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封神秘辛 策反成功
- 封神第一狠人,梅山袁洪
- 道兄來也
- 4862字
- 2025-04-23 20:55:17
話說袁洪離開乾元山,返回金鰲島,來到多寶道人的洞府。
“師弟,消息打探的如何?”
多寶道人的聲音悶聲悶氣,顯然因為馬元之死,心情不佳。
袁洪答道:“天兵天將抵達陳塘關捉拿哪吒,哪吒自刎身亡,以死謝罪。”
石磯端詳袁洪,關切問道:“師弟,你出去打探消息,可是與人起了爭斗?為何精神萎靡不振?”
“少了滴本命精血罷了,無妨,先不說這個。你們看,我現在氣運低迷,霉星高照,內里還泛著血光,不知何時就要遭逢血光之災,須得盡快請老師幫忙化解,你們隨我一起去吧。”
袁洪是太乙金仙境界,自身氣息收放自如。
此時刻意放開,多寶與石磯就看到袁洪頭頂十分的氣運中,有二分灰色的晦氣,七分黑色霉氣,還有一分竟然是象征血光之災的血殺之氣。
黑灰血氣翻滾蒸騰,竟然凝聚出一個粗陋的星辰模樣。
星辰有頭有尾,三尺多長,形似掃帚,正是傳說中的掃帚星,又名霉星。
看到袁洪掃帚星明,霉星高照,石磯猛地站起身來,沖到袁洪身邊,盯著袁洪頭頂問道:“師弟,之前你的氣運還不是這個樣子,這才多長時間,為何變成霉星高照,出了什么事?”
多寶道人感嘆道:“想來是他殺死文殊,遭到闡教氣運反噬,才有此結果。”
袁洪苦笑:“此事說來話長,咱們還是先動身吧。”
石磯關心袁洪安危,急忙說道:“師兄,此事非同小可,咱們即刻去見老師。”
多寶自然不會阻攔,同門三個出了洞府,一路疾飛,來到碧游宮外。
島上多有截教門徒活動,袁洪頭頂掃帚星,分外醒目,所過之處,諸多門徒無不行注目禮。
一行三個隨水火童子走進宮內,來到道臺前,躬身拜道:“弟子袁洪(多寶、石磯),拜見老師。”
“免禮,袁洪,你回來了,消息打探的如何?”
袁洪一五一十,將哪吒自殺之事講給通天教主,隨后說道:“弟子無能,此次決斗,導致馬元師兄身亡,還請老師治罪。”
通天冷哼一聲:“石磯抓走哪吒,太乙他們幾個小輩便抓走馬元,用來逼迫你們還回哪吒,此種行徑,與綁匪無異,真是師兄教出來的好徒弟。
多寶、袁洪、石磯,你們不必自責,此次爭斗,多寶對普賢手下留情,文殊對馬元卻如同太乙對待石磯一般,下手絲毫不留情面。你們都聽好了,日后爾等再遇到闡教弟子,起了爭斗,務必要以馬元之死為戒,萬萬不可手下留情。”
眾多弟子一起拜道:“弟子謹遵師尊教誨。”
教主說道:“爾等不必焦慮,馬元來歷非凡,乃是秉骷髏山怨氣而生,骷髏山怨氣不滅,則馬元不死,六年之后,鬼門大開之日,他會重生歸來。只是他被殺一次,身上戾氣更重,兇性也會更重。石磯,馬元重生之后,你務必要好生看管好他,不要讓他跑出去為害人間。尸體你保管好,等他重生后,交還給他,他自會處置。”
袁洪聞言暗道,馬元竟是這種來歷,還真是天地之大,無奇不有。
石磯是通天教主派去看守馬元,防止馬元危害人間的獄卒。
無意間,又解開一個封神未解之謎。
通天教主叮囑過石磯,接著說道:“多寶,石磯,你們回來的正好,截教改革,眾多弟子須得根據個人的悟性,于大中小三乘道法中,自行選擇修煉,你們留在島上,捫心自問,不可違背本心,十年之后答復我。”
多寶與石磯拜道:“弟子遵命。”
通天微微頷首,看向袁洪:“袁洪,你此次出去幫助石磯,功勞不小,惹下的禍事更是不小,你如今霉星高照,接下來有何想法?”
