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尺和朱成矩兩人聽了,也是點頭。
就如今這天下大勢來說,如果說,真要有能推翻朝廷的,李闖王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既然唐平安覺得朝廷沒救了,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了,那為什么不選擇李闖王?
他們對此,都是有疑惑的。
唐平安聽到袁時中的問話,便看向他回答道:“我的屠龍術,是以百姓為根基,換句話說,是要輔佐真正一心為民的人。那李自成,我不覺得他是這樣的人!”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之后又補充說道:“另外,也還有幾個原因,讓我不選擇他!”
“第一,李自成瞎眼,天下自古以來可有瞎眼的開國皇帝?”
“第二,李自成連自己的媳婦都管不住,能跟他的手下偷情而后反叛,可有這樣的開國皇帝?這說明,連他身邊的人都有不服他的?!?
聽到這話,朱成矩幸災樂禍地笑了,不過他看到其他兩人沒笑,就沒敢笑出聲。
“第三,李自成以前禍害百姓,如今為了天下霸業,才提出了均田免賦而已,這不是他真心想的,未來未必沒有變卦的可能?!?
“第四,羅汝才對他有救命之恩,李自成卻玩恩負義,殺了他和賀一龍,另外,還有你也死在他手中。這是為了他的霸業,乃心狠手辣之徒也!”
聽到這一點,劉玉尺和朱成矩不由得都看了袁時中一眼。不過袁時中并沒有什么反應,只是認真地聽著。
唐平安這邊,就繼續說道:“第五,李自成無后,不知道是不是他那方面不行,這不得而知。要當皇帝的人,如果午后,又是開國之君的話,很容易引發動亂!”
朱成矩聽到這里,又想幸災樂禍了,不過這一次,他記得先看看其他兩人,見他們還是沒反應,就還是忍住了。
“第六,李自成視遼東建虜為同伙,又認西夏開國皇帝為祖宗,沒有一點漢族認同感。”
唐平安說到這里,認真地說道:“如此種種,皆是我不愿意去找李自成的原因。他……”
說著,他改用斬釘截鐵地語氣道:“……不配!”
朱成矩一聽他這話,立刻大聲附和道:“說得好,我也看他不順眼!”
劉玉尺也跟著開口,有點感慨地說道:“之前在開封的時候,我也不喜歡他,但是,卻沒想到有這么多的理由。如若唐公子所言皆是真的話,李自成確實不是明主!”
原本他們還稱呼李闖王的,但是在唐平安影響之下,不自覺間直呼其名了。
倒是袁時中,表情嚴肅,在想著什么。
等到其他兩人都說話之后,他看向唐平安,認真地說道:“你說的這些,不只是有關朝廷上的事情,還有李闖王的事情,好多都是我們從未聽說過的?!?
“我不是說你騙人,而是有些事情,感覺不是你能知道的,也有可能,是你聽到了假消息也不一定。”
“還有的事情,好像都沒發生!”袁時中說到這里,他就舉例說道,“李闖王好像并沒有稱王,開科取士,曹操和賀一龍等人,據我了解,也還好好的。還有我,都離李闖王那么遠,他為什么要殺我?”
“就算是要殺,也要等他和朝廷分出勝負吧?”
聽到袁時中的這些話,劉玉尺微皺著眉頭,想想也是點頭,附和道:“是啊,唐公子剛才所言,聽起來太過駭人聽聞了,有好多和我們了解的都不同。怕是公子誤聽了一些流言蜚語吧?”
倒是朱成矩,有點不在乎地說道:“管那么多干什么,反正我和唐公子一樣,就不喜歡李自成那廝!”
聽到他們的這些話,唐平安倒也沒有生氣。
他知道,他在袁時中等人的眼中,還缺乏說話的權威性,因此,要讓他們相信他剛才所說的這些話,確實有點強人所難。
因此,他只是微笑應對,不以為意。
袁時中看著他,認真地說道:“公子還是聽我一句勸,不要想這些造反的事情,這是真要掉腦袋的事情!找個安全點的地方,好好讀書,告慰唐大人在天之靈!”
劉玉尺和朱成矩聽到這話,卻沒有附和。
他們兩人,特別是劉玉尺,其實是很想留下唐平安的。但是,他們也理解袁時中很感激唐大人,因此,他們也不好開口反對袁時中的意思。
唐平安知道袁時中是真心為他考慮,因此,他也不堅持,而是認真地對袁時中說道:“我會北上,帶爹娘遺骸回家鄉安葬守靈?!?
