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為什么非要是我?
- 要重新當個華夏人實在是太難了
- 六千來世
- 2278字
- 2025-04-16 00:01:00
看著面前整整齊齊碼著的兩小摞美鈔,以及一看式樣就知道是從某個香港知名首飾店購買的那三對龍鳳鐲,
陶泉看向楊兌的眼神變得饒有意味了起來。
鈔票不算很多,大約只有1.5萬美金的樣子,剛好是那批膠合板貨值的3%(當時爪哇生產的膠合板,出港價大約為每方250~320美元)……七舊三新,這是個非常有講究的比例。
那三對龍鳳鐲的式樣也非常喜慶,每對標準的3.7司馬兩(一種東南亞華人常用的重量單位),大約140克左右,配上鳳尾點綴的那顆蘇門答臘紅寶石,看上去更是價值不菲。
有點意思。
看來這個年輕人很懂行啊,知道請引公出面幫忙,除了要收貨值的3%做基礎傭金之外,每柜貨物還要收取10~50美元不等的茶水費(九十年代中期的標準)。
只不過……
看著那明顯多出來的一對龍鳳手鐲,陶泉有些把不準對方的心思。
同樣是引公,卻也有著“大引公”和“小引公”之間的區別。
對方這三對鐲子給的很有意思,如果是給大引公的茶水費,那無疑是少了點;
但如果是給自己這種小引公,卻又稍微多了點。
這不太像是一個懂行的人干出來的事啊。
想到這里,陶泉收回了自己的視線,笑吟吟地給兩人分了一杯茶湯:“楊先生看起來好像很喜歡金飾啊,不過直接在店里買有些不劃算……泗水老城那邊有個源昌金鋪,去那里上二樓打鐲子更劃算些。”
楊兌笑瞇瞇地喝下那杯其實它并不怎么感冒的烏龍茶,微微掃了掃陶泉的左手:“哦?源昌金鋪的老板也帶戒指?”
陶泉順著楊兌的視線看了看自己的左手小拇指,一只鑲嵌著翡翠的戒指在此刻顯得格外顯眼。
輕輕地將戒指轉了轉,陶泉哈哈一笑:“源昌金鋪的老板不但戴戒指,而且跟北城那邊也很熟……你們應該找他才對。”
丹戎佩拉港就在東橋那邊,那些客家老鄉此時擁有著丹戎佩拉港將近一半的泊位調度權,因此陶泉這話說的再明白不過了。
楊兌聞言,掃了掃身邊一頭霧水的蘇晚凝,卻是哈哈一笑:“果然外界說的沒錯,有事找泉哥,絕對信得過。”
說著,微微壓低了聲音:“泉哥,實不相瞞,昌源金鋪的老板小手指戴戒指這件事,我們大華國貿也知道……不但他,甚至就連城西陳記殯儀館的老板戴戒指,可以打條四兩金這件事,我們也知道。”
“但是,思來想去,我們還是想要麻煩一下泉哥你。”
陶泉聽的直皺眉:“為什么?”
既然能點出左手小拇指上的那只戒指,甚至連陳記殯儀館那邊可以打條四兩金都知道,
很明顯,眼前這個來自紅帳房的年輕人比自己以為的更懂行。
然而正是因為這樣,對方多送出來的那對鐲子就讓他看不懂了。
干他們這行的有許多忌諱,
而不該貪的絕對不能貪心,便是其中之一。
楊兌看著表情仿佛絲毫不為所動的陶泉,輕輕嘆了口氣:“因為據我所知,剛才說的那兩位老板,他們在義山并沒有祖墳,也并沒有退伍證……這理由夠了么?”
嗯???
兩條在外人聽起來不知所云的理由一說出來,陶泉看向楊兌的眼神頓時不同了起來。
什么情況?
這些紅帳房對于爪哇這里的情況已經這么了解了么?
還是說……?
微微沉吟一下,陶泉又給楊兌續了一杯茶:“楊先生,實不相瞞,這個引公,我的確也能當……畢竟排貨這種事情不算什么大事,你要的無非就是一份保險罷了。”
“但是從貴公司的角度來說,找我當這個引公,其實并不劃算。”
“如果你去找昌源金鋪的老板,憑借著他跟北城那邊的關系,只要一切按規矩走,別的不敢保證,但是貴公司未來一年的甩柜率降到5%以下卻是沒什么問題的……代價無非就是貴公司的貨代費用上漲個20%罷了。”
“但你讓我當這個引公,即便是順利協調下來了,但按行規三三制之下,貴公司每筆業務的綜合成本會上漲個25%不說,諸如甩柜、陸運、倉儲之類的風險,我也只敢給你保證在正常基礎的情況下再下降個四成左右……很抱歉,我不是大引公,這已經是我能力的上限了。”
說到這,陶泉輕輕將桌子上的鈔票和手鐲往外推了推:“所以,楊先生你們要不再考慮考慮?”
實話實說,來爪哇半個多月了,蘇晚凝這是第一見到有人把送上門的錢往外推的,對陶泉大起好感之余,心下也忍不住猶豫了起來。
畢竟一個成本上浮20%,一個上浮25%,這中間5%的巨大差距,足以令任何一個從事外貿行業的人動心了。
更重要的是,一個可以保證你發生甩柜的幾率低于5%,而另一個則是只能保證降低四成,這中間的區別簡直是天差地遠好不好。
想到這,她忍不住看向了一旁的楊兌。
來之前已經再三約定了,到了這里后,一切都要以楊兌為主,沒獲得同意之前,她不能插話,
楊兌掃了一眼神情有些迫切的蘇晚凝,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果然是毫無海外經驗的菜鳥,對方話里的誘導和貓膩竟然沒聽出來。
是,一個低于5%;一個降低四成;從數字上來看,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可謂是天差地遠。
但麻煩你仔細品品這兩句話。
一個是保證甩柜率低于5%,
而另一個則是在正常水平的基礎上,把各類綜合風險降低40%。
這兩者能一樣么?
你真以為在爪哇這種破地做外貿,遇到的風險就只有甩柜這種明面上的破事了?
太天真了你!
于是乎,在蘇晚凝不解的目光里,楊兌笑嘻嘻地將東西又推了回去:“不,我們公司覺得,泉哥這個朋友還是很值得交一交的。”
陶泉見狀,嘆了口氣,最終還是點了點頭:“既然貴公司如此抬愛,我要是再拒絕,那就是不識好歹了。”
說著卻是將多出來的那對龍鳳鐲重新推了回去:“行有行規,我不能壞了規矩……這一對鐲子,還請楊先生你收好。”
在沒有重大沖突的情況下,送上門的生意不可能不接;
但同樣的,不該自己拿的東西,也不能貪。
海外的江湖可能沒有道義,但卻一定會有規矩,尤其是對于他這種人來說,名聲很重要。
然而鐲子才推到了一半,就被楊兌輕輕擋住了:“泉哥,你誤會了,這對鐲子不是多給的,而是在下另外有事需要麻煩泉哥代勞一下……這是另外的茶水費。”
哦?
另外的茶水費,還有其它的事?
陶泉的手停在了原處,并沒有立即收回去:“楊先生,不知道是什么事?”