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一

眾多理論認知與歷史事實都已表明,重大技術變革會對國家治理產生廣泛而又深刻的影響。隨著系列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的密集出臺、新創人工智能企業的不斷出現、人工智能領域投融資熱情的持續高漲、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日益多元,以人工智能為核心標識的新一輪技術革命正在加速演進。把握人工智能對國家治理產生的多面向影響、挖掘人工智能對國家治理產生影響的深層次機制、前瞻性思考人工智能時代國家治理變革與調適的方向,成為當前國家治理研究與實踐探索的重要任務。青年學者要做朝氣蓬勃的學問。人工智能時代的國家治理變革,就是一個充滿學術生產和想象空間的朝氣蓬勃的議題。梅立潤博士多年來持續關注這一議題,通過扎根歷史和聚焦現實,以比較的視野和面向未來的眼光,不斷推動思考走向深入與成熟。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部著作,便是其多年學術努力與沉淀的結果。

這部著作充分展現了立潤的學術勇氣。人類社會漫長的發展演進過程中遍布技術與政治的身影,技術與政治的互動是人類文明美妙樂章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類社會的技術化色彩越來越濃厚,技術政治學也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雖然重大技術變革的政治影響是技術政治學研究的經典主題,但是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極具變革性與顛覆性的技術,其對政治產生影響的廣度與深度可能是其他技術類型無法比擬的,其對政治產生影響的機理與機制也可能有別于其他技術類型。在此意義上可以說,人工智能如何影響國家治理或者說人工智能時代的國家治理變革,屬于新問題新現象。研究新問題新現象,是青年學者嶄露頭角的機會,不過也可能因為缺少參照而需要付出更多的學術探索成本,這對于要在有限學術時間內完成既定學術任務的青年學者來說,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選擇。而且人工智能如何影響國家治理或者說人工智能時代的國家治理變革研究,交叉學科屬性明顯,對于文科背景的研究者來說,其實存在不小的難度,畢竟要想作出有質量有水準的成果,還需要在人工智能相關領域補上不少的功課。毫無疑問,立潤選擇了接受挑戰并且迎難而上,這是其學術勇氣的重要體現之一。另外,社會科學研究長期以來偏重于解釋“已發生”或分析“正發生”,較少關注“未發生”。由于當前人類社會步入人工智能時代的程度并不深,而且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正處在“進行時”,人工智能對國家治理的影響還有一些面向并未明顯地展現出來,因此現階段關于人工智能如何影響國家治理或者說人工智能時代的國家治理變革研究,會帶有一些“理論推測或預判”的味道,有一些呈現出來的是“可能的情況”,這其實略微偏離了社會科學研究偏重解釋“已發生”或分析“正發生”的主流風格。然而立潤堅信,預判分析有其合理性與必要性,與其等到人工智能在發展與應用過程中積聚的問題爆發之后,倒逼現行國家治理體系與能力進行倉促調適,還不如提前做好理論預案,預判人工智能的影響面向及其程度,以便當實際影響顯現時可以從容應對。恰如世界著名的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所言:“一般人往往研究過去以闡明現在,而我則倒轉過來,我深信對未來的合理探索也可以為現在提供許多有價值的借鑒。倘若不把未來當作一種習慣性工具而善加運用,我們將更難把握個人及社會的問題。”不隨大流,敢于突破,樂于嘗試,這是立潤學術勇氣的又一體現。

