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自由

自由,或稱為由自,即行動者的意識和行為的自主狀況,一方面體現為行動者的自律或自主,即自主設定行為目的,為實現預期目的而自主行動;另一方面體現為行動者的律他,能夠主導那些與實現目的相關行動的發生、中斷和終止,能夠主導那些與實現目的相關的事物的存在狀況與發展趨勢。行動者或行動主體分為兩類:一類是個體,即行動者是個人;另一類是組織,即行動者是各種組織,這些組織由個體按照某種方式結合而成,如家庭、企業、政府機構、民間團體、教育單位、醫療單位等。

自由包括五個構成要素。一是自主意識,即行動主體的自主行動意識,為什么而行動以及如何行動,由行動者自主決定或主導。二是自主行動,任何自由都體現為某種自主行動,包括個人行動以及各種社會組織的行動。各種社會組織或社會總體稱為社會主體。沒有自主行動的自由只是一個空洞的觀念而不是自由本身。三是主導,個體和社會主體不僅可以自主改變自己的行為,而且可以因為某種目的而主導他人行為;可以主導某種社會現象或自然現象的存在方式與發展趨勢;可以主導某種事物的存在方式以及發展趨勢。如果主體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或無法主導某種現象或某種事物的存在方式以及發展趨勢,則不能認為主體擁有某種自由。四是自主能力,自由是一種主導能力,主導能力越強大,行動主體的自由越充分。五是實現預期目的。只有通過主導各種行為、現象以及事物而實現預期目的,才意味著行動者擁有自由。即使主導了自我與他人的行為,主導了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發展變化的過程,主導了各種客觀存在物的運動狀況,但卻沒有實現預期目的,這種狀況意味著行動者未能夠擁有某種自由。自由是指某種主體的自由,因此總體而言,依據自由所屬主體的不同,將自由劃分為個體自由和社會主體自由兩個類型。

個體自由體現為生命存續過程中各種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的總體,包括自然的生命活動、有意識的生命維持活動、生存質量提升活動、推動人與社會發展的活動,以及有能力為了保持各種自由而有意識地終止行動或改變行動。人生而自由,生命活動的過程就是自由的內容和形式持續展開的過程。個體自由具有四個屬性。一是自動,個體生命的自我運行或運動;二是自覺,個體有意識地為了某些目標或目的而自覺行動,意識是行動的先導;三是自主,個體能夠主導自己的行動;四是主導,個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主導他人行動。

依據人的行為方式,個體自由分為四類:生理自由;基礎自由;消極自由;積極自由。

生理自由是指人的生命存在的生理活動過程,屬于自然自由。人體的新陳代謝、呼吸、心跳、運動、感覺、認知等都是生理自由的形式。生理自由是第一自由,是生命的開始,是所有自由的起點和基礎,如果失去生理自由,或者說如果失去第一自由,就意味著失去一切自由,當個體生命不再存續,生命過程終止,自由的內容和形式持續展開的過程隨即永遠停止。

基礎自由是指人為了維護生命存續而采取的有意識的行動。物質資料的生產與消費是基礎自由的形式。生命的存續需要以生理和心理的正常運轉為條件,需要持續消耗物質生活資料,物質生活資料的需要只能通過物質資料生產與再生產方式予以滿足。每個人都是維持自己生命存在和改進生命存在狀態的第一責任人,基礎自由不僅是第一自由的維持條件,而且是第一自由的擴展和升級形態。

消極自由是指個體為了應對那些對自己或他人自由可能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而采取的行動。那些可能影響自由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自然因素的影響是指自然存在物的某些狀態或變化對人的自由產生的作用后果,如天氣變化、自然災害等對于人的生存或發展產生的某些影響。社會因素的影響是指社會存在物的某些狀態或變化對人的自由產生的作用后果,如交往關系、社會輿論、管理制度、評價標準、經濟運行等社會存在。個人如果要維護自己或他人自由就需要采取某些行動以應對這些因素的影響,由此而展開的行動就是消極自由的形式。之所以稱為消極自由,是因為它的產生機制是個體或主體對各種已經存在的影響因素而不得不采取應對行動。消極自由是不可避免或必然存在的自由形式。人的生命過程不僅與自然存在發生關系,而且與他人和社會發生關系,所有關系的本質都是因果關系,在因果關系的鏈條中個人為了達到某些目的或目標,必須采取相應行動,形成消極自由。

