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1章 巴林銀礦 線膛槍

待吳海等人把地圖攤開,朱元璋迫不及待的開口:“小弟快說銀礦在哪?”

馬達脫下鞋子踩在超大版的大明地圖上尋找。

‘前世’在報紙上看過的赤峰市巴林左旗‘雙尖子山銀礦’的報道。

對于現在那邊有沒有巴林這個地名馬達不關心,反正位置是那個位置就行。

雙尖子山超大型銀礦,后世國內發現的大型銀礦,位于大興安嶺中南段北部,名為巴林的北部。

裝模作樣的找了一會,馬達蹲在伸手點在巴林左旗這一片。

“姐夫銀礦大致在巴林這一片。”

朱元璋看到是在蒙人的地盤上,頓了頓:“小弟,咱知道了!”

見朱元璋沒動力,馬達添了一把火。

“嗯,姐夫你自己看著辦,此地有銀三萬萬斤,還有其他伴生礦。”

“三萬萬斤?不是兩?”剛剛還興趣缺缺的朱元璋大驚。

馬達笑呵呵的看著驚訝中的朱元璋,“對,三萬萬斤,不是兩!”

“果真?”

“姐夫,我有騙過你嗎?與其你打錢莊金庫的主意還不如去找銀礦!”

馬達頓了頓站起身警告道:“此事乃你千萬不能去問我師傅,至于原因姐夫你懂的。”

朱元璋意味深長的笑了笑:“呵呵...小弟,姐夫懂!此事絕密。”

“姐夫,我有一計能讓北元之人幫忙尋找,你盡坐享其成。”

“嗷?你小子快說。”

馬達看了看朱元璋、朱標父子,“就是派人把這個‘秘密’透露給北元那些人。”

“等他們找到銀礦所在,甚至開挖,屆時姐夫你再讓徐達、常遇春撿便宜。”

一旁的朱標伸手比了個大拇指,“舅舅你真聰明!”

朱元璋點了點頭:“嗯!你小子這個辦法不錯,此事咱會安排。”

“姐夫礦脈難尋!最好能把消息傳到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的耳朵里。”

朱標在一旁附和:“爹,舅舅說得對,一般蒙人對金銀的態度還不如牛羊。”

“標兒你有所長進,爹自有算計。”朱元璋伸手拍了拍朱標肩膀。

因現在沒有勘探儀器,同朱元璋細細商議好一會,馬達去偏殿叫上李詩雅和朱標全去春和宮休息。

春和宮寢殿,馬達只是把自己‘寶箱’搬走,其余東西都沒動,每日朱標還讓人清理。

......

明洪武三年正月十八,巳時二刻,兵仗局(兵器作坊)。

高爐預留地上,馬達手握兩把紅、白小旗站在場中木制小高臺上對下面的人指揮。

抬手對左邊向上揮紅旗。

“李管事(兵部管事)你們那邊的人再用力拉一拉。”

隨后又對右邊向下揮動白旗。

“王管事(管事太監)你們這邊的人別太用力,斜啦~放一放。”

“好好~就這樣!麻繩都拉直咯!”

雙手揮旗,“老陶趕緊帶人把水車支座給固定好。”

場外的陶成道見旗語帶著一群扛著木料、石料的匠人沖到左右前后被麻繩拉直的巨大水車下。

水車約一丈半高,馬達將其作為原始版輸送機使用,既可送料入高爐,又可運送鐵水。

大高爐每次預計可出兩噸鐵水的大號土高爐,沒有輸送機,單靠人力工作效率低還危險。

“叮叮咚咚...”

響了近兩刻鐘,馬達才揮動手中的小旗幟讓拉水車的眾人放手。

見狀又對著張正常等道人揮動小旗。

遠處等待中的張正常等掌教看見到旗語,帶人推著獨輪車向這邊而來。

還算寬敞的場地,一下子就擠滿了人,測試水車的測水車,砌筑高爐的砌高爐。

“徒兒,為師也要在科技研究院建如此規模的高爐來煉玻璃。”

馬達回頭看到不知什么時候來到這小高臺的張邋遢,苦笑道:

“師傅煉玻璃用不著那么大的高爐,吹的時候也不好吹。”

張邋遢點了點頭,“也是!為師忘記玻璃還可吹成形,還是小爐好使。”

旋即再次開口:“徒兒,你再為為師一些煉金配方可好?”