這部著作充分展現了立潤的學術活力。不管是自然科學研究,還是社會科學研究,真正的挑戰和難題在于創新,真正的魅力與價值也在于創新,創新是科研工作者學術活力的重要衡量標準。關于人工智能如何影響國家治理或者說人工智能時代的國家治理變革研究,立潤在這部著作中進行了不少有新意的探索。在分析視角方面,相比于大多數研究習慣性從機遇和挑戰層面切入分析人工智能如何影響國家治理,立潤基于對國家治理內容特性、人工智能技術特性以及技術與政治互動歷史的把握,確立了技術賦能、技術賦權、技術賦責這一更具學術感的復合分析視角,特別是技術賦責視角的提出,使得原本只是在技術賦能與技術賦權之間來回穿梭的學術視線多了一種新方向。在研究觀點方面,立潤提出,數據與算法在人工智能時代構成權力生產的新要素,人工智能企業既因為擁有獨特的數據與算法優勢而內生出部分技術型權力,也因為為國家治理提供技術輔助而另外獲得部分委托型權力,這使得人工智能企業成為“像國家一樣的企業”或者說“影子國家”。他還提出,由于發展人工智能會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成為許多國家的重點工作以及人工智能部門掌握著獨特的數據與算法資源優勢,因此人工智能部門在同級國家部門組織體系中成為“超級部門”,相對于其他原本平級的部門而言擁有“更多的權力”。他還提出,新一輪全球人工智能競爭浪潮的興起會促使“超級國家”的出現,“超級國家”可以通過數據與算法輸入、技術援助、芯片控制等方式置換人工智能弱國的治理權力。這些觀點都包含著新見,很有沖擊力。在學術話語方面,立潤提出了“有理由的卸責”“隱蔽的不公平”“平級不平權”“技術置換權力”“計算式治理”等頗具想象力的概念。上述種種,都是立潤學術活力的鮮明體現。

這部著作充分展現了立潤的學術情懷。沒有創新的學術有勞無功,沒有情懷的學術有形無神。在這部著作中,立潤的學術情懷集中而突出地體現為對廣大民眾生存與發展福祉的關切。這種關切從著作的問題意識確立之時就已生成。在立潤看來,不管囿于特定歷史情境所形成的政治觀之間存在何種差異,都不可否認的一點是,讓更多的人過上更為優良的生活是政治的根本追求。作為專門研究政治現象以及致力于為現實政治運行提供問題診斷、方案設計、藍圖規劃等智識支撐的學問,政治學有責任并且應該自覺地捕捉和思考可能影響民眾福祉的大問題與新問題。在以人工智能為核心標識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加速演進之時,探討人工智能如何影響國家治理或者說人工智能時代的國家治理變革問題,其背后矗立著的,便是對民眾生存與發展福祉的關照。這種關切還貫穿在著作的多處論述與分析中。比如他認為,雖然由算法基于海量網絡數據作出決策確實快捷高效,能夠提升國家治理的技術高度,但是這種可能遺忘或忽略數字貧困者訴求的決策方式實際上會降低國家治理的人文溫度。只有在充分吸收數字富有者的訴求數據的同時,廣泛挖掘數字貧困者的訴求數據,形成更具有代表性、綜合性的以供國家治理算法決策的數據集,人工智能時代的國家治理才可能兼具技術高度與人文溫度。又比如,他認為,由于技術存在雙重面相,誰也不能保證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一定會造福民眾,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也可能引發一系列損耗民眾福祉的問題,畢竟歷史上確實存在眾多技術被錯用、誤用、濫用的例子,誰都無法保證今后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因此防范和應對技術的邪惡的一面或者說盡可能地促使技術向善,便成為國家不可回避的使命與責任。

這部著作不僅展現出了立潤足夠的學術勇氣、學術活力、學術情懷,更為難得的是,由于人工智能的技術段位仍在不斷發展升級,因此人工智能與國家治理的互動在未來還有豐富的想象空間,這也是人工智能時代的國家治理變革研究得以長葆朝氣的根源。我們也期待,立潤在之后的研究工作中,能不斷擴展與深化當前的思考,不斷推出新的佳作。

是為序。

沈壯海

2023年5月于珞珈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和县| 桐柏县| 长岭县| 和平区| 茂名市| 石台县| 马山县| 徐州市| 东乡族自治县| 秦安县| 巧家县| 都安| 西华县| 乌兰县| 玛沁县| 鹤壁市| 蒲城县| 通化市| 衢州市| 九江市| 隆子县| 永修县| 旌德县| 黎城县| 三门峡市| 沙河市| 靖州| 岳普湖县| 仁布县| 青田县| 满城县| 云安县| 马山县| 肇东市| 石门县| 中方县| 安徽省| 美姑县| 新野县| 永善县| 济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