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正在說著呢,副會首朱成矩過來了。
才剛踏進營帳,他便開口問道:“老袁呢,他人呢?”
劉玉尺聽到,頭也不抬地說道:“他去喊人了。你的事情,怎么樣了?”
他們幾個頭領,每個人都分了活的。
朱成矩所負責的,主要是行軍的安全問題,派出去的探馬,都歸他管著,消息也會先匯總到他那里。
此時,他聽到問話,自己過去坐了,然后好奇地看著他們在整理檔案,一邊回答道:“都沒什么事!”
說到這里,他感覺是說簡單了,便又補充說道:“之前韃子禍害,雖然有很多人聽說之后,早一步逃走,也有逃到山里去的,但是終歸被韃子禍害的人太多了,如今就算韃子走了快一個月了,逃走回來的人也還是不多?!?
“那些該死的韃子,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在出殯的,有的連尸體都找不到,只能用衣裳之類的代替了?!?
“大概是聽說過我們的名聲,聽說是我們路過之后,他們也都沒怕的,要不然,又要逃難了?!?
“……”
聽到他的話,唐平安抬起頭,關心地問道:“官府呢,情況如何?”
朱成矩聽了,便看向他回答道:“官府哪有那么快回來的,多是一些地方大族,要么就是人多的宗族,出頭在維持地方上的?!?
“還真別說,就這年頭,還有人心狠的,在禍害普通老百姓。”
“有一些是潰兵,也有一些山賊盜匪之類的,搶人財物,淫人婦女,甚至殺人放火也都是有的。”
唐平安聽了,便對他說道:“我們的人要是遇到這種事情,能管的,一定要管,要是兵力不夠,可以調些兵力過去,對于這種禍害百姓的,就不要手軟了?!?
他改編的軍紀中,對于這種禍害百姓的人,就不在優待之列。
朱成矩聽到這話,當即贊成道:“會首這話,我就喜歡。這些都是沒娘的畜生,殺了干凈?!?
以小袁營的實力,普通的亂兵山賊之類,圍剿起來沒有任何難度。
唐平安聽了,轉而再問道:“對了,讓打聽的情況,有打聽到了么?”
朱成矩一聽,一拍腦子說道:“呵,差點把正事忘記了!”
說完之后,他便詳細介紹了起來。
“山東這邊,被韃子橫掃一遍之后,就萊州府情況最好,有三個州縣沒有被韃子攻破過。其他州縣,大都難以幸免?!?
“高密縣城,有一個辭官歸鄉的兵部尚書張福臻,聽說他散盡家財,又督造了不少火炮,堅守縣城一百多天,硬是沒被韃子攻破?!?
說到這里,朱成矩又連忙補充說道:“對了,這個張福臻,當過延綏巡撫、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后來還升到薊遼總督,是個帶兵打仗的官?!?
唐平安聽得眉頭一皺,他感覺,以后小袁營的發展,這個人會是一個非常難對付的對手。
不過此時,他并沒有說出來,而是放下手頭的活,從邊上找出他自己畫的一副山東地圖,標出了高密的位置,并另外準備了一張小紙條,做了下備注。
然后,他再抬頭看向朱成矩,示意他接著說。
“還有濰縣,這縣令周亮工是個漢子,他與典史王汝濟率領全城軍民嚴密防守,甚至左肩中二箭都不下城頭,守了三個來月,一直到韃子退兵?!?
“對了,聽說還有告老還鄉的戶部尚書郭尚友,也出了不少力。至于細節,就不是很清楚了?!?
唐平安聽了,眉頭又是微皺了下。隨后,他又去地圖上做了標記,也寫了小紙條當備注。
朱成矩看到他搞完了,就繼續接著往下說道:“還有一個是即墨縣城,聽說在罷免歸鄉的御史黃宗昌帶頭下,守住了城池,不過沒打聽到具體的情況。還有曲阜,韃子壓根沒過去,因此也沒被禍害?!?
小袁營之前在山東殺韃子的時候,只是關注韃子的動向,因此對于各州縣的情況并不了解。如今派人去打聽,再結合了自己在山東時候的情況,才有了這些消息。
唐平安聽了,在地圖上做了同樣的事情,隨后,他便看著地圖思索了起來。
不得不說,山東當官的人還是有些多的,幾乎每個城都有。就是這些當官的,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才能守住城池。
從這點上來說,可以肯定這些當官的,在當地擁有比較大的威望。這次守住城池不被韃子攻破,那他們的威望會更高!