“弟子打算在金鰲島潛心修行一段時日,還請老師出手,助弟子化解災厄。”
“你能穩健行事,為師深感欣慰。”
教主袍袖中飛出一塊碑,懸浮在袁洪頭頂。
此碑材質非金非石又非玉,長三尺六寸,寬一尺二寸,通體晶瑩剔透,散發著和煦的金色神光,上面還有氤氳紫氣升騰,令人見之忘俗。
碑上正面,乃是一個大大的天道銘文“截”字,背面銘刻有一個巨人盤古,雙手撐天,腳踏大地,古樸雄渾,直擊人心。
碑上方,懸浮一座巴掌大小的法陣。
法陣下方是一張正方形的陣圖,陣圖上東西南北四面,各自立著一座門戶。
四個門戶上各自掛著一柄寶劍,分別是誅仙劍、陷仙劍、戮仙劍與絕仙劍。
通天教主道:“此碑名曰通天截教碑,乃是截教氣運凝聚而成,以誅仙劍陣鎮壓氣運。借給你用一年,助你恢復氣運。”
袁洪大喜,急忙躬身拜謝。
通天莞爾一笑:“袁洪,為師采納你的建議,將眾多弟子送上天庭,讓他們修大乘道法。事成之后,近日來,截教氣運與日俱增,通天截教碑碑體越發凝實,都是你的功勞。我助你提升氣運,也是為了獎勵你。”
通天截教碑化為一道清光鉆入袁洪泥丸宮內。
片刻后,巴掌大小的誅仙劍陣帶著金光紫氣,透頂飛出,沖入黑灰色的掃帚星內。
掃帚星瞬間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晶瑩剔透的通天截教碑。
一股暖流自泥丸宮內流出,沿著經絡流遍全身。
神清氣爽,失去本命精血的萎靡感一掃而光。
袁洪活動一番身體,笑著問道:“老師,弟子有一事不明,之前忘記問,今日剛好問個明白。封神大劫究竟因何而起?”
通天笑道:“問得好,為師剛好再講一次,用來警醒眾弟子。此事須得從遠古巫妖時代說起,彼時妖族掌天,巫族掌地,互不統屬,相互爭雄。最后一場巫妖決戰,兩族死傷慘重,雙雙式微,共工還撞斷不周山,引發一場天地大劫。
巫妖大劫過后,道祖命昊天瑤池掌管天庭,便是玉帝與王母,吸取巫妖時代的教訓,由天庭統領天地人三界。只是天庭草創,人手稀缺,想要統管三界,難免力不從心。
玉帝想要令仙首十二稱臣,故此人教、闡教、截教三教并談,簽押封神榜,共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分為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興云、善惡之神。
適逢玉虛宮門下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又逢人間改朝換代,便由你師伯元始天尊主持封神,完善三界秩序,是為封神大劫。”
袁洪好奇問道:“師父,為何是元始師伯主持封神?”
“人族乃是天地主角,大劫發生于人間,與人族王朝興替息息相關。崆峒寶印有廢立人皇的威能,在上古時期,崆峒印曾為三皇五帝所執掌。夏啟建立夏朝后,為防止后世有不肖人皇利用崆峒印倒行逆施、禍亂天下,你大師伯太清圣人作為人教教主,決定收回崆峒印,由三清輪流執掌。此時恰好是你師伯元始天尊執掌崆峒印,便由他主持封神。”
袁洪恍然大悟:“原來如此,老師,十二仙首又是何意?可是指玉虛宮元始師伯的十二名弟子?”
