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好意
- 華夏不為奴
- 叫天
- 3013字
- 2025-04-17 17:00:00
唐平安看著他們,并沒有一點笑話的意思。
他能理解他們的痛苦!
如果按照原本的歷史發展,這樣的場景,會在將來幾十年內持續發生,并且是發生在華夏大地的各個角落。
既然穿越到了這個時代,總要努力改變一下!
唐平安想著這個,不知覺間,雙手握緊了拳頭。
天色大亮之后,不少百姓領了錢,千恩萬謝地走了。也有一小部分百姓,不要錢,只求小袁營收留,要跟著他們殺韃子。
對此,小袁營這邊,也收下了。
在這個過程中,唐平安一直默默地關注眼前的一切。
他雖然有原身的記憶,但是原身只是一個書生,并沒有經歷過眼前的一切。
至于唐平安自己,他都來自六百年后的時代,對于這些就更是陌生。
唐平安此時所想的,就是了解這個時代,了解小袁營,了解他們怎么做事……
他正在觀察著,忽然,就聽到趙繼德帶著欣喜之色,用手指著前方說道:“走,大哥回來了!”
唐平安一聽,沿著他的手指看去,就見有兩三百人正大步走回營地這邊。
他們似乎不是去追殺韃子,而是剛去趕集了一次回來而已.沒有隊列,只是跟著人群走,一邊走,互相之間都還在熱情地說著什么。
走在最前面的,是個身材魁梧的漢子,國字臉,大概二三十歲的樣子,身上披甲,隱約還能看到身上有一些血跡。
營地這邊的人,不時有人迎過去,和那為首之人稟告什么,然后就見為首那人說著什么,又把他們打發走了。
“看到沒,那個,就是我們大哥!走!”
聽到趙繼德的話,唐平安知道了,為首那人就是袁時中,小袁營的首領。
于是,他立刻跟上趙繼德,往袁時中那邊走去。
離得還有點遠呢,趙繼德就喊開了:“大哥,大哥,我給你帶來了個人,大哥……”
聽到喊話,袁時中抬頭看去,笑著說道:“德子,誰啊?”
說著話的同時,他自然第一時間注意到了和趙繼德一起的唐平安。
只是那么一看,袁時中就微微一愣,回過神來之后,眼神中就帶了一點疑惑。
“大哥,就是他!”趙繼德邊走邊指著唐平安大聲說道,“你知道他爹是誰么?”
袁時中拋下了身邊人,大步走了過來,眼睛盯著唐平安,帶著疑惑,確認道,“你爹不會是唐大人吧?”
“啊?”趙繼德一聽,頓時有些意外,連忙問道,“大哥,你咋知道?”
袁時中沒理他,表情有點激動了起來,大步走到唐平安面前,再次確認道:“你爹可是在開州當過知州的唐大人?”
唐平安也有點奇怪,不知道袁時中是怎么認出他來的。
不過此時,他還是點頭說道:“我姓唐,名平安,家父以前在開州當過知州,如今在定州當知州。不過……不過定州城破,家父已殉國了!”
聽到這話,袁時中伸手按在他的肩膀上,有點沉重地說道:“我也聽說了。”
說完之后,他看著唐平安,稍微過了一會之后,便發自肺腑地說道:“你爹是個好官!”
唐平安聽了,看向他,用堅定地語氣要求道:“我要跟著你殺韃子,為我爹娘報仇!”
“好!”袁時中一聽,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我們一起殺韃子,為唐大人報仇!”
他說完之后,又有人快步過來,向袁時中說道:“大哥,我們戰死了二十三個兄弟,傷重的還有十二個,都快不行了。”
袁時中聽了,便轉回頭,對唐平安說道:“唐公子,你先回去休息,等我忙完了,我再去找你。”
說到這里,他又看向趙繼德說道:“德子,你帶著兄弟跟著唐公子,護好了,知道么?”
“大哥放心,我省得!”趙繼德聽了,立刻拍胸脯回答。
袁時中轉頭看向唐平安,沖他點點頭,然后就跟著稟告的人走了。
他身邊的人,自然也跟著他走了。
離得遠了一點之后,就有人問袁時中道:“大哥,口說無憑,這人會不會是冒充的,怎么會那么巧?”
袁時中聽了,頭也沒回,只是邊走邊回答道:“和唐大人一個模子,還能有假?”
“啊,原來是這樣,那肯定沒錯了!”