可以預見,當小袁營的勢力發展到他們那里的時候,肯定會遇到很大的挑戰。
至于曲阜,他也知道韃子為什么不去禍害,先選擇了無視。暫時來說,小袁營要韜光養晦,盡量地茍,就不能去捅曲阜這個馬蜂窩。等到以后,大概率來說,曲阜就是一只肥羊了,只是先繼續養著而已。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當官的都有大局觀。比如濟南,連藩王都有,更不用說其他當官的了,但就是沒人有大局觀,不肯舍小家保城池,以至于最后城池被韃子攻破,所有的東西都便宜了韃子。
唐平安思索了一會之后,便對朱成矩說道:“我們過萊州府的時候,避開高密和即墨,走高密下面的膠州,過沽河之后,沿河而上,走古城集去登州府。”
朱成矩聽了,雖然沒反對,但還是提了一句道:“高密和即墨也就能守城,不可能出城來打我們的?!?
聽到這話,唐平安便給他解釋道:“我們去登州府,是希望不要引起朝廷的注意,多點時間壯大實力。因此,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就盡量避免了?!?
“對??!”劉玉尺此時抬起頭來,看向朱成矩說道,“都有在朝廷當過高官的,人家雖然已經回鄉,但朝堂上肯定是有人脈的,回頭一個奏章,可能就會有朝廷官軍來攆我們了?!?
朱成矩聽了,便點頭說道:“行吧,我也沒反對?!?
剛說完,就聽到營帳門口傳來爽快的聲音道:“你沒反對什么?”
說話間,就見袁時中帶著一群人進入了營帳。
這個營帳并不大,十多個人一擁進來,頓時就顯得很擁擠了。
朱成矩一見,頓時笑著大聲說道:“老袁,你咋帶這么多人進來,要是誰放個屁,散都散不掉!”
唐平安聽到,有點無語,當即開口說道:“我們出去說吧,這里還正在忙著。”
于是,袁時中便又帶著人先出去了。
唐平安跟著出去,然后便憑著記憶,一一點名。
這些人見會首竟然能直接叫出他們的名字,一個個都很佩服,都恭敬地回了。
十七個人,其中有三個女人。
唐平安看著他們,對他們說道:“我們小袁營的軍紀,你們記得么?”
“回會首,小人就記得一點?!?
“我……我忘了不少?!?
“……”
雖然之前已經公布了軍紀,也有張貼,但是全是文盲,而且那么短的時間,唐平安也沒法像后世一樣,把軍紀畫成圖,讓他們去了解。
因此,此時這些人的回答,都只是記得一點,他也不意外。
倒是邊上的朱成矩聽到他們的話,指著他們大聲說道:“看看你們的腦子,都還不如我呢!”
沒等這些人反應,唐平安已經正色說道:“估計再過七八天,我們就要進入登州府了。”
“而軍紀是我們小袁營能不能在登州府扎下根來的最重要的東西,因此,所有人,最好在進入登州府之前,就都能了解軍紀,遵守軍紀。就算不會背,至少要明白,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因此,我教你們用唱曲的方式,記下軍紀,然后你們各自分配,去給兄弟姐妹們唱曲,也可以教他們,能記一些是一些。”
“等到登州府之后,我們舉辦一次唱軍紀曲子的比賽,優秀的人,可以獎勵一雙鞋;你們幾個,誰教出來的人最多,也同樣是獎勵一雙鞋?!?
小袁營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說,他們不像其他勢力一樣禍害百姓,那能得到的物資就肯定比別的勢力要少,因此,直白點說,真有些窮。
能獎勵一雙鞋,那絕對是不錯的獎勵了。
這十七人一聽這個任務,頓時便摩拳擦掌,準備爭奪名次。
隨后,唐平安便先給他們唱了一遍軍紀。這個旋律很簡單,也是如此,后世出來之后,才會被多次引用,只是換了歌詞而已。
此時,唐平安給他們唱起來,節奏明快,旋律又簡單,只是唱了兩遍,記性強一些的,已經能跟著哼了。
這些人,都是能說會道之人,不是各類伙計,就是媒婆商人,記性好是他們的優勢之一。
在唐平安唱了五遍之后,十七個人,便都會了。
看著他們散了之后,袁時中便笑著說道:“還是會首的法子好,回頭在軍紀方面,肯定不會有問題的?!?
新的軍紀中,其實有不少和老軍紀差不多,原則其實也就一個,就是不禍害百姓。對于這一點,明末軍隊中,小袁營是做得最好的。
因此,袁時中就有把握說這個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