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地理學年表:公元前25世紀之前

第一節 地理學年表:中國

·臘瑪古猿在亞洲的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和中國,非洲的肯尼亞,歐洲的匈牙利、希臘等地生存和生活。形成和具有最原始的經驗的地方地理知識。

·南方古猿在非洲東部和南部等地生存和生活。形成和具有最原始的經驗的地方地理知識。

·直立人在亞洲南部和中部、非洲東部和西北部、歐洲西部等地生存和生活。中國的周口店北京人、云南元謀人、陜西藍田人、安徽和縣人等都屬于直立人。形成和具有最原始的經驗的地方地理知識。

·早期智人在亞洲、非洲、歐洲等地生存和生活。中國的陜西大荔人、廣東馬壩人、山西丁村人、湖北長陽人、遼寧金牛山人等都屬于早期智人。形成和具有最原始的經驗的地方地理知識。

·晚期智人在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美洲等地生存和生活。中國的廣西柳江人、四川資陽人、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內蒙古河套人等都屬于晚期智人。形成和具有最原始的經驗的地方地理知識。

·原始人類在猿人階段依靠群體或集體力量開始走出熱帶森林自然地理環境,向溫帶自然地理環境拓展生存空間。開始人地關系新階段。

·中國的中華文明在諸多地區起源。這些文明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均形成和具有最原始的經驗的地理知識。

·中國安徽繁昌人字洞古人類居住于天然洞穴。

·全球約在公元前8000年出現了人口和技術革新的爆炸性發展。

·中國原始聚落8000年前開始出現。原始聚落包括居住功能區、手工作坊功能區、墓地功能區、周邊壕溝功能區等。形成和具有一定的地理環境整體性、空間秩序、人地關系等原始地理觀念。

·中國原始聚落5000年前開始蓬勃發展,出現聚落群。形成一個以大型聚落為中心,中型聚落環繞,每一個中型聚落又有若干小型聚落環繞的空間秩序。形成和具有一定的地理環境整體性、空間秩序、人地關系等原始地理觀念。

·中國5500年前原始聚落群中的中心聚落開始演變為城堡。形成和具有一定的地理環境整體性、空間秩序、人地關系等原始地理觀念。

·中國新石器時代農業生產活動廣泛。從嶺南到漠北,從東海之濱到青藏高原均有分布。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是中國農業活動中心地區。處于人地原始協調時代。

·中國黃河流域在距今8000—7000年前形成分布在河南中部的裴李崗文化區和河南中南部的磁山文化區。該文化以種植業為主、采獵業和養畜業為輔的經濟活動,過著相對定居的生活。該地區形成萌芽地理知識。

·中國黃河流域在距今8000—7000年前形成分布在隴東和關中地區的大地灣文化區和分布在陜南漢水上游地區的李家村文化區。該地區形成萌芽地理知識。

·中國黃河流域在距今7000—5000年前形成以關中、豫西、晉南一帶為中心的仰韶文化區。形成達百萬平方米的大型聚落。經濟活動多樣。該地區形成萌芽地理知識。

·中國黃河流域在距今5000—4000年前形成西起陜西,東到海濱,北達遼東半島,南到江蘇北部的龍山文化區。該地區形成萌芽地理知識。

·中國黃河流域出現文化交流融合。促進萌芽地理知識發展。

·中國長江流域在中原仰韶文化期形成河姆渡文化區和馬家浜文化區。該地區形成萌芽地理知識。

·中國長江流域下游地區在公元前3300—前2200年形成良渚文化區。該地區形成萌芽地理知識。

·中國華南和西南地區在新石器時代出現人類活動。該地區形成萌芽地理知識。

·中國北方地區在新石器時代形成遼河上游的前紅山文化區、紅山文化區和富河文化區等。該地區形成萌芽地理知識。

·在中國農業已開始成為基本經濟部門。北方的農作物主要是旱地作物,南方的農作物主要是水稻。蔬菜種植開始。

·中國西侯度人有動物地理知識。

·中國元謀人熟悉采集和狩獵的地理環境。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識。

·中國古人類距今80萬—75萬年前在今陜西藍田公王嶺活動。

·中國藍田人按不同時期在不同地點采集漿果、堅果和根莖,具有植物地理知識和時間地理知識。

·中國北京人選擇洞穴居住,在周口店形成聚落,掌握動、植物采集狩獵等,表明具有生物地理知識和聚落地理知識。

·中國山頂洞人知道其東面有海洋。

·中國河姆渡人等栽培水稻、飼養牲畜、開溝挖井和木構建筑,知道生存地區的氣候、土壤、水文、生物、住所及聚落等地理知識。

·中國西安半坡遺址等原始聚落多分布在河流階地或依山傍水,房屋門多南向,具有聚落地理知識和空間規劃地理知識。

·中國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中有土壤分布的知識。

·中國大汶口新石器文化遺址出土陶器的圖像符號,是由太陽、大氣和云、山體組成,表明當時已有自然地理綜合思想萌芽。

·中國開始出現畜牧生產并發展。

·中國以涿鹿為中心開始三皇五帝時期(公元前3500年至前21世紀)。深遠影響人地關系地域系統。

·中國古人類多聚居在河流階地和湖岸階地。具有地理環境整體性、地理環境分異性的萌芽知識。

·中國出現干欄式建筑。這一建筑型式和生活型式反映了人地關系的進步。

·中國原始社會的基本單元是氏族公社。具有地理環境人地性、地理環境尺度性萌芽知識。

·中國黃土高原地區距今6000年前出現鋤耕農業地區,形成農業聚落,已有人地關系意識和思想萌芽。

·中國公元前26世紀至前21世紀處于五帝時期。在自然地理格局基礎上形成人文地理格局。

·中國商周時期已出現“聚落等級系統”。該系統即第一等級聚落統轄若干第二等級聚落,第二等級聚落統轄若干第三等級聚落,第三等級聚落統轄若干第四等級聚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尔山市| 依安县| 石渠县| 曲周县| 团风县| 兴城市| 武隆县| 东乌珠穆沁旗| 民权县| 兴隆县| 河池市| 三门县| 浦县| 安岳县| 宝清县| 华安县| 乌恰县| 东乌| 阳春市| 虹口区| 会同县| 许昌县| 富顺县| 巍山| 华池县| 祥云县| 昌吉市| 遂宁市| 调兵山市| 泸西县| 衡山县| 江口县| 轮台县| 西乡县| 桃园县| 综艺| 武冈市| 新竹市| 新巴尔虎右旗| 修武县|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