唐平安這邊,自然聽不到對話,反正肉身的身份是朕的,他也犯不著追究袁時中為什么那么肯定是他。
在趙繼德的帶領下,他先返回了駐地休息。
小袁營的駐地,是在野地里扎營,寒風呼嘯,就算是在帳篷里,也還是有點冷的。
不過這些天來,他一直和衣而睡,倒也習慣了。
等他再次醒來時,發現袁時中竟然在他邊上看著他。
于是,他連忙坐起來,稍微有點尷尬地說道:“這些天都沒睡好,在這里睡得安心,失禮了!”
袁時中一聽,當即笑著說道:“沒事,我也是剛過來。”
說到這里,他忽然認真了一分,對唐平安說道:“唐公子,我想了下,有些話,覺得還是要說下才好。”
唐平安見他這么認真,便也認真了起來,看著他,等他說話。
“唐公子,你是官宦之后,我么,如今是反賊,你要混在我這邊,萬一被人知道了,怕是會對你不利。”
說到這里,袁時中看到唐平安似乎想爭辯,就伸手一攔,然后繼續誠懇地說道:“我知道你是報仇心切,我能理解。但是,我覺得唐大人在天有靈的話,肯定不希望你和我們混在一起。你應該繼續去讀書,考進士才好!”
說著這話,袁時中從身邊拿起一個包裹,看著有點重,拎到眼前,掂了掂之后,丟在面前的地上,發出了一些金屬碰撞聲音,而后再說道:“這里是一些金銀珠寶,大概值得兩三千兩銀子的樣子,算是我的一點心意。”
“這北方太亂,你去南邊,最好過江,去南京之類的,找個地方安頓下來好好讀書吧!”
“或者去找你堂哥,我聽說他也是進士,在當官的。”
“……”
唐平安聽著他的話,能感覺到,他是真的在替自己著想。
但是,袁時中不知道,這天下很快就不會是大明朝的了,不管跑到哪里,都不會有安穩日子過的。
因此,唐平安打斷了袁時中的話,認真地說道:“不,我要留在這里一起殺韃子!”
袁時中聽了,并沒有生氣,還是很有耐心地說道:“唐公子,你放心,我會繼續殺韃子的,算你一份,為唐大人報仇!”
說到這里,他忽然問道:“唐公子,你可有兄弟,可有妻兒?”
唐平安聽了,有肉身的記憶,他當即搖頭。
袁時中一見,便更是認真地說道:“不瞞唐公子,我殺的韃子,其實都不是真正的遼東韃子,而是以草原韃子為多。他們好打,就如同你昨天看到的一樣,比較輕松。”
緊接著,他話鋒一轉又道:“但是,遼東韃子還是很難殺的,特別是他們的主力,我沒實力去碰,不是不想,而是真打不過!”
“這不,等明日一早,我就得帶著人先撤了,免得韃子主力來報復。我雖然不怕死,但是總不能讓跟著我的兄弟白死了。”
“等到回頭,找到了機會,我再撿可以殺的韃子殺。”
說完這些之后,袁時中看著唐平安一笑道:“這殺韃子,是不是跟你想得不一樣,有點慫了?”
唐平安聽了,認真地搖頭回答道:“這怎么能說是慫呢!戰場之上,以強凜弱才是王道。避敵強而擊其弱,積小勝為大勝,本是以弱勝強之道也!”
袁時中聽得有點驚訝,看著他的眼神都似乎明亮了一分。
等到唐平安說完,他便有點好奇地問道:“唐公子學過兵法?”
他說的那些話,都是他打了這幾年的仗,通過血淋淋的事實得到的道理;而唐平安卻簡單幾句話,就說到了他心里,實在是讓他有點詫異。
在明末造反隊伍中,其實一開始是很少有讀書人的,大部分人,都是不識字的。
一直到后來,才有部分讀書人因為各種原因加入了造反隊伍。
就袁時中而言,他也沒念過書,苦哈哈出身的他,每天為生計忙碌,造反之后,又為生存而忙。
隊伍中唯一識字的,是礦上的賬房,一直念叨著要找本兵法書看。
天天打仗的,“兵法“兩個字,在他心中就有很重要的份量。
此時,唐平安聽到他的話,稍微猶豫了下,然后才回答道:“學過一些皮毛。”
他在后世學的,肯定不是袁時中口中的兵法。如果說學過,有人來考究他,問旗號,行軍布陣之類的事情,他是真答不出來的。
只是回答說學過一些皮毛,這就不怕問了。
不過就算是這樣,袁時中聽到他的話,也不由得有點欣喜。
就見他略微沉思了一下之后,便又抬起頭,對唐平安說道:“那這樣,你不愿離開的話,就先在我身邊待著,等打完韃子我們再來說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