積極自由是指個體為了改進生命存續狀態、提升生存質量、完善社會而有意識、自覺、主動進行的各種活動??茖W飲食、合理運動、清潔空氣、潔凈飲水、療愈以維護或改進身體健康;接受教育、讀入文化資源以啟蒙心智和完善精神結構,都屬于積極自由的形式。積極自由是生命質量或生活過程的高級階段,目的在于獲得更多幸福,推動人的發展和社會完善,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存在創新或創造。消極自由是為應對已有狀況而采取行動,積極自由是為改善生存境遇而創造思想、技術和器物。積極自由不是來源于自然沖動和原始欲望,而是來自文明進程中積淀的思想觀念和科學知識,在理想、信念、價值觀、道德觀、倫理觀、信仰的引導下,追尋崇高的人生意義和社會意義,創造更加美好的文明。

依據行為發生的先后順序,可以將自由劃分為意識自由和行動自由兩類。意識自由也稱為精神自由、思想自由,是指人的意識的自覺活動,以各種存在作為對象進行感覺、認知、判斷、思考、綜合分析、邏輯推理并獲得各種認知結果的活動,或通過想象的方式進行藝術創造,以規劃的方式進行生產技術設計,其范圍限定在精神領域,是意識能動性的工作狀態。

行動自由是指以意識自由為先導、以各種存在作為對象而進行的生產、交往、消費等行動。生產、交往和消費的對象,可以是物質資料,也可以是精神資料。行動自由生產的物質資料叫物質財富,行動自由將思想自由產生的結果以各種符號形式進行表達與呈現,為人的精神生活需要的滿足提供條件,這些產品被稱為文化。

個體自由的存續、兌現以及自由總量的增加,需要各種條件的支持。一是生理條件,即個體生命的存續;二是物質條件,物質資料不僅是個體生命存續所必需的條件,也是思想自由和行動自由必需的條件;三是意識條件,從自然自由到基礎自由,再到消極自由和積極自由,人的意識自覺程度和能動性不斷增強;四是技術條件,技術是意識能動性與物質資料的結合形態,構成思想方法和行動方式,技術越發達,人類越自由;五是關系條件,即主體通過行動在期望的自由與實現自由的條件之間建立了因果關系,意識能動性轉化為行動,行動在物質資料或精神資料與所需要的自由之間建立因果關系,將物質資料或精神資料轉化為自由得以實現或增加的條件。

人生而不自由,卻無往而不在追求自由的行動之中。自由是人之向往,但自由的增加和實現并不意味著幸福,只有當獲取自由或實現自由的行為接受道德、倫理以及法律的檢視和規約時,自由的內容和形式才能夠得到保護和修正。法律不是道德和倫理的底線,法律遵循某種倫理原則及相關準則而制定,法律內容與執法過程體現某種倫理原則以及相關規則。道德、倫理和法律的作用,一是促進自由的內容和形式的完善;二是為了保證獲取自由的行為的正義,但它們不能止步于此。道德、倫理和法律不能損害正當自由總量的增加,只有當道德、倫理和法律不僅能夠維護自由形式的完善、保障自由內容的正義、促進人性的善良,同時能夠促進整個社會自由的總量不斷增加的時候,道德、倫理和法律才是人民真正需要的社會力量,才能夠承擔起護航文明的歷史責任。

從社會主體而言,自由體現為該組織在存續過程中為了維持自身存在以及為了實現某些目標而進行的政治、經濟或文化活動。社會主體的自由不是個體自由。每個社會主體的自由需要通過個人行動得以實現,但是個人以組織名義行動時所具有的自由,必須是經過合法程序授權的屬于該組織的自由,而不是他本人的自由。社會組織自由的本質是公共權力,公共權力的范圍和程度必須具有合法性和合倫理性,即程序上得到合法授權,倫理上符合完善原則和正義原則。

自由是人類追求生存與發展所必然產生的結果,任何行動都是為了實現自由或增加自由,為了達到更為完善的個體生存狀態或社會存在狀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自由都是合理或正當的。個體和社會存在的完善標準,以及為各類社會主體實現自由或增加自由的行為設置的正當標準,構成了倫理原則和準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昌县| 新野县| 岐山县| 拉孜县| 咸宁市| 洪江市| 自贡市| 时尚| 黑河市| 永安市| 五指山市| 定边县| 德令哈市| 泰来县| 林甸县| 新绛县| 和林格尔县| 勃利县| 红桥区| 荔波县| 吉首市| 江陵县| 云梦县| 黔西县| 上杭县| 安新县| 武山县| 甘泉县| 逊克县| 资阳市| 高青县| 金昌市| 湖口县| 潼关县| 桦甸市| 财经| 花垣县| 漾濞| 荣昌县| 满洲里市| 盐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