“師傅,我不是給你老人家數個配方了嗎?你都沒弄出來還要新配方?貪多嚼不爛。”

“別墨跡!給不給?”

“給給,回去再說。”

張邋遢笑了笑:“這還差不多。”

酉時三刻。

人多力量大,大號土高爐及水車的控水水道、閘門等都建造(開挖)完成。

馬達和張邋遢爬上木制腳手架對高爐,爐基、爐身、爐喉、出鐵口、出渣口等等一一檢查。

讓兩位管事封鎖現場后,馬達和張邋遢、張正常等一眾道人離開。

......

與此同時,紫禁城乾清宮。

朱元璋看著匆匆忙忙趕來的朱標問道:“標兒,毛驤可有消息傳回?”

“父皇,毛驤那邊還未傳回消息,兒臣發現有一些禁書傳入京城,父皇你看看。”

朱標從懷里掏出幾本話本放在御案上。

朱元璋拿起一本書隨意翻看了看“嘭!”把書砸在御案上,“這些白蓮余孽!”

龍鳳十二年十二月,廖永忠奉命迎韓林兒,船行至瓜步時沉入江中,韓林兒溺亡,廖永忠沒事。

事后不少韓山童的舊部打著白蓮小明王旗號趁機作亂,朱元璋力壓一波后平靜幾年。

現在又有冒頭的跡象,還把小明王韓林兒身死之罪加在朱元璋身上,寫成話本傳播。

“標兒此事爹會處理,你早些去休息。”

“是,父皇。”朱標應聲離開。

待朱標離開,“啪啪~”朱元璋拍了拍雙掌,一名身材魁梧的暗衛從側門走了進來。

“蔣瓛,毛驤現在不在京,此事由你去查!”

“微臣遵旨。”

蔣瓛接過朱元璋手里的書轉身離開。

......

戌時三刻,馬府。

內院客堂,張邋遢看著手里的新煉金配方,磕磕絆絆開口:

“徒兒!疊氮化鉛(不作詳細描述)里面材料不知其名,過程太復雜,還易燃有毒。”

馬達見張邋遢囧樣,輕笑道:“師傅,我都說了貪多嚼不爛,呵呵...”

張邋遢見他這一副欠抽的模樣,沒好氣回懟:

“瞧你小子這嘴臉?你以為為師傻?你小子把為師當你口中所說的工具人。”

“師傅!天地良心,徒兒何時把你當工具人,是你自己要新煉金配方,我又沒逼你。”

“哼~”張邋遢一時無言以對冷哼一聲。

馬達見這‘老小孩’生氣,笑問:“嘿嘿...老張,你還要不要其他配方?”

“要!孽徒~趕緊拿出來。”

馬達笑了笑從懷里掏出一小疊紙,“老張,這是酒精提煉的配方,這是大蒜素配方......”

張邋遢也不管會不會做,接過配方滿意的點頭,“嗯,不錯!”

見他開心模樣,馬達又又一次對張邋遢提醒:

“老張,這些配方你要保密,制作時按工序要分開做!玻璃器皿也要貼上標識......”

“徒兒你放心,為師最為謹慎!這些煉金之法定不會外傳,否則會引發浩劫。”

張邋遢拍著自己的胸脯保證。

一刻鐘后馬府大門外。

“徒兒為師回去了,別送!”

“行,你老慢走。”

張邋遢提著燈籠揮了揮手,同幾名道童一起慢慢地消失在黑暗中。

......

明洪武三年二月初八,巳時,兵仗局。

馬達帶著一眾學生來到高爐外圍。

幾名赤膊上身的漢子用鐵鉤鉤著一巨大坩堝頂部掛鉤,掛在被架空的粗鐵鏈上借‘運輸機’的力引導去不遠處泥范(模具)處。

“停!”一聲高喊,守在水車后的人立馬關掉水閘。

巨大坩堝停在泥范邊,工匠們頂著高溫用自制長勺舀出鐵水往泥范里澆筑。

模具:泥范、石范、陶范、銅范、鐵范等。

徐允恭見忙碌匠人們,出聲詢問:“馬老師,今日我們課外活動是打鐵嗎?”

