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居正改革群體研究
- 馮明
- 974字
- 2025-04-28 20:24:19
緒論
一 研究緣起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史研究的興起,史學界的研究視角從過去集中關注社會精英和上層人物開始“目光下移”,而研究“底層的歷史”,至今已取得豐碩成果。但長期“目光向下”,減少對國家政治和精英的研究,缺乏宏觀思考,亦步入新的研究誤區。我們應在“目光向下”的同時,還要“目光向上”,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從而使社會史研究步入良性發展道路。在此背景下,重新關注國家政治和精英人物顯得尤為必要。
張居正作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之一,對明清以來政治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他于隆慶六年(1572)出任內閣首輔,力挽狂瀾,推行“萬歷新政”。十年之間,扭轉了嘉隆以來的衰敗局面,使萬歷朝成為明朝最富庶時期。張居正死后,卻遭到明神宗徹底清算,家破人亡,改革事業被迫中斷。明神宗亦開始怠政,明朝由治入亂,走上亡國之路。
張居正作為中國傳統史學研究的精英人物,亦是明史研究長期熱點之一,明清以來被學界所關注,相關研究成果眾多,形成了所謂“學術高原”。但是,現有研究多從考據學、政治史、思想史等角度出發,少有以社會史理論為指導。研究對象多集中于其改革措施、個人思想、命運及與他人比較等方面,少有從群體角度來研究張居正。
張居正是張居正改革的核心人物,其改革離不開他的雄才膽略與首輔權位等,但僅憑其一人之力,無法完成改革的艱難事業。通過對《明實錄》《明史》《張居正集》等文獻資料及現有成果的梳理,可知當時確有一批人追隨張居正,參與改革,發揮重要作用,但學界對此少有系統研究。以張居正為核心的張居正改革群體在張居正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發揮重要影響。張居正之后,晚明政壇上出現過若干有能力的首輔,但再未涌現類似張居正時代的改革群體。
張居正改革群體研究,首先,有助于拓展張居正研究領域。通過研究張居正改革群體在張居正改革中的演變過程,揭示該群體對張居正個人及改革事業的影響,有助于深化我們對張居正改革的認識。其次,有助于深化明代政治史研究。通過對張居正改革群體與張居正改革關系的分析,揭示明代政治體制的運行機制。再次,有助于加強晚明社會轉型研究。通過研究張居正改革群體在晚明社會變遷中的作用,揭示前近代社會轉型的一般規律。最后,此選題還有一定現實意義。當前,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已進入“深水區”,形成了各種利益群體。本書的研究,可為我們深入推進改革開放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