這是肉身的執念,他要先去化解了才行。
說完之后,唐平安看著袁時中,嚴肅地說道:“我說的事情都是真的,還望袁大哥一定要認真對待。再不濟,派人去西邊打聽下,就能知道我說的是不是真的了!”
袁時中聽到這話,也感覺到,唐平安是真在意他的安危,便點頭答應道:“好,我會派人去探聽消息的?!?
唐平安聽了,點點頭,然后就站起來說道:“如此,我就去收拾下準備走了,如果袁大哥要找我的話,可以去我家鄉睢州找我!”
睢州就在小袁營活動的范圍不遠,袁時中聽了,點點頭說道:“公子要是遇到什么麻煩需要幫忙的,也可以派人過來報信!”
唐平安能聽出來,袁時中應該沒有會去找他的意思。此時的袁時中,應該還是想讓他好好讀書。
倒是劉玉尺面露高興之色,對他說道:“唐公子,有空一定去找你!”
最終,事情就這么定下來了。
唐平安只帶著書童北上,讓袁時中有點不放心,就讓趙繼德帶著幾個游騎,扮成唐平安的家丁,護送他北上,等到唐平安安頓好了之后再回小袁營。
而袁時中自己,則帶著小袁營返回他原先活動的區域,也就是豫東,皖北一帶。
原本加入小袁營中殺韃子的一些山東人,見小袁營不殺韃子了,也不愿離開家鄉,便和小袁營散伙了。
對此,袁時中也不勉強,多給了他們一些散伙的錢,好聚好散。
這一日,天色大亮之后,袁時中、劉玉尺和朱成矩三人,便送唐平安北上。
為了不給唐平安惹不必要的麻煩,袁時中其實刻意隱藏了唐平安,不公開他的身份。
因此,送行之時,也沒有其他人,就只是他們三人相送而已。
根據最新的消息,韃子主力已經過京師了,南邊會安全不少。
唐平安也不多廢話,矯健地翻身上馬,然后抱拳向袁時中等三人一禮道:“袁大哥,劉大哥,朱大哥,后會有期!”
袁時中三人也都抱拳回禮:“后會有期!”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朋友間最真誠的祝福,便是“后會有期”。
袁時中還有點不放心,叮囑趙繼德道:“你們一定要護好唐公子,聽到了沒?”
趙繼德聽了,認真地說道:“大哥放心好了,保證不會讓唐公子掉根頭發的!”
聽到這話,唐平安摸了下自己頭發,發現手上就有掉了的頭發。
在這古代,還是亂世,個人的衛生情況,都會比較糟糕,往往十天半月的,才能洗一次澡,這還是勤快的,有條件的才行。
“駕駕駕……”
“嘚嘚嘚……”
一行六個人,騎馬遠去。
袁時中等人,一直看到唐平安等人的身影消失在遠處,才轉回營地。
劉玉尺一邊走,一邊對袁時中說道:“昨日公子說了之后,我已經派人西去打探消息了!”
袁時中聽了有點詫異,他能聽出來,劉玉尺好像相信唐平安的那些話。
他沒說話,朱成矩卻附和道:“可以啊老劉,我看那李自成不是個好人,說不定唐公子所說,是真的也不一定!”
袁時中還是不說話,隨便他們了。不過在他內心,卻還是持懷疑態度的。
不說別的,以唐平安只是一個知州兒子的身份,竟然連朝堂上的詳細事情,還有遠在襄陽那邊的義軍中的事情都能一清二楚,還有的,竟然是沒發生的事情,總讓他感覺有些假。
如果要是唐平安所說這些都是真的話,那就可以肯定,唐平安遇到的那個道人,就不是江湖中的騙子,而是真的神仙了!
但是,神仙?總感覺有點不可能!
很快,袁時中就把這些事情拋到了腦后,帶著小袁營,避開朝廷官軍,回到了豫東,皖北一帶。
這個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崇禎十六年三月初。
小袁營的大部分兄弟都是河南人,此次殺韃子,自身也損失了不少人?;氐胶幽现?,袁時中又忙著安葬他們的骨灰,安置他們的家小。
這一天,他正在忙著呢,忽然,劉玉尺竟然狂奔而來。
袁時中望見這情況,頓時就立刻放下了手中的事情,連忙迎了上去,大聲問道:“老劉,可是發現了大隊官軍?”
以往的時候,劉玉尺如此著急,都是因為有大隊官軍前去圍剿他們,而且是打不過的那種,因此要被迫轉移,他才會急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