馬達笑呵呵回答:“不錯!今日老師帶你們打鐵,女孩子也要動手!技多不壓身。”

“......”常婉怡、徐妙云等女子頻頻對馬達送上白眼。

待工匠們把泥范灌滿,剩下的鐵水全被倒入另一邊泥范凹槽里。

隨后水車再次轉動,大號坩堝圍著高爐轉了一大圈回到原位(出料口)。

再后工匠們把坩堝頂部掛鉤挑離鐵鏈,水車又一次轉動,一桶桶鐵料被力士們掛上鐵鏈向入料口而去。

待裝料桶抵達入料口前方,被另一批力士取下來將鐵料倒入高爐入料口。

此刻,馬達也在對一群學生解說高爐、水車、傳送帶等原理,兩名管事也在一旁靜靜的聽。

大半個時辰后,一群學生在水池邊的作坊里打鐵。

“叮叮當當...”

馬達背著雙手看朱標、徐允恭等人捶打脫模后變形或不直的鐵管。

常婉怡、徐妙云等女子也在一旁觀看,馬達也就是說著玩,怎么可能讓她們打鐵。

兩名管事站在一名老匠人身邊看著他打磨一根鋼管。

“老李能不能發獎金就看你的手藝啦!”

“老李,咱家平日待你不薄,你可千萬別失手。”

“兩位管事,你們放心,某定不負國舅爺與你們所望。”

話畢,老匠人把鋼管拿到眼前瞄了瞄又繼續打磨內壁。

午時初刻。

馬達拿著打磨好的槍管檢查,“不錯!厚度均勻,沒有裂痕,內壁也打磨光滑。”

“老李,你有沒有辦法在這管里刻成幾條整齊、螺旋凸線?”

“國舅爺,你細細說來。”

馬達把槍管膛線的要求給李姓老匠人說了一遍。

李姓老匠人沉思好一會才出聲:“國舅爺,小的可以試試,若是不成功望國舅爺息怒。”

“呵呵...我還沒那么小氣,大膽干。”

“是,國舅爺。”

隨即老匠人拿著槍管來到水池另一側有數個小水車作坊內。

跟過來的馬達看見他借助水車的轉力用工具插入鋼管里發出“咔哧咔哧...”刺耳的聲音。

看了一會馬達知道這種‘細活’短時間弄不完,走出作坊和朱標等人打鐵玩。

未時四刻,王管事(管事太監)笑呵呵的跑到馬達身邊。

“國舅爺,你要求做的錐形彈丸(鉛制)已脫模,與槍管大小完美契合。”

“好!”馬達對點了點頭,“大伙都停下,我們去做新子彈包。”

“是,馬老師。”

朱標、朱樉等人放下手中的鐵錘跟隨馬達走出作坊。

他們前腳剛走,后腳一群匠人走進作坊看到被‘禍禍’的好鋼材哭笑不得。

作坊里,馬達又一次帶朱標等人制造新子彈包。

知道錐形彈頭和槍管肯定有偏差,可現在沒有什么好辦法解決,只能將就用。

馬達用定量勺舀一勺火藥粉,突然想到火藥還沒顆粒化,拍了幾下腦門。

“完了~忘記一個大事,我就說忘了什么事!原來是這事。”

一旁的朱標疑惑道:“舅舅你忘了什么事?”

“我忘記把火藥顆粒化啦!”

“不懂!”

“呵呵,你們繼續。”馬達笑了笑起身走出作坊。

找到兩名管事,把濕法造粒的方法給兩人說了一遍,兩管事當即去找人做。

兩管事雖滿腦子都是疑問,但他們也不多問,‘打工仔沒話語權’。

馬達準備回作坊,李姓老匠人拿著槍管走過來。

“國舅爺,你看看是否符合你的要求?”

“嗯。”

馬達接過槍管瞄著里面的膛線。

里面膛線雖沒機械加工的均勻有規律,但純手工制造到這程度已經很不錯了。

“李師傅你做的不錯,要多加改進!以后槍管膛線全由你把關。”

李姓老匠人激動的拱手行禮:“多謝國舅爺,小人定加倍努力。”

馬達伸手從內袋里掏出準備好的新樣板槍(步槍)圖紙遞給他。

“李師傅你按這張圖紙制作這把行火槍。”

“是,國舅爺。”

老匠人接過圖紙轉身離去。

圖紙與之前的燧發槍大致相同,只是零件、部件縮小一些,槍身變細、變長。

時間接近酉時,李姓老匠人和兩管事拿著一把帶膛線的燧發槍找到馬達。

馬達拿著新槍、新子彈包同眾人一起走向靶場。

待木靶擺好,馬達裝填好彈藥趴在沙袋上。

“呯~!”

三十丈命中,甲破。

“呯~!”

