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代上京路研究
- 孫文政
- 1403字
- 2025-04-28 11:51:12
序
在孫文政先生的新作《金代上京路研究》即將付梓之際,囑我為之作序。這一遼金史學術著作的問世,我特別高興,并由衷地表示祝賀。
我認識孫文政先生是在松原召開的第八屆中國遼金契丹女真史學術年會上,從2004年8月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17年了,當時他還是30多歲的青年人。記得當時他在齊化集團子弟學校工作,還不是專業(yè)研究人員,屬于業(yè)余遼金史愛好者。在此后的中國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會舉辦的學術研討會,他都能積極撰寫論文參加會議。由于他的遼金史研究成果,得到學界認可,被當?shù)卣{(diào)到齊齊哈爾市社會科學院工作。從此,我們的聯(lián)系增多了,經(jīng)常溝通遼金史學術活動及學術問題。他不僅自己熱心學術活動,還善于培養(yǎng)青年人才。他在齊齊哈爾大學兼職講遼金史課,培養(yǎng)了很多青年學生。他在組織學術活動方面很活躍,我知道組織策劃過兩次金長城學術研討。2014年8月,我還受邀參加齊齊哈爾金長城學術研討會。那次會議純屬民間舉辦,學術氛圍較為濃厚,實屬不易。孫文政先生很勤奮,近些年他先后組織編輯出版了《金長城研究論集》《金代上京路研究·蒲與路論集》《金代官印文獻資料匯編》等遼金史方面學術資料,為遼金史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參與編輯書稿的學生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和學術訓練。培養(yǎng)、帶動青年人的學術興趣,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這方面孫文政研究員做得很好。
孫文政研究員從一個遼金史愛好者,成為一名專業(yè)研究工作者,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除了自己堅持研究以外,還為遼金史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匯集學界的同人與學生,不斷地積累與搜集遼金史料并編輯出版,為遼金史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得到學界認同。目前在國內(nèi)遼金史學界,沒有像他搜集到這么多的遼金史料。史料是歷史學的基礎,李大釗曾說過“歷史學是以歷史為研究對象,記載、總結和解釋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的科學,史料則是人類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遺留或保存下來的各種痕跡、實物和文字資料”。史料雖不等于歷史和歷史學,但沒有史料就沒有歷史學。我國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說“離開史料歷史將無從研究起,歷史自身雖不是史料,但只能從史料中尋找而發(fā)現(xiàn)出來”。孫文政先生在搜集遼金史料中不斷拓展研究空間,他的一些學術觀點,有獨到的見解,對遼金史研究特別是地方史的研究是有貢獻的。雖然有的學術觀點和認識還需要進一步討論,但不失為一家之言,得到同行專家和學界的認可。
《金代上京路研究》這部學術專著,是以金代上京路行政區(qū)劃為視角,運用歷史學、民族學、考古學等方法,對金代上京路建置沿革,以及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等方面內(nèi)容,從整體上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克服以往學界以當代行政區(qū)劃研究的弊端,特別是把今俄羅斯、朝鮮等國境內(nèi)金代上京路歷史文化遺存,納入研究范圍,闡述了金代上京路發(fā)展的歷史過程,認為女真人從軍事民主制轉換為猛安謀克制、勃極烈制轉換為三省六部制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結果。論證了金代上京路的歷史地位,認為女真人自覺漢化促進了民族融合與發(fā)展,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總之,這部學術著作使廣大讀者對金代上京路有了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和了解。
遼金史的研究近年來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特別是地方史的研究,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如遺留在今天東北各地的遼金古城遺址,大多都不知道文化性質(zhì)及其族屬,這些還都需要深入研究。希望孫文政先生繼續(xù)努力,為遼金史研究做出更大的貢獻。是為序。
中國民族史學會遼金暨契丹女真史分會會長 韓世明
2021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