“哼,”通天教主哂笑道:“有你諸多師兄師姐在,他們那十二個,何德何能敢稱十二仙首?”
袁洪心中暗道,果然,十二仙首不是指玉虛宮十二金仙,而是另有所指。
光是在多寶道人這個未來的如來佛祖面前,別的不說,至少文殊、普賢和慈航他們三個,就不敢稱做仙首。
更不要說,還有個高深莫測一向低調的玄都大法師。
就聽通天教主接著說道:“上下東西南北六個方向稱作六合,天庭有六御對應六合。六御中,唯有玉帝與后土皇地祇在任,東西南北四方大帝全部空缺。這四位大帝與上四部下四部正神統領,合計十二個要職。擔任這十二個要職的仙人,才有資格稱為仙首。”
袁洪心中豁然開朗。
原來如此,又解開一個封神大劫未解之謎。
一位大能曾經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與其自己瞎猜,十二仙首到底是玉虛宮十二金仙,還是另有所指?不如找當事人做做調研,簡單明了。
“呵呵····”通天教主輕聲笑道:“只是,玉帝十分中意玉虛宮十二金仙,想要將他們都收入天庭,你二師伯不肯,想要用截教弟子代勞,故此生出很多嫌隙,為師言盡于此······你還有何事?”
“沒有了,謝老師解惑。”
“殿后有凈室,你自行選擇一間使用即可,去吧。”
袁洪辭別通天教主,到凈室中打坐練氣,才過了有五日,忽然見到水火童子來訪。
“袁師兄,東海龍王來訪。”
龍王來做什么?袁洪暗暗納罕,來到前殿。
敖廣一見到袁洪,便興沖沖上前說道:“袁道長,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啊!哪吒大鬧天宮,玉帝震怒,派遣十萬天兵天將捉拿哪吒,命我請你到天庭,一起審問哪吒。”
“玉帝請我去天庭審問哪吒·····好,等我辭別師父,咱們便出發。”
袁洪應了一聲,辭別通天教主,便與敖廣一并趕往天庭,舊地重游。
南天門外,有數十個金甲神人分開在兩邊站立,為首的一個鎮天元帥腰間挎著寶劍,身長一丈八尺,膀大腰圓,臉上金光燦燦,容光煥發,正是金光仙。
金光仙看到袁洪,驚喜問道:“袁師弟,你怎么來了?”
“是玉帝叫龍王請我去見他,師兄,比起道袍,還是這金盔金甲更適合你。”
“我也是這么認為。”金光仙放聲大笑。
師兄弟兩個寒暄幾句,袁洪笑著辭別金光仙,急匆匆隨著敖廣來到靈霄寶殿,眼看著要走到靈霄寶殿,袁洪忽地想起,好歹也是第一次面見玉帝,總要有些敬意,又想著要看到太乙真人,少不得有口舌之爭,索性便放開氣息。
霎時間頭頂紫氣氤氳金光璀璨,凝聚出通天截教碑,幾乎閃瞎敖廣一對龍眼。
大踏步走進靈霄寶殿,袁洪迎面看到玉帝身穿黃袍,頭戴皇冕,端坐于御座之上,腦后一輪碩大的功德金輪閃耀。
不愧是統領三界的玉皇大天尊,光是這份功德,就壓過三界無數眾生!
一眼看到袁洪頭頂的通天截教碑,玉帝見多識廣,也止不住暗暗心驚。
這袁洪沒有什么名氣,想不到竟然是截教鎮壓氣運之仙,必定是一位道德高深之士。
一定要不恥下問,聽聽他有何高見。
袁洪走到御座前,對玉帝稽首拜道:“截教袁洪有禮,大天尊請我來,有何指教?”
