三姐給大家分了,還請大家伙不要嫌棄。“
幾個婦人漢子立馬紅著臉擺手。
”不不不,這怎么行,不過搭把手的事,怎么能占您東西。“
”就是,就是,一點力氣活,嬸子太客氣了。“
幾個村民還在推拒,楊三姐已經利落的提刀將一盆豬血分好。
”孟嬸子一番好意,大家伙就別客氣了,下回多搭把手就是了。“
如今雖是太平盛世,可鄉(xiāng)下農戶人家的日子,也就是餓不死罷了。
想吃口葷腥可不容易,如今得了好處,一個個立馬應承下來。
打發(fā)眾人離開,楊三姐帶著兩個兒子將孟舒送到渡口邊。
”如今日頭正盛,我就不留你了,嬸子把我這兩個兒子帶上,一來他們力氣大能搭把手,二來也順便認個路,方便以后送貨。“
孟舒領著兩小子上了船,回身笑道:”行,忙完讓老船公親自把兩個孩子給你送回來。“
辭別了胡家村,回程是逆流而行,又栽了貨物,小船行的并不快。
等到鎮(zhèn)上的時候,已經未時了。(下午一點到三點)
小船剛進劃進集市邊的河道,兩岸的街道上突然混亂起來。
街上百姓神情慌張議論紛紛。
“聽說沒,靠海那邊的金山府被倭寇襲擊了,預存的糧食種子全被搶劫一空,官老爺?shù)哪X袋都被掛在了府城門口!”
“不會吧?金山府那么多水軍,怎么會被一群海匪給襲擊了?”
“怎么不會!聽我衙門做事的小舅子說,這事都壓了好幾天了,州府的大老爺們早就派了援兵去,昨天晚上剛收到消息,你猜怎么著?”
“怎么著啊?你快別賣關子了!”
“派去的援軍,全都不見了!”
“........”
孟舒心口一跳,和老船公對視一眼,小船立馬停在了糧鋪附近。
將船拴好,下去一看。
大米變成了二十文一斗。
兩個小伙子還不明白發(fā)生了什么,老船公那張蒼老的臉卻已經黑透了。
“快趕緊排隊賣糧!”
孟舒雖然是穿來的,卻也十分清楚戰(zhàn)爭意味著什么。
擔心兩小子出門沒帶錢,自個掏了一兩銀子塞兩孩子手里。
不管那倭寇能不能打過來,這援軍的消失又藏了什么貓膩。
出了事,先賣糧食絕對沒錯。
今日二十文,明日怕是要六十文了。
她可不會指望封建朝代的權貴地主會管百姓死活。
好在她今日出門拿夠了錢,她剛想開口賣個兩百斤。
卻被糧鋪伙計告知,購買限量,每人最多只能買一石細糧,兩石粗糧。
孟舒只能按著份額定格買,倒是胡家兄弟,兩人分開錢不夠,又找她借了一些。
四人拖著沉重的糧食,心緒復雜的上了船。
剩下的時間,誰都沒在說話。
到了門口,不等船公把船給停穩(wěn),孟舒和胡家兩小子就跳下船,開始卸貨。
家里三個兒媳和女兒都在院子里。
李月初和顧青青一起繡花,趙書韻在旁邊教一幫小蘿卜頭識字。
林婉兒則拿著帕子,在鋪子門口招攬客人。
許溫酒揚著嗓子喊了一聲:
“快過來搬東西了!”
家里四個女人瞧見自家婆婆/老娘買了這么多糧食回來,一時都有些懵。
林婉兒瞧著婆婆身后兩個面生的小伙子,隨口問道:
“娘,這兩位小兄弟是誰,怎么買了這么多糧食?。”
孟舒緩了口氣,將之前在集市上聽到的事,和幾個孩子說了。
“婉兒,書韻,你們倆趕緊帶上東西回娘家一趟,快去快回!”
兩個兒媳,一個當官的,一個經商的。
消息總比普通人靈通。
切了兩大塊肉,將兩個兒媳打發(fā)走。
孟舒立馬帶著兒媳女兒和胡家兩小子繼續(xù)卸貨。
豬肉就放在新開出來的豬肉鋪里,剩下三石糧食都被堆在院子里。
忙活完,連口水都沒喝,老船公便帶著胡家兩小子走了。
金山縣被倭寇掃蕩的事情,給她敲了一個警鐘。
古代的太平盛世,和現(xiàn)代的太平盛世,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她雖然是個孤兒,可在現(xiàn)代受過最大的苦,也就是孤兒院被欺負,出去兼職老板不給錢。
即便是后來去了地下拳館打黑拳,也是有生命保障的。
最多受點傷,拳館還會給一大筆醫(yī)藥費和補貼金。
可這古代的太平盛世,當官的都能莫名其妙被砍了腦袋。
更遑論她這一大家子的老弱病殘。
就算把三個兒子都抵上,也不可能擋得住亂賊匪軍。
送走三人。
孟舒和兒媳所幸把鋪子也關了,又鎖了院門,這才開口道:
”大孫,帶上小二小四去把地窖打開。青青初月,咱娘三先把糧食搬進去,然后把家里值錢的都清點一下,等你們大嫂二嫂回來。“
老太太發(fā)了令,孩子們也非常懂事,一家子立馬行動起來。
兩個兒媳進了地窖在里頭接糧食,孟舒帶著三個八九十來歲的孫子將糧食往地窖搬。
想著廚房里剩余的一大塊臘肉,她索性一起放了進去。
地窖在廚房側邊,出炭灰的坑洞底下,古代災禍已生,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地窖。
而這間院子的地窖則更加隱蔽。
孟舒遞完最后一袋糧食,站起身子想了想,決定將家里的布匹絹帛一起藏進去。
都是不常用的東西,若是戰(zhàn)爭不來,隨時可以取出來。
倘若戰(zhàn)爭真的來了,也好有個應對。
娘三帶著一幫孩子折騰了半個時辰,這才復原好地窖。
剛要清點家當,門外便響起了敲門聲。
正是去娘家打聽消息的兩個兒媳,身后還跟著半路遇上的老二顧青山。
顧不上搭理兒子,孟舒拉著兩個兒媳就往房里鉆。
“怎么樣,可有什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