四十丈命中,甲破。

“呯~!”

五十丈命中,甲破。

“呯~!”

六十丈命中,甲破。

“呯~!”

七十丈命中,甲未破。

能擊中兩百多米的目標,不管能不能破甲馬達已經心滿意足。

朱標、朱樉等人則眼冒星星激動無比,連常婉怡、徐妙云等女子都一樣。

這可是七十丈距離!一般弓箭手都射不了那么遠。

且還是粉末火藥的結果,換成顆粒火藥效果更強,當然炸膛后果也加倍。

待馬達測試完,一臉興奮的朱標邁步上前。

“舅舅給我打幾槍,給我打幾槍。”

“給給,注意安全。”

“是,舅舅。”

大約半個時辰后得到消息朱元璋帶著一群武將風風火火趕來。

此刻,常升正按步驟裝填好子彈,趴在沙袋上準備開槍。

“常家小子給咱住手!”

常升聞聲回頭看見是朱元璋嚇了一個激靈,“哦。”連忙把槍放下知趣的退后幾步。

朱元璋拿起沙袋上的改版線膛槍,瞄準四十丈外套有魚鱗甲的木靶“呯!”射擊。

“給咱把靶子拿過來。”

“是,陛下。”兩管事帶人向木靶跑去。

少時,幾人抬著木靶到朱元璋面前,看到魚鱗甲上被對穿的洞。

“好~好~!”喊了兩聲看向馬達,“小弟此火槍給咱大量制造。”

馬達點了點頭:“姐夫制造沒問題,問題此乃神器一定要嚴加管制。”

朱元璋有點懵逼,疑惑反問:“咱不是對火器都嚴加管制了嗎?還要如何做?”

已有準備的馬達掏出一張紙遞給他。

“一,提高匠人薪俸,加強他們的保密意識教育。”

“二,制作出來后每一把火槍都要編號,殘次品要回爐重造不能帶缺陷使用。”

“三,制作子彈袋同槍同編號,每個子彈袋能裝五十個子彈包、一壺引發藥。”

“四,子彈包要嚴管,每次訓練一定要用完禁止將士私藏,違者重處!”

“五,作戰時要用三段射擊方法,三段射擊......”

朱元璋看了一遍紙上內容都符合自己心意,點頭道:

“好!就按你說的辦,咱會把這里再次擴建并加大管控。”

“姐夫你自己決定就好。”

馬達沒有給他擴建上的意見,隨意回答。

“小弟,陪咱去看看制造過程。”

“行。”

朱標見朱元璋手拿步槍要走,出聲喊住:“父皇把火槍給兒臣。”

“為何?”朱元璋像小孩護玩具一樣把槍藏身后。

朱標略帶氣惱解釋:“舅舅說要測試槍管的耐久度,你不能拿走。”

朱元璋笑罵一聲:“小兔崽子給給,注意安全。”

“是,父皇。”朱標笑吟吟的接過槍。

朱元璋、馬達邁步離開靶場,沒有上手試搶的一群將領面露不甘跟在其后離開。

天色漸暗,做出一系列安排的朱元璋最后帶著吳海走出兵仗局。

大門外等待的馬達等人各自對他行禮告辭。

見朱元璋手拿第一把線膛槍登上馬車,出聲疑問:“姐夫你把支槍帶走作甚?”

“咱拿回宮研究研究。”

馬達有些無語,調侃道:“那你可要放好咯,別再弄炸膛,又得用童子尿洗臉。”

正在收馬凳的吳海嚇了一個激靈,這國舅爺什么都敢說。

“呔~你小子是不是皮癢?閉上你的烏鴉嘴!回宮。”馬車應聲而動。

少時,眾馬車都各自離去,馬達等馬車都遠離又偷偷溜回兵仗局。

時間不長,他再次出來時腰間變得鼓鼓囊囊,只要不瞎都看得出藏了東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渑池县| 云梦县| 石家庄市| 香格里拉县| 资阳市| 花莲市| 临邑县| 阿拉善盟| 梨树县| 西城区| 资兴市| 永济市| 罗江县| 富裕县| 杭锦旗| 松原市| 白城市| 通许县| 三台县| 微山县| 婺源县| 通许县| 临清市| 沂南县| 监利县| 南江县| 云安县| 陇南市| 清水县| 迁安市| 慈利县| 漳平市| 广平县| 保定市| 怀宁县| 奈曼旗| 陕西省| 泉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高要市| 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