玉帝問道:“袁洪,哪吒是你的不戒童子?為何不在你身邊。”
袁洪橫了太乙真人一眼,哀聲說道:“此事說來話長,太乙真人、黃龍真人和文殊普賢趁石磯不在,偷襲骷髏山白骨洞,抓走我師兄馬元,逼迫我石磯師姐放回哪吒給他。我與師姐和多寶師兄,先用哪吒換回馬元,又與闡教四位門徒大戰一場,馬元師兄不幸死在文殊廣法天尊手上,身首異處。
可憐他只是在洞府閉關修行,一向與世無爭,平白無故竟然惹來殺身之禍。闡教諸位,一貫喜好以天數之名,橫行霸道,濫殺無辜,全無道德,也不知道千萬年道行都修到何處去了。依我的意思,就應該將他們如哪吒一般,送到天庭,以天規嚴加約束。”
“馬元死了。”烏云仙驚呼道。
龜靈圣母、虬首仙等截教眾門徒怒視太乙真人。
袁洪盯著太乙真人,憤慨說道:“他被文殊一劍斬掉頭顱,死的凄慘。憤慨之下,我以乾坤弓震天箭射死文殊,已經為馬元師兄報仇雪恨。諸位師姐師兄,節哀。”
聽說文殊被殺,龜靈圣母等怒氣消退少許。
玉帝將截教與闡教門徒之間的沖突看在眼里,記在心中,詢問道:
“袁洪,今日找你來是想商議處置哪吒之事。哪吒現在綁在斬妖臺上。他大鬧南天門,后來遇到天兵天將追捕,自殺謝罪,卻又被劫走魂魄,生成蓮花化身。朕派遣十萬天兵天將拿他,他又公然持械拒捕,罪行累累。他是你身邊不戒童子,你對他的罪行,有何看法?”
袁洪從容答道:“陛下,哪吒的諸多罪行,來的路上,龍王已然全都告訴我了。貧道以為,哪吒是靈珠子轉世,奉玉虛宮法旨投胎到李家,命中注定要犯一千七百殺戒。他只有七歲,還是個娃娃,不明事理。況且他之前曾自殺謝罪,大半罪孽已然消除。
魂魄被劫持,也不是他的罪責。貧道以為,還請大天尊看在他是靈珠子,且又年幼的份上,從輕處罰,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貧道日后必定將他帶在身邊,嚴加管教,異日爭取將他塑造成棟梁之才。”
看到太乙真人,袁洪忽然想起之前通天教主說過,玉帝十分中意玉虛宮十二金仙之事,話鋒一轉,慷慨陳詞:
“但是,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哪吒闖禍,他師父太乙真人難逃罪責,理應代替哪吒留在天庭受審,否則難以服眾,請大天尊明察。”
虬首仙率先拱手說道:“請大天尊明察。”
烏云仙、靈牙仙等跟著說道:“請大天尊明察。”
見太乙真人犯了眾怒,玉帝心花怒放。
多年心愿,今日終于要得償所望。
袁道長不愧是道德高深之士,一句話便說出朕的心聲。
玉帝雙眼放光,盯著太乙真人,志在必得。
太乙真人見勢不妙,稽首言道:“陛下,貧道······”
太白金星出班奏道:“真人且慢說話,先讓本官為哪吒求情。陛下,太乙真人之前也說過,請陛下念在哪吒年幼,又是靈珠子的份上,務必從輕發落。現在,袁道長也有此意,還請陛下采納。
哪吒死罪難免,活罪難饒。臣以為,就依袁道長的意思,將太乙真人留在天庭,姑且先做個天師之職,代替哪吒將功補過。至于哪吒,就讓袁道長帶走,嚴加管教五百年。五百年后,再讓哪吒到天庭任職,陛下以為如何?”
玉帝面無表情,淡淡說道:“既然太乙真人、袁洪與諸位愛卿意見一致,朕從諫如流,免去哪吒死罪,由太乙真人代替哪吒,在天庭擔任天師之職,戴罪立功。太乙真人,朕遂了你的心愿,放過哪吒,你可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